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基础教育 -> 家长频道 -> 心里辅导 -> 文章内容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十个策略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6-4-11 17:55:51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21世纪将是一个发展迅速的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在这重要的历史阶段,如果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栋梁,也是对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现在不少的家长,付出的努力,往往和效果不成正比。常听到不少人说:现 
在的事真怪了!为了孩子的成长,老师急病了,家长急疯了,唯独孩子自己反而不着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可能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家长不仅对未来的社会的需要不了解,不善于抓住培养孩子的关键内容,尤其是培养的方法不恰当。

  后来,我们注意到,也有的孩子虽然年龄不大,但是比较自觉。早上,自己按时起床,洗漱的同时,捎带手还能把全家的早点热了;放学回家,自己抓紧时间完成作业……于是,我们经常注意向这些家长请教,时间长了,发现这些家长共同的优点,都是在孩子很小的时侯,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心理品质,特别是自主意识和能力。现在,结合着自己的教育理论学习,将他们的宝贵经验做一些分析提高,初步概括为培养孩子的优良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培养自主性的10个策略,供更多的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参考。

  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婴儿最初都是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应该理智地逐渐扩大孩子的活动空间,让他走出屋外,奔跑在田间,才能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可是,在现实生活里,真正做到这一点,也不那么容易。

  有一位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逛公园,到了该回家的时侯了,家长没想到,这个四岁的孩子竟然提出要自己骑着小三轮车,沿着人行便道回家。看着孩子热切的目光,家长犹豫了,孩子这么小,路又那么远,万一累坏了这棵独苗苗……但是又一想,自己可以走在孩子身边,安全没有问题,为了培养孩子应该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闯一闯吧。在家长的支持下,这个四岁的孩子,用了45分钟,骑了7公里的路程,完成了自己的小长征。我十分佩服孩子的顽强精神,但我更佩服这位家长的魄力,他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的人才,敢于支持孩子合理的愿望,并协助他取得成功。

  还有两位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有特殊教育意义的空间,想出了一个叫做“小留学”的好主意,这个办法,既简单,又有效,孩子也非常欢迎。

  所谓“小留学”,就是两家的孩子,都到对方的家中去住一两个月,上学仍在原来的学校。别看这么一个空间的变化,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十分突出。现在回忆起来,至少有这样四个方面的好处:

  一是孩子得到了锻炼。孩子初次离家,虽然不是一个人生活,但究竟周围都是外人,环境不熟悉,习惯不一样,面临很多新的问题。总之,也算是开始了独立生活的锻炼。

  二是培养了自理能力。初到别人的家,孩子一般会比较重视对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他们能自觉地要求自己比以前严格,家务活抢着干,生活作息时间也安排得很紧,不会的事情努力着做,事事不落后。这一段时间虽然不长,但进步得非常快。

  三是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留学”到一个新的环境,面对着的都是陌生的人,这正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好机会。孩子们学习着如何对待家中的长辈,如何对待新的邻居,如何对待来访的客人,在新的家中听到长辈的教导,结合着原有的人际交往经验,会感到对人际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是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孩子前后在两个不同的家庭生活,如果能注意观察,进行思考,也算是一种比较研究。两个家庭,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每个成员有不同的性格、观点,习惯。分析着两个家庭的种种不同,可以起到从一个小窗口,加深对社会认识的作用。

  其实,扩大孩子的活动空间,有各式各样的方法,有些非常简单。关键是家长想没想到。比如家中有四面墙,能不能给孩子一面,由他自己使用?他愿意展示他的作品,或者是悬挂他所崇拜人物的图象,甚至是把墙壁装点得象美丽的夜空,幻想着自己在太空中遨游,都应该表示支持;如果不能给他一个桌子,也应该给他一个抽屉供给他全权使用。这样他的责任感、独立性,才有条件得到发展。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注意扩大孩子的空间,这样放手地去锻炼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是延着相反的方向使劲……。

  我就亲眼见到过这么一位母亲,她把她的已经上二年级的孩子,费力地抱到离学校还有几十米的地方,由于怕老师看见挨批评,才不情愿地放下来,亲了孩子之后,目送着孩子去上学。这位母亲肯定是极其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可能都会清楚地感到,这种爱的结果将会是多么可怕!这个孩子和前面那个小长征的孩子,将来谁会有幸福的一生呢?

