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高考 -> 复习指导 -> 语文复习 -> 文章内容
凸显湖湘特色--06年高考湖南语文卷命题思路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7-4-28 11:40:37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湖南卷)的命题,延续了前两年的命题思路,在严格遵照《考试大纲》规定,坚持“三个有助于”,确保命题的检测功能,努力追求湖南卷“典雅厚重、务实创新”特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强化了命题的导向功能,试图通过试题的设置,更为有力、更为有效地推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什么是湖湘文化特色

  今年文言文选的是曾国藩的《湖南文征?序》。选这篇文章是有用意的。综观近年来的文言文考试,无论全国卷还是其他省市卷,考的都是清一色的史传文。考史传文,主要基于这样的理由:史传文比较浅显,以记叙为主,又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便于考生理解。这种用心自然是好的,但将文言文考试固定在史传文上也有其弊端。例如,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些考生将《史记》、《汉书》中的记叙部分通读了,但文 言文的阅读能力依然有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经研究后发现,这与过多地强调史传文的阅读有关,许多考生对一般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固然能阅读理解了,但脱 离史传文特定的文体、语体,遇到表达方式复杂一点的文章,如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的文章,便感到力不从心。因此,2004年,我们选取了融记叙、议 论、抒情于一体的《放鹤亭记》;2005年,又选取了叙议结合的《记旧本韩文后》;今年,则选取以议论为主的《湖南文征?序》。我们试图通过这些选文,使 文言选文趋于多样性,以期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有一个积极的影响。

  选《湖南文征?序》,同时也是我们对许多教师所关注的“湖湘文化特色”的一个回应。 这两年来,有老师不断提出湖南卷要突出湖湘文化的特色,这种意愿自然是好的。我们认为,“突出湖湘文化特色”并不意味非得要选湖南本土作家的作品,而更多 地应体现在一种文化精神上。事实上,近几年来我们也一直在这么努力。如湖南考生肯吃苦,会读书,基本功扎实,也就对应了我们一直所追求的“典雅厚重”;我 们一直所强调的“务实创新”、“命题导向功能”,也都体现了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精神。但遇到合适的湖南本土作家的文章,我们也不必刻意回避。

  曾国藩这篇文章,内容涉及文法、文风、湖南文化源流等。我们希望,源远流长的湖南文化,能激起考生的自豪之情,而他所论及的文法、文风,也能对考生写作有所裨益。

  考查延伸性学习能力

  今年湖南卷的古诗词赏析,选了《红楼梦》第37回中两首《咏白海棠》,可以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导向性是很明确的。

  首先是对能力迁移的要求。古诗词赏析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了很大比重,考生平时也花了不少功夫。在一般情况下,考生也能较好地完成一首唐诗或宋词的赏析,但在特定情境下能否完成一首诗词的赏析呢?这就有个能力迁移的问题。这道题的设置也就要求考生不要简单地猜题、押题,而要扎扎实实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其次是延伸性学习的问题。今年考虑到《红楼梦》不仅是《教学大纲》所推荐的阅读书目,其选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也占了整整一个单元,于是在古诗词赏析中也就设置了这道题,我们希望通过这道题的设置,能引导考生多读一些课外书籍。

  第三是对古诗词赏析的一种导向。近年来,高考诗词赏析题大多着眼于局部,考点多为“诗眼”、“词眼”或“修辞手法”。

  不脱离文本凌虚蹈空

  现代文阅读一直是湖南考生的软肋。调研中我们发现,近五年来,湖南考生这道题的及格率一直徘徊在45%左右。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考生不能及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这与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泛语文教学”有关。

  传统的阅读教学偏重于字、词、句、段、篇,过多的单方面讲解灌输和学生机械的理解记忆,忽视了阅读者的主体性,这固然不好,但简单否定也是不对的,它至少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上还有可取之处。如果不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凌虚蹈空,一切“自主 性阅读”、“探究性学习”也就失去了基础。所以,今年的现代文阅读,我们特意设置四个题目:解题;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正确理解重点语段;解释具体语 境中的词义。目的就在于强调中学现代文阅读教学应回到文本本身,应重视阅读基本技能的训练。

  用考生眼光命题作文

  今年湖南的作文题是“谈意气”,限定写议论文,其命题意图也很明确。

  近年来,高考一直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话题作文固然有它的优势,但由于多年来一直采用这一形式,其淡化审题、淡化文体的弊端也不容忽视。从2004年开始,我们就有意克服话题作文的弊病,试图在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找到一种新形式,让 它兼具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和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并对文体进行逐步限制。

  2004年、2005年,我们抛开“以一段寓言或准寓言引出一个话题”的传统模式,以“引导语直接引出话题”,通过引导语直接切入考生生活实际,并在立意、选材方面作了一定限制。湖南卷这一努力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可。

  今年我们依然自觉于作文命题的革新与突破,将“引导语直接引出话题”改为命题(标 题)作文,但此“命题”亦非彼“命题”。我们要求考生“联系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并列出了“意气”一词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所注的三个义项:“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这些义项对 应了考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直指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面貌”、“交友”和“处事”三个重要方面,引导考生思考:或是对年轻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面貌最有感触,或是对年轻人的交友有着独特的认识,或是对年轻人的偏激有着铭心刻骨的记忆等。帮助考生审题、立意和选材,激发考生的创作欲望,考生有话可 说、有话可写,是个很“生活化”的命题,这对传统的命题(标题)作文,也有所改造。

  在命题内容上我们也有自己的追求。有人曾这样评价:“解读并剖析湖南作文命题,我们不难读出一种自觉于人文的关怀,即:在试图强化高考作文检测功能的同时,命题者似乎并不去故意绕一个弯子,开始自觉地站在考生的立场上,同考生一起去开眼看世界,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青年人自我的健康成长。”我们认为,这是比较符合湖南卷的特点的。

  “突出湖湘文化特色”并不意味着非要选湖南本土作家的作品,而更多地应体现在一种文 化精神上。事实上,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这么努力。如湖南考生肯吃苦,会读书,基本功扎实,也就对应了我们一直所追求的“典雅厚重”,我们一直所强调的“务 实创新”、“命题导向功能”,也都体现了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精神。(作者系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高考语文命题组)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文科综合 · 理科综合
· 语文复习 · 数学复习
· 外语复习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体育教师缺额严重 阳光体育..
·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搭“..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