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信息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文章内容
专家称高中生有三大压力来源 首先来自父母
作者:本站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0-4-16 9:01:28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中国高中生学习的自主性意识显著高于日韩美三个国家,在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主动复习和主动延伸学习等几个方面都在四个国家中居于首位。”4月8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学习意识与状况比较研究报告》。该报告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本青少年研究所、韩国青少年开发院及美国艾迪资源系统公司联合实施。

关于四国高中生的比较研究,今年已是第四年。对于此次研究结果,课题负责人之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在近日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用了“喜忧参半”四个字来表达她的总体感受。

中国青年报:这次研究结果给您的感觉是什么?

孙宏艳:中国高中生的状况总体上相对乐观。他们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在很多方面也有优势。例如这次调查发现,中国孩子的好奇心、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就很突出。还有一点特别有意思,中国孩子说自己特别喜欢读跟考试有关的书。这可能跟他们的课业压力有关。

中国青年报:报告指出,中国高中生的压力是四国中最大的。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压力?

孙宏艳:压力来源主要有三个。第一个压力来源于他们的父母,24.5%的中国父母都希望孩子考班级前十名,这个数据是四国中最高的;第二个压力来源于他们自己,这说明他们的压力已经从外部走向内部,渐成心理定势;第三个压力来源于同伴,本来同伴是应该互相帮助的,但现在有不少孩子做了习题怕同学知道,课外班也偷偷地上。他们把同伴看做敌人和竞争对手了。这对他们的合作意识培养是有害的。

中国青年报:教育一直在讲“减负”,怎么学生还会这样?

孙宏艳:2000年和2005年,我们在相同的地方,用相同的题目做过两次调查。比较发现,孩子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了。他们的睡觉时间更少、写作业时间更多,休闲时间更少、上课外班的时间更多。这些年,教育部门确实一直在讲减负,学校也想了很多办法去落实,但收效不太明显。有人说,这是家长的问题,但我不认同。现在很多单位在用人上就追求高学历,招个出纳、文秘都要研究生。所以,最根本的恐怕是用人制度的问题,是全社会的人才标准问题。我们需要宣传科学的成才观和评价标准。这需要学校、家庭、自我等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不是单靠教育部门能完成的。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我们的高中生的第二大压力来源于自己?

孙宏艳:他们把别人对他们的期望变成了对自己的期望,这样等于把压力内化了。我们发现,中国孩子对自己成绩的满意度特别低。有84.1%的中国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感到不满意。美国的高中生正相反,82.1%的人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

还有一点挺有意思,在喜欢的课程上,咱们的孩子更喜欢语文、数学、外语等与高考密切相关的课程,其他国家的孩子则对音乐、美术等课程更喜欢。在我看来,中国孩子的“喜欢”,也许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一种“理智”的喜欢。从这个角度,你也可以感受到中国的孩子更成人化。“成人”的一个特征就是,懂得自我克制和约束。

中国青年报:都成“小大人”了?

孙宏艳:我们很多调查都有类似发现。比如在消费方面,我们发现他们的意识很好,会说很多很懂事和合理的话,但同样存在攀比、高消费、讲名牌等行为。很多人的知行不合一。

德育讲究“知情意行”,就是对孩子的培养要从知识、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来做。但现在的教育是脱节的,光教会了“知”。比如说孩子们都知道要热爱大自然,可能比父母说得还好,可这个情感真有吗?能变成行为乃至习惯吗?

事实上中国孩子的底子是很好的。调查也显示,约半数中国学生表现出宝贵的好奇心、探究意识、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精神。但现在教育可能存在的很多问题,慢慢消耗掉他们的很多“能量”,让孩子过早就开始“戴着镣铐跳舞”。

中国青年报:报告发现,中国高中生有负面情绪的比例在四国中最高,但有“逃课”、“骂人”、“打架”等行为的却很少。好像我们的孩子特别有自制力,这是好事吗?

孙宏艳:这种情况其实也挺可怕的。一方面可能跟我们的性格、文化有关系。孩子都是乖小孩,不会发泄,只能通过“躯体化特征”表现出来,比如烦躁、郁闷、睡不着。而像韩国学生他们压力也大,但他们会逃课、打架、摔东西。做这些行为的同时,他们也把情绪发泄出去了。中国孩子不太懂得怎么发泄,总这样就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中国青年报:但我们总不能鼓励孩子逃课、打架吧?

孙宏艳:当然“减负”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同时我们也要给孩子一些支持性的东西,让孩子在学校、家庭感受到支持、理解和关爱。我们要给他们一个宣泄的机会。这样,他们就会觉得再苦再累也没关系。但现在,孩子们不容易跟学校有亲近感,一些孩子每天几乎就只是在吃饭时和父母坐下来聊天。在那时,父母可能说得更多的还是“考了多少分”,考不好的也许还会被批一顿。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觉得很无助、很孤独。

中国青年报:我们一直讲“90后”是互联网的一代。这次调查却显示,只有39.3%的中国高中生能在家里自由上网。这一比例在其他国家都达到七成以上。

孙宏艳:中国孩子不能自由使用电脑,一部分是因为全家就一台电脑,不过更多的情况是因为家长不让用。现在不少父母、老师谈网色变。我见过有家长出门时,把电脑键盘拆下来带走。互联网确实存在问题,但“90后”是互联网下长大的一代,互联网甚至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要让他们彻底逃避网络,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我们的孩子不善于用电脑来学习。用电脑学习的比例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孩子。中国高中生更多是用电脑玩游戏、聊天,偶尔看看社会新闻、花边新闻。但在互联网时代,不会用互联网学习,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在学习方式上,比其他国家的孩子落后。这是一个潜在的危机。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他们不会用电脑来学习?

孙宏艳:这可能还是与学习压力大有关。他们每天可能8个小时都在学习,一旦坐在电脑前,就只想着玩了。而国外的孩子有很多玩的时间和机会。像日本,他们的校园活动特丰富,一个乡村学校都建有击剑馆、柔道馆,所以他们的孩子能把电脑当做学习工具。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高考资讯 · 报考指南
· 名师指导 · 推荐高校
· 试题精选 · 试题评析
· 应试心理 · 走过六月
· 辅导机构 · 高考政策
· 高考书架 · 复习指导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三大联盟扩容抢生源 专家:..
· 北大11名教授致信校长 吁高..
· 北京高考报名先签诚信承诺..
· 高考改到6月首个周末?云南..
· 山西:专家解读2011新课改高..
· 高考低分生择校选择多 专家..
· 专家提醒高校自主设置专业..
· 专家批名校等级特权 称尖子..
· 福建文言文作文考生录取无..
· 江苏理科生骈体作文获高分..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 高校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 高校信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