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文章内容
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确需提上议事日程
作者:本站  来源:新闻晨报  发布时间:2011-3-9 9:15:28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教育部表示,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 3月6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该消息。

    去年7月颁布的国家 《教育规划纲要》(下文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到制订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解读时指出,主要是异地高考办法。这被认为是《纲要》的亮点之一。而在去年12月公布的国家改试点项目中,该项教改,申请并获准试点的地区有山东省、湖南省和重庆市。消息公布之后,舆论多少持保留态度,因为这三个省市并非人口流入密集的地区,其中山东和湖南,由于高考竞争激烈,还有不少考生想办法“移出”,在这些地区探索异地高考办法,意义有限。舆论聚焦的地区,则是北京和上海这些流入人口大、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大城市。

    教育部的最新表态,无疑可视为对异地高考改革试点的积极调整,这是值得肯定的态度国家教改在试点启动时,就曾指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将根据试点进展情况对项目进行动态调整和补充。当然,这一表态能否带来动真格的行动,还需拭目以待。

    去年10月,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北京市将按照《纲要》的要求,对解决异地高考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接着,去年11月,一些在京外地家长代表向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建议,能否出台临时措施,允许外地考生在京报名,参加2011年高考。对此建议,有关部门一直持谨慎的态度。

    鉴于异地高考的复杂性,尤其是关系到本地户籍人口的高考利益以及“高考移民”等问题,在推进该项试点时,有必要调整改革思路,以免使改革陷入僵局。

    首先,异地高考改革应该由国家整体布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当地升学,绝不是一个地方就能试点成功的,不论是当地高考、回原籍录取,还是当地高考、当地划拨计划录取,或者是设计全新的升学考试体系,都将牵涉与全国所有地区的协调,这是国家层面才能协调的事。如果改革只是交给地方试点,恐难有实质突破。根据教育部2011年的工作要点,《考试法》的立法,将在2011年进行,期望这一部法律,能立足于从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出发,解决公民平等的考试权利问题。

    其次,应将这一问题的解决与高考改革结合起来。客观而言,在目前统一高考、按计划集中录取的高考框架之下,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升学问题,有很大的难度。能够想出的办法,就是在不改变基本利益格局 (即不影响本地户籍考生的高考升学机会)的前提下,当地高考,再把分数折合到户籍所在省市参加录取;或者,当地高考,把户籍所在地高考录取指标划拨到当地录取。可分数如何折算?指标怎样划拨?十分麻烦,而且,也难以从根本上满足教育公平的诉求,家长和考生还不如直接回原籍考,免得折腾。而将其与高考改革结合起来,则可较好地解决。

    其一,可探索建立“高水平大学联考(或统一学业水平测试)+高校自主招生”高考模式,在这一模式中,联考是全国一张卷,因此,考生可不分户籍,在任何地区自主报考;高校自主招生,可根据不同地区的教育情况,设定不同地区的评价标准。今年,我国已经推出多个联考,如果这一制度进一步完善,会给异地高考提供很好的基础。其二,实行高职院校“注册入学、申请入学”制度,在这一制度中,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均可不受户籍限制自主提出申请,这也就一定程度实现了“当地升学”。

    解决异地高考问题进入国家教改《纲要》,意味着对于其紧迫性、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因此,眼下关键在于推进落实。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时间表,袁贵仁表示不会很长,但愿,这一次能动真格。笔者进一步建议,由于异地高考涉及的利益复杂,应借鉴教改《纲要》制订的办法,采取公开征求意见、论证的方式,以使具体的方案更完善,更具可操作性。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高考资讯 · 报考指南
· 名师指导 · 推荐高校
· 试题精选 · 试题评析
· 应试心理 · 走过六月
· 辅导机构 · 高考政策
· 高考书架 · 复习指导
热门文章
· [推荐] 63.8%受访者认为高..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学者建议异地高考时间表不..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2012年浙江高考人数上升 录..
· 2012年高考必读:做高考试..
· 2012年高考生须注意的16个..
相关文章
· 教育部:未来3年全国基本解..
· 熊丙奇:解决“异地高考”的..
· 教育部将清理高考加分项目..
· 解决高考加分乱象应该有一..
· 高考复习要习惯用数学工具..
· 发达国家解决再就业问题的..
· 厦门万余教师走访5万家庭 ..
· 辽宁企业开发4.5万个岗位解..
· "大学生村官"面临问题:水土..
· 黑龙江高校多举措解决灾区..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