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基础教育 -> 校长频道 -> 校长论文集 -> 文章内容
中小学教育教师篇之浅谈备课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6-4-11 17:39:24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一 备课是全部教学过程的基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掌握学生情况,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找准教学关键,选择教学方法,强化学法指导。教师要提前备课,写好教案初稿后应该积极参加教研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立足实际,修改、完善教案。
  一篇完善的教案应该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和关;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和手段;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和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一、备课标:教师要准确、系统地把握课程标准的科学结构和逻辑体系,活化课程标准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努力做到:烂熟于心,融于教学,运用自如,不离课标。
  二、备教材: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努力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结构、编写意图和重点章节;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的关键;理清教材各章节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理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借鉴教学辅导资料,弥补教科书内容的不足。努力做到:消化吸收,储存于心。
  三、备学生:教师要备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思想状态;备学生的性格特,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备学生的学习态度,家庭环境和最近发展期。努力做到:课前全面了解学生,上课因材施教。
  四、备自己:教师在备课时,既要考虑自己的长处,也要考虑自己的不足;既要考虑自己的性格特征,又要考虑自己的心理素质;既要考虑自己的知识水平,又要考虑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努力做到: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寻求教师的认知水平、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结合点,创造性地实施教育教学。
  五、备教法: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再创造,通过适当的方式,努力使教材变得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性质,学生实际和教学原则,选择和运用适当的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要有启发性,充满趣味性;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要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精讲多练;有利于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因材施教,揭示规律;有利于生动形象,引起兴趣 ,指导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六、备课后:教然后知困!一堂课结束后,学生的反映,作业的质量,考查的情况都需要认真地收集、整理、分析、反思。通过“教后思教”,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上一篇文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办学之道 · 名校长访谈
· 教育法规 · 校长论文集
· 校长风采 · 品牌建设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北京2010中小学中职教师资..
· 北京2010年中小学中职教师..
· 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
· 从娃娃抓起 河北怀安县中小..
· 重庆:两院院士和中小学生..
· [教育奠基中国]1988中小学..
· 【读者来信】建好用好中小..
· 【读者来信】中小学大课表..
· 教育部统计:中小学专任教..
· 河南1万名“特岗教师”将赴..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