  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虽然和每一个人一样,孩子也拥有自己的时间,但是他自己可以安排的时间有多少呢?如果时间的安排,完全由成人包办,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远也培养不出来了。

  有一个聪明的家长,他在孩子很小的时侯,就每天给孩子一段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只要不出危险,可以自己安排最愿意做的事。孩子有时是去玩,有时是去读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有时是画画……当然,有时也忙来忙去什么也没干成,但是孩子逐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安排计划,后来孩子的假期和其他课外时间多是过的既紧张又愉快。

  青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要求学生制定人生的五个计划的方法,也很值得家长借鉴。

  他要求和帮助学生首先要思考自己一生的理想和打算。

  思考自己一生的理想和进行安排,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虽然肯定有些困难,但是开始思考还是有必要和可能的。年龄小时,可以先有形象的榜样和美好的愿望,甚至可以有些积极的幻想;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再逐渐地深化。有一个一生的总体的想法,对于统帅他的时间安排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要制定十年的规划,十年要比一生好把握。十年要做的事,孩子们容易设想出来,比如十年后要回到母校,将给母校带来什么样的礼物,会激发孩子的动力,是带回工作岗位上的先进工作者的称号,还是成为高等院校的高才生,他会暗自下定决心的;

  但是,孩子们清楚地知道,十年的规划,必须化为十个一年的努力,规划才能实现。所以,第三,要有一年的计划。一年更为具体,要出色地度过关键的小学的五年级,还是顺利地度过动荡的初中第二年,孩子们的努力程度,将决定他们在这一年得到的是成功或是失败,这点他们一般是可以理解的。

  第四,要制定一周内要完成的任务和计划。一年是由54个星期组成。一周要做的事情,有它的特点。比如,一周要读一本课外书,一周参加一次劳动,一周写一篇小文章,……丰富多彩的安排,将使一年的生活,过得既有意义,又很愉快。

  最后,要学会科学地安排一天的24小时。人的一生,在一定意义上,是由一小时,一小时在做什么决定的。要想把外语真正掌握好,和每天是不是早起半小时读单词的关系密切;每天要多读课外书,又和能不能克制自己少看电视关系密切。

  在安排和实行计划的过程中,孩子能发现时间安排本身的问题,也能看到自己实际行动的问题,然后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这种方法能引导孩子不断地思考自己,规划自己,要求自己,从而发展了他的自主性。

  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体验

  培养孩子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要失败的,但是认为“树大自然直”,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去体验,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一年级的小学生要不要帮助家长去打水,许多家长是拿不定主意的,万一把胳膊抻了,再把桶摔了!还是长大些再锻炼也不晚,况且水桶也是实在太大,就更有不让孩子打水的理由了。

  但是有一位家长却是相反,为了让孩子从小锻炼劳动本领,甚至还为孩子特意买了一个小水桶,让他去获得多种体验,大人在前面提着大水桶走,孩子得意地在后面提着小水桶跟,孩子和大人都很自豪。

  锻炼有各式各样,有的是体力锻炼,有的是脑力锻炼,有的则是综合的锻炼。

  要达到锻炼和体验的目的,一般不能完全靠现成的条件,需要自己去创造。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动动脑筋,就可以和容易地创造一些条件,达到锻炼和体验的目的。

  比如到公园去玩,是孩子最高兴的事情了,可是很少有家长想到,通过逛公园,可以创造一些条件,让孩子高高兴兴地得到一次锻炼。

  有一位家长,在带孩子去动物园之前,就对孩子公布了一个计划:一是这次去动物园要来一个长征,所有的地方都要走到,不能怕累;二是要边走边观察,回家后要求孩子画一幅动物园的地图。孩子听了后异常兴奋,早早地就把纸、笔、指南针和画夹子准备好。只等一声令下,下决心要出色地完成这个任务。

