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墙都是奖状。
今年19岁的张夏菁毕业于海口琼山中学,在今年的高考中,她以总分699分的好成绩考取了一本A段的中南大学。张夏菁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之家,家境贫困。全家几分菜地的收入大部分只够缴张夏菁及其还在上大学的姐姐的学费。如今,张夏菁每年高达5500元的学杂费,让这个贫困家庭捉襟见肘。
张夏菁家住秀英区西秀镇博养村21队,大姐在海南大学读大二。
张夏菁无法忘记,为了供她和大姐读书,照顾年迈的奶奶,母亲每天凌晨5时多就起床,挑着两担菜到离家几公里远的长流镇上去卖,直到大中午才回家。母亲今年才50岁,但因过度劳累而患上多种疾病,母亲常对张夏菁说:“只要你读好书,找到好工作,我再苦再累也值得。”
张夏菁也忘不了,父亲前几年就被查出患有慢性胃炎和脊柱劳损,有一次疼得难受,到海南省人民医院进行CT检查后,为了省下150元钱,父亲把医生开的药方直接塞进了口袋带回家,直到现在,这张药方还静静地躺在抽屉里。
在琼山中学的三年时间里,她除了买学习资料外,基本不舍得用钱。学习上,张夏菁争分夺秒,比别人更加努力。因为她知道,勤奋是取得好成绩的保障,上学期间,她多次获得学校“三好学生”等各类奖项。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成绩,她经常与老师交流,向老师请教各门功课的学习方法,并且勤加思考,多总结。从高中开始,每年的暑期,张夏菁会到镇上的一些老爸茶店当服务员,赚些书本费。
谈到入大学后的打算,张夏菁告诉记者,听说大学里可以勤工俭学,到大学后她将通过做家教等来给家里减轻负担。张夏菁说她报考时选择了交通运输专业,因为相对来说,这个专业的学费便宜些。“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我要在大学里努力提升自己,将来做家里的顶梁柱。”
“贫困不算什么,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张夏菁说,现在虽然面临的困难比较大,但她从来就没有想到过退缩,困难更能激起自己斗志,只有积极奋进,才能改变自己,改变家人。(记者 蔡康 实习生 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