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文章内容
清华北大联考留下三大争议 自主招生去向仍待寻
作者:本站  来源:成都商报  发布时间:2011-2-21 10:11:10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和全国的应届考生一样,在成都七中排名年级前100名的高三考生刘梦霏(化名)在刚刚得知多所大学联考的消息后异常兴奋,同学们热情地点评着各个联盟的政策,讨论怎样报考可以尽可能地错开时间。

  然而,一步步走来,从自主招生复杂而苛刻的申请过程,到连续两天来高频度的赶考。刘梦霏们越来越发现,要被心目中的大学录取,远比他们畅想的要复杂……

  从去年11月起,有关高校自主招生结盟的话题就一直备受关注,“华约”7校,“北约”13校,集中了国内20所顶尖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日渐成为高考之外的又一大考,寄托了考生和家长们的希望,也寄托了社会“打破一考定终身”的美好愿景。然而,经历了今年最大两场自主招生考试,一些关于自主招生的争议和疑问又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争议一

  联考是考生的机会还是负担?

  2011年被媒体称为“高校自主招生的站队年”,“结盟”成为自主招生考试的关键词。

  去年11月底,当北京大学四川招生组老师雷军在石室中学做招生宣讲时,结盟高校的具体数字仍然悬而未决,他不断向学生们解释说:“我现在得到的消息是9所,但有可能还会有变动。”

  就在当天,众多媒体见报时的数量是9所,第三天,这个数字又更改为了13所。成都7中一位老师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类似直到招生宣传时,考试时间和报名方式仍未明确的现象之前闻所未闻。

  2003年,教育部开始在全国推行自主招生,结束了此前全国各地的高校都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进行招生考试的历史。应届高中毕业生可以通过申请与评定,提前确定意向高校的录取名额,并在最终录取时得到一定的降分优惠。因为略微触动了“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此举一度被誉为“我国高招制度的破冰之举”,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也很快从最初的22所增加到2010年的80所。

  不过,几年来,自主招生考试也饱受质疑,渐渐成为另一项负担。为了争取考上心仪的高校,准备高考之余,许多高三学生四处应考,高校对于招生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从2010年起,北大开始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少部分高校也开始小规模地联考。直至2011年,终于演变成全国高校大规模地联盟,形成了三大一小四座阵营。其中,单是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华约”和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北约”,便集中了内地19所重点高校以及去年世界排名第21位的香港大学。

  对于刘梦霏这样的考生来说,联考着实为她在应考上带来了一些便利,同时,几大阵营也首次错开时间,能够让她有更多的选择。“以往北大、清华独立招考,能通过资格审查的学生不多,但组成联盟后,即使没有通过清华、北大的资格审查,但通过了其他任意一所,也能参加测试,万一考试发挥好,说不定读更好的学校也有机会。”刘梦霏说。

  但她也同时认为,各个高校纷繁复杂的报考方式也浪费了她太多时间和精力,同时,考题也并不如她想象中那样活泛,“和高考差不多,就是难了一些”。

  而和她同一考室的一位王姓男生,在经历了昨日“北约”的考试后也连连感叹:“自主招生考试和应试教育是同一个母鸡下的蛋”。这位男生介绍说,由于联盟是自主招生的新模式,并且今年联盟的学校越来越多,所以不管是父母还是所在的高中都认为这样的考试有助高考,十分鼓励学生参加,以期增加学生踏入名校的筹码,但考试“还是考的书本上那一套”,对于成绩好的同学来说,参加自主招生纯粹是心理安慰,甚至成为一种负担。

  争议二

  联考的初衷是掐尖还是探索?