  逛动物园那天,孩子可认真了,用指南针对方向,用铅笔绘草图,不时地标上地名。不认得的字和不懂的的事情,立即去问家长……,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短短的半天,孩子达到了动脑,动手,动眼,动耳,动腿,一次全面的锻炼目的,提高了他的可贵的综合处理事情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心理上得到一次幸福的体验,对自己会更有自信。

  有一位到美国探亲的中国学者,遇到了这么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有一天,他正在家中看报,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8、9岁的女孩子,和一个5、6岁的女孩子。

  大孩子非常沉着地对他说:“你们家需要保姆吗?我是来求职的。”

  学者好奇地问:你会什么呢?年纪这么小……。

  大孩子解释说:我已经9岁了。而且我已经有了14个月的工作历史,请看这是我的工作记录单。我可以照看你的孩子,帮助他完成作业,和他一起游戏……。

  大孩子观察到我没有聘用她的意思,又进一步说:你可以试用我一个月,不收工钱。只需要你在我的工作记录单上签个字。它有助于将来找工作。

  学者指着那个5、6岁的孩子问:她是谁?你还要照顾她吗?

  听到的是更令人惊奇的回答:她是我的妹妹。她也是来找工作的,她可以用小推车推你的孩子去散步,她的工作是免费的。……

  多么可爱的孩子啊!她们的家长也应该说是了不起的。敢于放手让孩子们出来闯天下。

  可就有那么一些家长,不但自己从没想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反而把学校为学生创设的锻炼条件破坏掉。如学校组织学生去军训,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行李背到200米外的汽车上,竟有的家长向学校提出“抗议”:把孩子累坏了谁负责?

  最后,这位家长还是自己气哼哼地把学生的行李背到车上,而他的孩子却心安理得地徒手走在后边……难道这样的家庭将来能幸福吗?真不知道这位汗流满面的家长是怎样想的!

  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每一个孩子都会无休止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问题的答案让孩子如何去得到呢?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爱不爱提问题,是关系到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则是关系孩子成材的更重要的因素。

  让孩子知道1+1=?,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告诉他等于2。若孩子再问2+2=?,我们又会告诉他等于4。成人这样做,看起来很省事,但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就不会想问题,在他的心灵深处,顽固地认为:一切问题的解决都要靠别人提供的现成答案。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探索真理,他总以为真理是需要由别人告诉他。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智力劳动上是否有自主性,目前,更为人们所忽视。

  重视在智力上培养孩子自主性的教师和家长,他们是这样做的:

  例如,有为教师就是这样来教1+1=?

  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有意识地给每个组发给的是不同的东西:有的组是一把豆子,有的组是一捆火柴棍,有的组是一堆小石子,有的组是一盒扣子,有的组是一小盘米,有的组是一些玻璃球……。

  开始上课了,教师要求每组学生,用自己手里的东西,先算是算1+1=?这时孩子们忙碌起来,有的摆米粒,有的摆扣子……都是在算一个加一个是多少?

  后来算2+2=?,也没有大的争论,直到算到3+4=?学生也有些争论,有的说等于6,有的说等于8。这时教师也不着急,鼓励他们讨论下去,讲出自己的理由去说服别人,……

  最后,终于大家一致同意3+4=7。老师赞扬他们,说道:你们真聪明!

