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新闻资讯 -> 教育新闻 -> 文章内容
教育投入4%只是及格线 教育改革"坚冰"如何打破?
作者:本站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3-3-13 13:33:03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龚 克代表:注重素质教育这个主题,教育是“培养”学生,而不是“加工”学生

  周洪宇代表:教育改革要跳出内部改革的窠臼,与相应的社会问题同步推进

  李光成代表:差距在缩小,但教育鸿沟一直存在,今后投入要向薄弱地区倾斜

  1.怎样用好2万亿?

  4%只是一个及格线,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析

  去年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首次达到4%。

  “4%目标实现,是一个巨大成就。”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代表说,“但4%与世界平均投入水平还有差距。4%只是一个及格线,仅满足了基本需求,还没有满足充分需求。”

  “虽然差距在缩小,但教育鸿沟一直都存在。”云南省屏边县第一中学校长李光成代表说,“比如教育经费的投入,内地与边疆、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就不均衡;比如教师队伍建设,边疆和农村地区的学校很难吸引到好老师;比如教育设施,城里的学校已经有了塑胶跑道甚至是体育馆,许多农村学校却连操场都没有。未来教育投入,应该向教育薄弱地区倾斜。”

  解

  “4%目标实现之后,依然需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目前,教育投入欠账还很多。比如许多高校负债前行,高中也负债1000多个亿。债务需要化解,投入必须要跟上。”周洪宇说。

  要重视提升教育投入的使用效率,做到公平与效益兼顾。周洪宇说,“教育发展到今天,由于机会空前增大,基本实现了愿意读书的人都有书可读。今后要把质量和效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代表强调:“提高效率,重要的是要让资金投入更好地适应教育规律。行政管理部门应更多地放权,从大量管审批改为审计监督,进一步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2.如何实现教育公平?

  增加优质教育资源,让教师从校管变为区管,促进教师流动

  析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当前,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校际之间的差距,仍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择校热为例,现在有一种‘怪象’:学校效益好,好老师就多,学生质量就相对较高,各种政策扶持上也会倾斜,学校之间‘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李光成代表说。

  “异地高考政策为什么在北京、上海等地争议最多?就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家长担心原有的机会被压缩,优质资源被挤占,这就要求在录取名额分配等方面进行配套的调整。”龚克说。

  “教育公平首先是一个目标,同时也是一个过程,实现教育公平不可能一蹴而就。”周洪宇说,教育公平要从机会和过程两个角度看,不能简单地看是否享有教育权利,还要看公平在教育过程中推进的程度。

  解

  “建议国家加大对中西部高校尤其是人口输出大省的倾斜力度,为流动人员子女在家乡高考提供更多选择。”李光成认为。

  龚克则强调,要缓解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以高考为例,目前一类本科的平均录取只有8.5%到10%,国家必须从增加优质资源入手,在今后10年左右时间形成一批优质的教育资源供给百姓,力争使供需关系有明显改善。”

  “教师流动是促进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周洪宇建议,“首先要实现教师配置的均衡,改变目前的教师管理体制,将教师从校管变为区管,实现区域内教师的可自由调配。对优秀教师给予政策倾斜等,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逐渐弥补城乡鸿沟。”

  3.改革“坚冰”如何打破?

  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完善顶层设计,与社会问题同步推进

  析

  教育难题为何还这么多?代表委员们认为:“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好解决的问题已逐步解决,剩下来的难题都是硬骨头,各种矛盾相互交织。”

  “以高考改革为例,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社会关注度高、政策敏感性强。”龚克强调,目前,仍然是传统高考录取制度“一考定终身”。除此之外,还没有更加公平有效的录取和评价体系。家长希望孩子进入好的大学,而高考是按照分数录取,有了这根“指挥棒”,减负就无从谈起。

  去年年底,各地纷纷出台“异地高考”政策。“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这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涉及户籍管理的社会问题,既关乎城市承载能力,又牵涉利益的重新分配,牵一发而动全身。”周洪宇说。

  解

  教育改革“坚冰”如何打破?

  “教育改革要跳出教育系统内部改革的窠臼,真正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教育改革不可能单兵独进,必须与相应的社会改革同步推进。”周洪宇说。

  针对“异地高考”政策,周洪宇认为,教育改革应适当超前于户籍制度改革,比如,各地政府要科学统计进城务工子女人数,根据本地的教育资源和承受能力,统筹纳入到经济发展计划中去,并通过积分制等方式,寻找到一个妥善的、操作性强的突破路径。

  龚克认为,推进教育改革要注意紧扣“素质教育”这个主题,教育是“培养”学生,而不是“加工”学生;还要注意把牢方向,这就是“全面发展”。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 [推荐] 63.8%受访者认为高..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学者建议异地高考时间表不..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2012年浙江高考人数上升 录..
· 2012年高考必读:做高考试..
· 2012年高考生须注意的16个..
相关文章
· 潘建伟委员:好奇心和想象..
· 教育部:2012高考语文作文..
· 教育部:加分资格造假将被..
· 广东:教育部规定伪造加分..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2..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2年普..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2年普..
· 教育部调研江苏高考改革
· 教育部:高校自主招生是目前..
· 教育部:“就读地参加高考”..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