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闻办和教育部考试中心近日证实,目前正着手在国内31个省份调研高考日期安排的调整问题,这一消息在全国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媒体提及最多的调整建议是将每年的高考日期调整到6月的第一个双休日,这意味着几乎每年的高考日期都会有变化。老师、学生及家长对此有什么看法?如果真的这样调整会带来什么影响?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接受采访的大部分学生、家长和老师对这一调整心存疑虑。
走访 不少师生倾向不调整
昨天下午,记者在合肥六中门口随机采访了部分高中学生和家长,发现赞成反对者都有,但对“周末高考”持反对意见的较多。高二学生鲍同学告诉记者,如果高考从6月7日、8日改成6月第一个周末,父母可以不需要请假来陪自己,也能避开上班交通高峰。高三学生刘同学和许同学则都明确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时间改动会给复习带来心理压力,自己也并不希望父母接送。受访的几位家长表示,对能够利用周末陪考感到高兴,同时也担心周末高考会吸引大量的家长出动,反而造成考点交通堵塞,“而且调整后高考时间就会有所提前,孩子们的复习时间也少了”。
和家长、学生相比,老师们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教学计划和秩序可能被打乱的担忧。“说调整是为了防止交通堵塞,但往年也极少见到因为堵车而迟到的考生啊。”一位高三英语老师告诉记者,一旦高考日期调整,整个教学安排、教学计划等可能都要重新安排,不利于高三教学。一些高中学校的负责人也持反对态度,“一年换一个时间,不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的心理都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完全没必要”。
影响 最担心“多米诺”效应
对于教育部的此次调研,因为太过敏感,省内教育界人士几乎都没有明确表态,但是言谈下却透露出担忧。
如果实行“周末高考”,那2011年高考从6月4日开始,提前了3天;2012年就是6月2日;2013年则是6月1日就开始考试,提前了近一个星期。
“也许很多人觉得最多相差几天,没有大影响,他们却不知道因为这几天的时间,高考阅卷和招生的安排都将随之全盘进行调整。”采访中,某高校一位负责招生的人士分析了考试日期调整带来的系列后遗症。高考不容许出现任何失误,因此从国家到地方都有一套比较完整和严谨的考试体系,包含出题、保密、考试、阅卷、招生等。长期以来,我省的高考成绩公布、分数线划定、录取查询都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内,教育部门也会据此安排好各项工作的进度。一旦考试日期每年发生变动,相关工作开展的日期每年也都将随之改变,频繁的调整容易导致工作上出现漏洞。此外,高考日期的调整也会给同在6月举行的中考带来时间安排上的影响。
分析 最终调整可能性不大
对于考生、家长以及一线老师来说,目前大家最为关心的是,此次的高考日期调整之说究竟只是一次调研,还是很快会成真。采访中,包括一些业内人士在内,不少人都认为最终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近年来高考日期惟一的一次调整是2003年,从原来的7月调整到6月。虽然提前了整整一个月,但此后每年的日期仍是固定的。”一位教育界人士告诉记者,如果每年的高考日期都有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其耗费的精力和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都会令教育部慎重考虑。从目前来看,赞成日期调整的最主要理由是可以避开上班时间,方便父母陪护和考生出行,但是以中国的国情,几乎没有单位会在高考那天不允许家长请假,而且除了个别大城市,高考当天的交通压力也并不突出。“其实这次只是调研,不知道为何会透露出消息。调研就意味着还有待观望,大家没必要太过担心。”教育部门一位人士认为,既然教育部发动全国的省级教育招生部门调研此事,可见也是很慎重对待的,如果反对的民意较多,日期调整的可能性就不大。
进展 部分调研报告已上交
和其他省份一样,我省也参与到此次的调研中。整个调研由省级教育部门牵头、全省各级招办参与。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市级招生部门已经将调研报告上交到有关部门,然后再提交至教育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相关负责人称,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该报告不进行公开,只提交教育部作参考。明年高考时间到底是维持不变,还是调整到双休日,这些都有待教育部最终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