  这堂课学生们不只亲身参加了运算过程,尝到了脑力劳动的愉快,同时真正懂得了3+4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又从本质上了解了数字是怎么会事,一粒米加一粒米,等于二;一根火柴棍加上一根火柴棍,也是等于二,计算时不在于是什么东西,而是计算他们抽象的量;更重要地是他们体会到智力上如何去自主,自己如何去探索真理。

  又例如,过去的小学课本中,在描写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明确地写着,是蝌蚪的尾巴到一定时侯,自动脱落,然后变成青蛙的。学完了这节课后,许多学生就养起了小蝌蚪,看看它是怎样成长的,尤其是想看看它的尾巴是怎样脱落的。可是,观察了一天又一天,不见小蝌蚪的尾巴脱落过程,但是,尾巴确实也不见了。

  学生们把这种情况 告诉了老师,老师没有主观地、简单地否定了学生的观察,而是要求他们仔细地观察,做出详细的记录。

   于是,许多孩子同时进行了观察,结果是他们都没有发现脱落的尾巴,在青蛙的屁股上也没有发现脱落的痕迹。相反,有一些细心的学生发现小蝌蚪的尾巴是慢慢地缩回去的。

  所有的观察,得到了一致结论,他们把这个结果,告诉了老师,在老师支持下,他们把这些观察的结果,寄给了出版教科书的有关单位,最终,在科学家的参与下,教科书的错误得到了纠正。

  最近,一年级的学生,也对新课本提出了重要的意见。他们看到在拼音字母“Y”旁边画了一棵小树,树杈上挂了一件衣服。孩子们愤怒地说:不注意环境保护,把小树都压坏了。在老师的支持下,他们写信给出版单位,并得到了表扬的回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发扬了探索精神,而更值得赞颂的是这位老师,支持学生自主意识。

  在家庭中,家长也创造了一些方法,培养孩子在智力上的自主性。

  例如,有一位成功的家长的经验是:“孩子问我一个字,虽然我认识,但我不告诉她,而是鼓励她去查字典。以后,再有不认识的字,她也不再问我,而是自己去查字典”。这样孩子不但是很早就掌握了自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从小就树立了一种自主的意识,一种顽强钻研的精神。

  还有一位家长是这样引导他的上一年级孩子辨别是非的:他每天带孩子上学挤公共汽车时,每当看到出现一些争论时,他就让孩子注意观察,下车时还要把自己的分析讲给爸爸听,究竟他们是为什么引起的争论?究竟谁对谁不对?应该怎么解决?孩子说完之后,当父亲的再做点辅导。天长日久,这个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就比别的孩子强,又由于她经常善于给小朋友劝架,就成了大家拥护的小班长了。

  一位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培养成为优秀青年,在一次获得奥匹克竞赛冠军之后,孩子的老师开玩笑地说:今天你母亲准会给你炒几个好菜……。孩子美滋滋地回到家里,向母亲报了喜,没想到母亲并没有显得特别高兴,孩子以为母亲没听清,又追到厨房反复说。但是母亲最终也没炒什么好菜。吃饭的时侯,孩子不解的问:妈,您听了为什么不高兴?老师还说您准给炒几个好菜呢。母亲语重心长地说:我觉得没有必要特别高兴,因为,一,这次比赛很多高手可能没有参加;二,这和诺贝尔奖差远了。孩子开始了沉思,但还是没有自己找到答案。

  孩子上高二的时侯,母亲就带他去参加各大学招生的集会。回来的时侯,孩子自言自语地说:“啊呀,北大、清华的录取分这么高,我要盲目自满可就危险了!”,孩子终于自己找到了答案。但是,母亲听了后,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是有它的道理。生活在穷困潦倒的家庭中的孩子,那种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但是,现在生活提高了,难道孩子就只能当“纨裤子弟”?当代,在顺境条件下如何成功地教育孩子,的确是当前急需探讨的难题。

  有经验的家长多是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而且不限于生活方面的困难,让孩子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能力和优良的品质。

  有位家长是这样做的:当孩子想买一个东西,家长有时有意识往后推一周才满足他的要求,她想这能养成他克制自己的能力。

  从上小学,就都是他自己准备文具,当时,在一年级,铅笔削的象狗啃的似的,母亲看着心里也不是滋味,但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母亲硬着心肠不去替他削……。