  在家长看来,态度也有分歧。

  昨日,在考场外等候的家长中,有不少人表示,自主招生是个机会,“至少有个保险作用”,万一孩子高考发挥失常,还有自主招生的优惠分数可以垫底。

  但也有家长表示,目前的自主招生尚需改进。家长张昌福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目前自主招生基本是学校推荐,而在学校推荐的考生中,基本上还是以综合成绩排名来计算的,偏才、怪才没有被推荐的机会。他的儿子本想报考北大,但学校老师建议报考复旦,“虽然北大也允许自己推荐,但学校都不推荐,自然胜算很小。”父子俩商量后,最后还是尊重了学校的意见。但张昌福认为,从制度设计上,“这是有问题的”,应该让所有的人都有权利自主报考。而目前的考试模式,都是些本就能考上的人参考,显得“很有掐尖的意味”。

  事实上,早前舆论对于结盟的反应就存两派争议。

  根据2010年北大、清华统计的数据:去年清华首次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四所高校进行联考,笔试人数逾3万,北大紧随其后,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香港大学展开自主招生考试,应考学生也达1.2万。清华通过自主招生录取了200人,约占当年录取计划3360人的6%;北大则招收了280人,约占录取总数2780人的10%。有业内人士猜测,各大高校加盟联考也是因为看到了两校的光辉成果。

  但也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省外高校招生负责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高校希望通过结盟来进行自主招生,主要因为,单独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正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单打独斗式的自主招生考试,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经费,也让考生、家长甚至中学校长苦不堪言。更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单独命题的考试,无论结果的公信力还是命题的科学性,都频频受到质疑。”

  自主招生联盟形成的动力,正是各高校要改变这种局面的努力。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组长杨华中老师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该校参与的7校联考,是完全由第三方专业考试机构主持的统一考试,无论从命题的信度、效度还是从严密性、权威性、效率方面等,都将高于各校主持的单独招考。在他看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自主招生联盟这一事实本身,也证明联合确实有其优势。

  而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校在考后发给成都商报记者的说明材料上看,两校都表示:联考是有利于其人才选拔的,与高考形成了区别,能推动中学素质教育深入开展。

  争议三

  自主招生去向何方?

  明年是否会有更多的高校加入联考同盟?

  成都商报从川内另外几所自主招生的高校得到的回答都是:尚无结盟的考虑。

  一所省外的重点高校招生负责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目前,不少高校对自主招生联盟的心态还是“围观”,从侧面反映了自主招生制度的方向不明,前景模糊。

  但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借鉴国外的经验,自主招生的方向可以有两个:一个是联考制度下的自主招生,一种是高考制度下的自主招生。但无论哪一种,都需赋予自主招生高校绝对的自主权。

  换句话说,“最终决定考生去留的是高校自身,而不是高考的分数线”。据其介绍,从目前的自主招生制度设计上看,自主招生只是为了获得高考加分或者降分录取这一优惠政策照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为此,难免有“抢生源”的嫌疑,同时,在目前的制度设计下,也不能期望大学能录取偏才和怪才。因为有高考分数线的门槛,天才、怪才肯定会被排除在外。

  但这一观点,在高校看来,却还尚需时日。“社会诚信制度尚未建立,学校权力过大,就会遭受各种质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川内高校招生负责人表示,人才评测标准、公正透明度等现实问题都会让目前的自主招生与其初衷渐行渐远。“不说远了,就是什么是人才,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他表示,就目前看,教育部的态度还是“自主招生是作为高考的必要补充”,因此,不管结盟还是不结盟,都只是考试形式,组织方式上的变化,制度设计上,短期内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高考资讯 · 报考指南
· 名师指导 · 推荐高校
· 试题精选 · 试题评析
· 应试心理 · 走过六月
· 辅导机构 · 高考政策
· 高考书架 · 复习指导
热门文章
· [推荐] 63.8%受访者认为高..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学者建议异地高考时间表不..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2012年浙江高考人数上升 录..
· 2012年高考必读:做高考试..
· 2012年高考生须注意的16个..
相关文章
· 2013中国大学造富排行 清华..
· 清华大学天津招生组透露华..
· 校长是条狗:清华校长谈高校..
· 2011大学院士校友排行:北..
· 北大清华试行“高考+面试”..
· 清华校长称:自招联考不可能..
· 清华校长顾秉林:自招联考不..
· 清华大学等名校联考助推中..
· 清华提前录取的保送生无需..
· 清华北大两学院改革,"直接..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