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信息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文章内容
破解高考加分困局的第三条路
作者:本站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0-4-28 8:58:23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倘能将全国统一高考转身为“学业能力水平测试”,高校自主或联合招生,一改大学单向选择为双向选择,那么,高考加分困局可迎刃而解。

各地的高考加分政策因乱象丛生而备受诟病,教育部加分规定只有14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却有近两百种。如何破解高考加分困局?谁来规范和清理高考加分?这里的两篇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编者

我国将逐步规范和清理高考加分项目,这在正在修改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有所体现。据了解,教育部的加分规定只有14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却有近两百种。

上开一孔,下钻百窦。不少公共政策都因在层递中被肢解、加码,以至到了基层臃肿不堪,面目全非。教育部的14种高考加分规定,行至省、市、自治区,便呈现几何级数增长,达到近200种,令人纠结。

2009年,重庆市31名考生更改民族成分违规加分,浙江省19名申请航模加分有13名是当地各级领导干部的子女等加分丑闻被媒体揭发,引发社会对高考加分的广泛质疑。而今年,新年伊始,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就爆出作弊丑闻,有不少人正是为了高考加分而弄虚作假……再次把高考加分制度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前车之辙,后车不鉴,失望之余,民意要求回归一刀切的“裸考”。

从当年“裸考”到今天加分,本身就是从简单公平向实质正义的一次演进,在一定程度上修补现行制度中分数至上的机械主义和不同地区教育资源失衡等造成的不公。可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高考加分的主导价值还是应该认可和值得坚持的。寻求善治之策,不妨直面乱象之源——巨大的设租空间与广泛的寻租行为的相互纠缠,扭曲了教育资源配置,践踏了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是故,规范与清理当从打压设租空间发力。

在我们看来,打压设租空间涵括“上”与“下”两个序列,“上”是教育部规定的高考加分项目要“减负”,“下”则是地方加分权要“回归”。教育部相关政策取向一是体现社会价值观,如对优秀学生、烈士子女、少数民族考生的照顾,二是鼓励技能性发展,如奥赛、艺术、体育特长等。这里,不妨择其要者予以保留,如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而弃其次者。比起“减负”,“回归”的意义尤彰,正因为地方自设多如牛毛的加分项目,给权贵们翻云覆雨提供了无限可能,这种往“地方特色”皮囊下塞私货的行为应当决然否定。山东省就从2010年起全部取消省内制定的加分等照顾性政策,先行一步。

在此基础上,降低加分分值、制订可操作细则、施行阳光政策、提高加分作弊的违法成本等手段的使用,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但必须指出的是,高考加分终非长远之计。一考定终身的全国统一高考,背负着生命无法承受之重,难免步履蹒跚,进退失据。一刀切的“裸考”不公平,酌情加分又存在道德风险,一样有问题,左右为难。追求更高层次的正义与公平必须跳出这个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怪圈,以第三条道路化解高考加分困局。

有识之士早就为高考制度献计献策,其中将教育资源的所有权与支配权放手交给大学,由大学自行决策,自主招生,降低统一高考的权重,直至取消现行的高考模式是指向较为集中的路径之一。倘能将全国统一高考转身为“学业能力水平测试”,类似美国的SAT考试,考生以“学业能力水平测试”为门槛,参加高校自主招生或联合招生的入学考试,凭实力选择心目中的大学,一改大学单向选择为双向选择,那么,高考加分困局可迎刃而解。

赋予高校招生自主权,扩张考生选择权,不仅保障权利实现,还能在客观上刺激校际间在教学质量、学术和服务水平上的良性竞争,全面提升高校的整体素质。这种尝试实际上若干年前就开始了,只不过步子迈得还不够大,面铺得还不够开,目前我国只有5%左右的高校实现自主招生,象征意义还大于现实价值。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高考资讯 · 报考指南
· 名师指导 · 推荐高校
· 试题精选 · 试题评析
· 应试心理 · 走过六月
· 辅导机构 · 高考政策
· 高考书架 · 复习指导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破解网球后继乏人困局 网协..
· 7省份立法破解择校热 义务..
· 江西政府推动破解大班额难..
· 国家公务员面试:破解四大..
· [图文] 新闻聚焦:在破解难..
· 调研启示:规模条件合力破..
· 河南大学破解食堂经营难题..
· 破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 高校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 高校信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