  在得知自己的孩子被保送重点中学时,她经过认真的考虑后,认为自己的孩子有考上重点中学的实力,就不应该这样轻松地被“抱”到重点中学去,而应该再一次拼搏。于是她严肃地和孩子谈了一次话,鼓励他用自己的力量再迈上一个台阶,孩子虽然有点担心,但还是在母亲的激励下决心再搏一次,最后以十分优秀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他又受到一次战斗的洗礼,精神世界又得到一次升华。

  设置困难,最好要有针对性。有的孩子,住在高楼大厦里,上下有电梯,出门有汽车,生活中似乎没有什么突出的困难需要他们去解决。针对这种情况,有位家长就想出了个办法,设置了困难,鼓励孩子去解决。

  他给孩子布置了两个特殊的作业:一个是每天上下楼,不再乘电梯,而是坚持爬上,爬下12层楼;二是每天上学和放学,不再乘汽车,而是坚持徒步走5站路。

  设置什么样的困难,又和家长的观念有关。比如,在澳大利亚,有位中国记者亲身遇到一件事情,就给人在教育观念上以深刻的启迪。

  有一天,记者走在大街上,在这条街上,和街道并排着有一条小河。这时记者看到前面有位澳大利亚妇女,带着一个小孩在散步。突然,记者发现前面那个淘气的小孩,跳来跳去,扑通!掉进小河里。这时,记者毫不迟疑,飞快地跑向河边,准备跳到河里去救孩子。

  没有想到的是,正在记者要跳的一霎那,那位妇女却制止了他,摆着手说:“NO”。记者奇怪地望着她,请他解释。她严肃地说:“我要他自己爬上来”。记者看着孩子在水中翻腾,喝了几口水后,终于爬了上来,而记者此时脑子里也翻腾着一个想法: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母亲,这是一种多么理智的爱啊!

                     

  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人的一生会遇到不少机遇,虽然“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但是如果自己不善于抓住机遇,纵使你满腹经伦,机遇也会和你擦肩而过。

  在现在的生活中,如果仔细观察,的确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机遇。比如在课堂上善于不善于举手争取回答问题,在竞选中善于不善于争取到一个,既能为大家服务,又能锻炼自己能力的职务,抓住了这些机遇,往往对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有不少的家长很重视培养孩子善于抓住机遇的意识和能力。

  小力今年成了中学生了,开学第一天就兴冲冲地回来了。一进门就大喊:妈妈,我当上了班长了!妈妈高兴又略带不安地说:你成吗?在小学从来没有担任过这么重要的工作呀!小力说:怎么不成,这个工作还是我争来的。今天开班会的时侯,班主任说:在小学担任过班委的同学向前跨一步。我一想,这一定是选班干部,这个机会我可不能丢掉,可是,我在上小学时才是个小队长……。这时我想起在我上四年级时您给我讲的一个故事:过去,有一个司令员检阅新兵时,突然有一个新兵向前跨了一步,大声地问候:“司令,您好!”。结果在这次检阅中,在成千上万的新兵中,司令员只记住了这一个聪明的新兵。想到这里,我立刻向前大跨了一步。在向前跨了一步的三个人中,经过班主任的口试,再加上每人试当一周班长,最终选中了我。

  母亲以前讲的故事,竟然在三年后启发了孩子自己去抓住机遇。生活中常常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机遇,问题是现在往往总是成人去替孩子去抓住,这样孩子就永远学不会走向成功,总是容易以失败者的面貌活着。所以家长的任务应该只是提供或指出各种机遇,启发孩子善于自己去抓住。

  现在,许多家庭对孩子的“包办过多”,常常是剥夺了孩子自己的选择权力,也影响了他们学会在关键的时侯抓住机遇。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学前教育 · 成长顾问
· 心里辅导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禅城绩效工资改革培养名教..
· 专家批名校等级特权 称尖子..
· 南医大试点培养专业硕士 研..
· 北京大学与中国石油勘探开..
· 哈医大与加拿大联合培养研..
· 高考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 福建省两工科类高校将联合..
· 教育部:鼓励支援与受援高..
· 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培养..
· 乌兰浩特市建起职业技能人..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