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新闻资讯 -> 民办教育 -> 文章内容
新闻聚焦:在破解难题中构建民办高校德育体系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8-1-9 10:50:16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德育是民办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前,在民办高校德育工作中,德育地位的确立、德育内容的实施、德育手段的改进、德育队伍的建设等都急需进一步研究落实。近年来,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在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德育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在破解难题中构建民办高校德育体系

■陈劳志 赵世德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组织学生学习交流党的十七大精神。 春华 摄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办学8年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德育为先”的育人思想,努力探索民办高校德育工作规律,构建并形成了一套科学化、序列化、制度化的民办高校德育体系。

  创新思路,破解难题,使民办高校办学体制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有机统一

  学院创办之初,摆在创办人面前的有两道难题:一是在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新体制下,如何坚持党的领导,让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二是在民办体制下,如何把德育放在育人首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学院的举办者是一批有着多年党龄和从教经历的教育专家群体,建院伊始,他们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办高校的根本任务;要办好学,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在解决民办体制与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这对矛盾时,学院积极创新思路,采取了“党政双向任职”的领导体制:由学院的创办人之一、董事会执行董事张兆华担任党委书记并兼任常务副院长,负责德育工作的副院长担任党委副书记。各系部也都实行“党政双向任职”的新型领导体制,以此保证党组织在学院重大决策和日常管理中发挥监督保障作用。在确立学院办学思想时,他们提出了“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为学生终生负责”和“成人、成才、成功”的育人理念,把培养学生“成人”放在育人的基础地位;对学生的要求是:“外求能力,内修品行,人格完善”。学院的培养目标则确定为:“专业技能强、奉献和创新精神强”的“两强”应用型人才。

  清晰的办学理念、切合实际的培养目标,使学院在短短的8年时间里获得了超常规发展,由白手起家到目前的2.5亿元固定资产,由几百名学生到目前7100多名在校生规模,社会认可度和家长满意度逐年提高。

  构建科学化、序列化、制度化的民办高校德育体系,为兴校育人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几年来,学院健全了德育组织体系,建立了院、系、班三级德育工作机构。院级成立了由院长和党委书记直接领导的、由德育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负责的“学院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系级则在系主任、党总支书记的领导下,建立了“系德育工作办公室”;班级则建立了由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组成的“德育考核小组”。三级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完整的德育管理体系。学院逐步配齐了三支队伍,即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德育科研人员组成的理论教育与科研队伍;由经过严格选拔和培训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的学生教育队伍;由学生处及系德育办组成的学生管理队伍。与此同时,学院逐步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德育工作制度并建立起相应的奖惩评估体系,对德育工作所需的各项经费保证足额支付,对辅导员、班主任等学工人员给予工作补贴,对用于德育科研的费用上不封顶。
 学院根据学生特点建立了“三观”教育、道德教育、学风教育有机结合的德育内容体系:

  ---以“三观”教育为核心,以思政课为主渠道,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现状,学院特别重视对学生的“三观”教育,重点是价值观教育,目的是解决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的问题。为更好地进行思政工作,学院成立了马列主义教研部,设立了“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建立起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同时,各系均配备辅导员担任实践课教师。在教学上,实行教辅结合的“双师”制:即课上由主讲教师讲授;课下由辅导教师辅导、座谈与抓践行,做到学用一致。

  该院法学系03级学生乔淑娟连年获得学校颁发的特等奖学金。她说,头一次得奖学金是因家庭困难为自己学费而学的;通过“三观”教育,提高了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认识,变成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学、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学。目的不同,境界更高了,她后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三观”教育使该院涌现出了一批乔淑娟式的优秀大学生。

  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第二渠道是学院的三级业余理论学习组织,即院级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班”、系级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和班级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小教员”。省优秀大学生、学生会主席李金秋深有体会地说,大一学习科学发展观,树立了正确学习目的;大二学习党的先进性理论,确定了做人的目标;大三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体味到了做人真谛。她说,这三次学习让自己受益无穷。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内容,进行道德行为的规范教育。学院从三个途径推进道德规范教育:一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从理论上讲清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二是团委组织荣辱观教育的系列实践活动,从认识上解决道德规范问题;三是学生处狠抓学生日常管理,从行为上进行规范教育。通过这三个渠道,使荣辱观教育进班级、进课堂、进食堂、进宿舍。三个渠道并进、各部门齐抓共管,使不文明现象明显减少,恶性事件、突发性事件基本不再发生。

  ---以“六个养成”为内容,加强学风教育。陈坚院长提出了“六个养成”的学风教育内容:即“养成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养成刻苦勤奋的毅力;养成不畏艰难的勇气;养成虚心踏实的学习风格;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六个养成”,涵盖了形成良好学风的全部内容,是该院德育内容体系中具有独创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风教育方面,学院始终突出一个理念:“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坚持一个原则:“关爱学生,严导相济”。在严管的同时,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对生活困难的学生安排勤工助学并给予一定的补助。同时实施“三因”教育方法,即“因时施教”、“因地施教”、“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就是大一年级主要抓学风管理,寓教育于管理之中;大二年级主要抓学风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学风在整个人生中的重要意义。“因地施教”就是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设施,达到应有的育人要求。“因人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教育,特别注意抓好个别生和有心理障碍大学生的教育。学院出台方案规定了大学生“一日常规”、日常检查“五到位”、日常行为“三杜绝”等具体管理办法,保证了学风管理的成效。通过艰苦细致的学风养成教育,大学生中逃课厌学的现象明显减少,勤奋好学的学生明显增多;毕业生优秀率、合格率逐年上升,良好学风正在形成,社会对该院毕业生的认可度逐年提高。

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让学院各级党组织成为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的政治基石

  学院党委在办学中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委一班人认为: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应该成为民办高校的政治优势;这个优势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丢掉。董事会、行政部门和党委在工作上的一体化以及“双向任职”的实施,保证了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学院各系建立党总支,高年级建立党支部,低年级建立党小组,各级党组织都严格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建立了院系两级党校。全院师生员工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学院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全体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密切相关。前不久,以陈坚为首的三位老党员、学院创建者在全院大会上作出承诺:学院的产权归学院所有,不归创建人所有。他们这种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忠诚教育事业的崇高品德,在全院师生中竖起了一面旗帜。在他们榜样力量的影响和带动下,中青年党员勇挑重担、团结协作,成为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

  多年来,学院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坚持做到五抓:即抓培养、抓标准、抓程序、抓教育、抓作用,保证了党员质量。历届学生中都有80/%以上的人提出入党申请;8年来共发展学生党员392名,他们在学习、工作、就业等各方面都起到了带头作用,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基础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育新闻 · 热点关注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自学考试 · 综合新闻
· 招生考试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中国60..
· 新闻出版总署开展语文类辞..
· 教育部8月12日召开2009年第..
· 教育部2009年第10次新闻发..
· 专家提醒:高考冲刺阶段多..
· 2007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 新闻聚焦:解决民办基础教..
· 济源市举行公开选拔领导干..
· [全国]高教自学考试《新闻..
· 在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助..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