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等城市,农民工子女初中毕业后须回原籍升学
城市高中如何向农民工子女开放
马上就要开学了,上海的初三学生都在为考上一所好的高中而跃跃欲试。但是在这座城市里,同样正在读初三的另外一个庞大的群体,却愁眉不展,不知道他们的高中在哪里。他们是农民工的孩子。
在上海等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正在陆续享受与城市户籍学生同等待遇,但是,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农民工子女在九年义务教育期后必须回原籍升学。对于很多生在城市、长在城市但是没有取得城市户籍的农民工第二代来说,初中毕业,往往就意味着辍学。
初中毕业即辍学
从江苏启东农村来上海打工的张雄伟经过21年奋斗,成为高级技师,收入不菲,但是,纵然已有相当声誉,他也无法解决女儿在上海初中毕业后读高中的难题。因此,张雄伟宁肯选择长时间的两地分居,受相思煎熬之苦,也要让女儿在农村老家读初中。
在上海,有400多万像张雄伟这样的农民工,其中不少人的孩子生在上海、长在上海,有些人甚至根本没有回过农村老家。虽然很多孩子初中学习优秀,但薄薄一纸城市户籍,无情地横在他们与上海高中之间,无法逾越。
据2007年上海市教育事业统计,截止到2007年9月,上海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近38万人,其中初中阶段8万多人。
“不少农民工子女初中毕业后,按规定他们必须回农村原籍就读,实际上,他们基本上都不会回去读高中,只能辍学在家。”上海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赵建德说。他认为,如果他们考上大学,命运就会改变。但是,无法上高中,又怎么能考大学呢?
“高中向农民工子女开放,非常困难”
上海教育界诸多人士认为,目前上海高中对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子女开放,条件还不成熟。
“目前高中教育可以给农民工子女留一个小口子,即学校有权推荐特优学生一至二名,经考查合格进入高中学习,为优秀学生提供一条发展的道路。”金山区蒙山中学名誉校长、上海市人大代表周纪平说,他多年研究农民工子女教育,呼吁教育公平,但他同时认为,目前高中教育暂不宜全面开放。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非常希望城市高中能够向农民工子女开放;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尤其是从政府资源来看,城市高中目前向农民工子女开放,非常困难。”上海市人大代表、嘉定区教育局副局长朱芳说。嘉定区地处上海远郊,50余万户籍人口,但外来人口已超过70万。
教育界人士认为,假如农民工子女在上海读高中,会遇到各种现实的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财政。“教育经费都是按户籍下拨,比如一个安徽籍农民工的孩子在上海读书,但这个孩子的教育经费是下拨到安徽的。”朱芳说,解决农民工子女读高中的问题,要小步走,政府要有一个超前规划,而且是以全国一盘棋的思路来做这件事,否则,只是靠一个城市的自觉行为,难以进行。
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应向农民工子女开放
在高中目前对农民工子女开放尚不成熟的背景下,上海不少有识之士呼吁:上海应开放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让农民工子女在初中毕业后能自由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在不久前结束的上海“两会”上,这种呼声渐高。
“要采取适当的政策,让农民工子女通过考试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并且入学条件像收费等应与上海户籍青年同等,接受职业教育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劳动就业者,这样既解决了大部分孩子的就业,又为上海对新生劳动力的需求作必要补充。”
农民工人大代表张雄伟呼吁。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胡忠泽认为,一方面初中毕业后仍然留沪的农民工子女辍学,另一方面上海市中职学校却招生不足,“急需技术型人才的上海应开放全市中职技术学校,让外来农民工子女入校学习,享受国家扶持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表示:上海市教委正在完善政策设计与操作方案,“即将进入决策阶段。” (新华社记者肖春飞 王蔚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