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新闻资讯 -> 职业教育 -> 文章内容
学习贯彻《规划纲要》 打造特色高职教育体系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7-7-9 16:25:57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学习贯彻《规划纲要》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打造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审议并批转发布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这是教育界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决心。

  近年来,随着政府一系列鼓励职业教育发展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出台,高职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07年5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已接近1200所,占普通高校的60%,700多种专业,800万在校生,涵盖了一、二、三产业和新兴产业,在新型工业化、劳动力转移与再就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逐步转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正在形成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去年,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项目启动后,高职总体特征呈现出两大明显转变,从量态扩张转向质态提升,从外延扩展转向内涵建设。

  但是,从“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和服务、优质的办学条件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等方面来看,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国家建设需要和受社会欢迎的人才。目前,高职院校还面临三个方面的困境:

  一是办学观念陈旧,体制机制僵化。一些学校缺乏先进的办学理念,既不了解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沿,又不了解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趋势。缺乏服务意识,处于传统的封闭式管理状态,忽视学校、企业、学生的互动关系。

  二是管理粗放不讲绩效,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潜力。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改善的同时,也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不少学校占地很大,没有房子;房子很多,没有设备;设备很多,很少使用。对办学绩效的监控和考评缺失,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无法持续发展。

  三是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没有形成高职的特色。高职的使命是为中国现代化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在职业岗位上称为“灰领”或“银领”,在生产线上有独特的岗位,既不同于工程师,也不同于操作工,往往担任班组长、生产线长、领班、技术员,既会熟练操作,又要有一定的沟通、协调和生产现场的管理能力。

  现在有些高职教育高不成低不就,要么成为本科的压缩饼干,要么成为中职的发面馒头。

  美国加州大学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在1998年曾提出了新大学的概念---创业型大学,结合《纲要》体制机制改革的思路,我认为新型高职院校应导入企业家精神,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有效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走紧密校企合作之路,追求办学绩效,持续不断地满足客户需求。根据这一思路,我认为中国高职院校应该走上“四化”道路:

  第一,高职院校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强化主体意识,走市场化办学之路。高职院校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独立办学,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打破学校封闭办学的狭隘思想,实现大开放、大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职院校服务好产业和区域经济,有效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

  第二,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强化应变能力,走柔性化办学之路。针对企业用工淡旺季和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在教学规模、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坚持和完善小班教学、定向培养、弹性学制、工学交替等,使教学管理更符合学生和企业客户的多样性需求,做到刚性规范,柔性实现,形成一套新型教学柔性管理机制。

  第三,高职院校必须改变办学模式,强化经营意识,走集约化办学之路。办职业教育要有企业家精神,要有投入产出观念,要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以求在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场地资源、课程资源方面有效整合,获得“最大回报”。条件成熟时进行品牌输出、连锁经营。

  第四,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对外开放,强化国际意识,走国际化办学之路。众所周知,根据WTO的服务贸易条款,高等教育也将向国际市场开放,而最先开放的就有可能是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因此,高职院校将面临来自境外高等教育机构的激烈竞争。中国高职院校必须主动出击,尽快学习其高度市场化的运作手段,使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尽快本土化,把学校的发展与地区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国高职独特的竞争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单强 )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基础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育新闻 · 热点关注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自学考试 · 综合新闻
· 招生考试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高校抢状元显高考弊端 选才..
· 台湾或将开放大陆生赴台学..
· 双耳全聋全凭口型学习 女孩..
· 高三女生身患重疾曾想安乐..
· 高三体育锻炼时间不足 77%..
·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志愿代..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西安..
· 教育部党组:认真学习讨论..
· 周济:全国高校学习实践活..
· 李源潮到教育卫生系统调研..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