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文章内容
推行异地高考需配合全局招生改革
作者:本站  来源:北方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9-29 8:56:20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日前编写的《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称,将在调研试点的基础上,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待时机成熟时,试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异地参加高考。有人说,“异地高考”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并可避免产生大量“留守学生”,但也有人表示,因为教育资源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推行“异地高考”的困难可想而知。对此,呼和浩特一些读者坦陈了自己的看法。

    市民赵先生:客观上说,要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异地参加高考,并就地参加录取,难度极大,因为这涉及十分复杂的指标划拨和录取流程问题。比如,在城市求学,却要考户籍所在地的高考试卷,这几乎不可行;可如果把户籍所在地的高考分数折算成当地分数,家长和学生无疑会担忧是否吃亏。如此一来,即使是有异地高考,但对考生的吸引力有限,不见得能受欢迎。

     市民张先生:我认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异地参加高考涉及高考制度、户籍制度,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区上大学的机会差异比较大。例如外地孩子到京津沪高考,肯定要挤占京津沪学生的机会。因此我觉得,治本之策是缩小地区间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差距,缩小入学机会的差距。对于这些问题社会各界反映比较多,教育部应该积极想办法解决,并且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还要考虑进入高校机会比较高的省区市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

    读者郝女士:依据教育部门的部署,探索异地高考是此次教改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愿意先行先试的地区和学校,可以申报改革试点。可是,从异地高考的复杂程度看,远非一个地方的试点可能完成,它几乎涉及所有参加高考录取的高校,也必须协调全国所有省区市的关系。如果采取与高考改革相统一的新思路,更需要全局推进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这样涉及范围广泛的改革,更应该由国家牵头,统一推进。

    读者王女士:教育部门希望推进异地高考制度,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因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一些教育不发达地区和升学率高的地区还在努力治理高考移民,可见推行异地高考的困难有多大。在我们看来,探索异地高考,必须与推进高考制度改革统一起来,应跳开集中高考统一录取的思路,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改革中寻求突破。可行的方式是全国所有考生可以不分户籍,自主报考高水平大学的联考,高水平大学依据联考成绩,结合考生的中学成绩、面试情况以及地区因素,自主录取考生,这样才能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任何地区报考全国重点大学成为可能。

    市民周先生:仔细分析教育部的新规后,我发现能让多少考生真正受益还是一个问号。考生向工作或学习单位所在地及户籍所在地的省级招办提出申请并经同意后,才能申请异地借考。这意味着考生和家长要在非户籍地和户籍地之间往返折腾,而且能不能折腾出好的结果来还很难判断。再者,根据规定,考生答卷的评阅及录取事宜由其户籍所在地省级招办处理。显然,由于答卷要在户籍地评阅,考生也只能在户籍地填报高考志愿。也就是说,考生到户籍地申请异地借考获得同意后,回到非户籍地参加考试,然后又要返回户籍地填报高考志愿。如此往返折腾,很可能会使不少考生打退堂鼓,似乎直接回户籍地参加高考更省事。高考是人生极其重要的一次大考,高考不公势必会影响很多人的一生。因此,高考改革不能再迈着小步走,有关部门必须意识到:高考由国家统一命题,按照分数高低统一录取,将所有省区市纳入统考范围,录取时取消地域界限,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要向这个目标努力。只有如此,高考移民现象才不会存在。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高考资讯 · 报考指南
· 名师指导 · 推荐高校
· 试题精选 · 试题评析
· 应试心理 · 走过六月
· 辅导机构 · 高考政策
· 高考书架 · 复习指导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天津今秋起在全教育系统推..
· 天津今秋起在全教育系统推..
· 天津推行校方责任险制度 按..
· 09秋起沪推行普高学业水平..
· 天津中职学校将建“学分银..
· 南洋学院推行四种育人方式..
· 沈阳推行"师生同考"  近5..
· 高考并列志愿湖南首倡 广..
· 安徽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 ..
· [图文] 湖南省:高考改革 推..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