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文章内容
江苏高考改革新方案:英语成绩倾向以分计入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江苏网  发布时间:2014-3-7 11:36:22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前将进行社会听证。

  在全国两会江苏人大代表团审议现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高考改革方案力争7月前出台,选取部分省试点,希望江苏走在全国教育改革的前列。而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随后表示,江苏高考新方案由教育部报批备案后将进行社会听证,通过后正式实施。目前已经基本定下来英语一年两考,听力不取消,总分可能会增加。2014年9月1日入学的高一新生将适用新方案。英语成绩以及其他选择科目倾向于“以分计入”。

  [热点一]

  英语成绩以分计入

  还是以等级计入?

  回应:“以分计入”有利于增加总分和区分度

  目前江苏高考新方案比较确定的是英语实行一年两考,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家长和教育人士担心,英语一旦一年两考后,很多孩子为了追求最好成绩会不停地考,这样可能给学生带来的负担会更重,因此建议英语可以进行等级计入,孩子一旦考到A就不会再去考第二次。

  但也有很多人反对英语学科以及目前选测科目的“等级化”。“孩子某个学科学得好,本来还可以拉拉总分,等级化了后优势就不明显了。”南京一位四星级高中的校长告诉记者,等级化和计分最大的区别在于,区分度不明显了,最直接的后果是,大学招生好中选好就会比较难。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表示,选测科目以及英语考试科目成绩以分计入高考总分,首先有利于增加总分,增加对各个科目的区分度;第二有利于把高考考试科目和选测科目结合起来计入总分;第三,有利于学校按照自己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第四,有利于高校招生时选择适合学校的学生。“新方案中我们将选择权交给学生,我们也希望孩子有一定的自己选科的空间和余地。”

  [热点二]

  如果增加计分的科目

  会不会加重学生负担?

  回应:少数科目计分并没有减轻学生负担

  一些家长认为,考试科目等级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如果算作等级学生只要发挥满意,达到一个水平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学精学尖,耗费精力;如果考试计分的时候学生就会分分必究,追求难题,把大量时间耗在提高分数上。

  沈健表示,人们通常担心考试科目越多对学生的压力越重,事实上江苏根据2008年高考方案实施下来,有关部门总结发现,即使你考一门也不会减轻学生的负担,如果你只考一门或者少数几门,反而把几门搞得很深很偏很难很怪,学生钻在这里面后很难全面、灵活地多学习知识,向多方面综合发展,最后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一点都没有减少,负担没有减轻。

  [热点三]

  新高考方案7月出台

  立即实施会不会让

  学校课程安排被动?

  回应:迎合高考调整课程是应试教育

  一些基层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提出,如果新高考方案7月出台9月就立即在新高一学生身上适用,对于课程的安排和调整非常仓促。

  对此,沈健表示,如果是这样,这些校长就是本末倒置了,江苏的高考各科目考试都是根据课程标准来的,怎么能够按照考试方案制定自己的课程呢?那就真正是应试教育了!学校应该做的是,按照我们的课程标准认真教学,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而不是为了迎合考试科目的分数去随意压缩所谓的副科,死揪主科目,这样是错误的,和我们的教育方向背道而驰。

  江苏高考新方案

  媒体猜测版

  总分550分 不分文理科 语文200分 数学200分 英语150分

  英语一年两考

  其他科目高二时结束考试,用等级方式评价

  语文和数学两科分值预计更高

  学测部分科目仍有可能在高考评价中体现

  学测科目是在高二还是高三考完没有定论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高考资讯 · 报考指南
· 名师指导 · 推荐高校
· 试题精选 · 试题评析
· 应试心理 · 走过六月
· 辅导机构 · 高考政策
· 高考书架 · 复习指导
热门文章
· [推荐] 63.8%受访者认为高..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学者建议异地高考时间表不..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2012年浙江高考人数上升 录..
· 2012年高考必读:做高考试..
· 2012年高考生须注意的16个..
相关文章
· 江苏: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
· 江苏2015年体育高考4月23日..
· 江苏高考考生逐年下降 201..
· 江苏2015高考人数减少3万人..
· 江苏开放大学成人高校招生..
· 江苏高考英语一年两考已定..
· 江苏2013年高中学业水平测..
· 江苏:2012年普通高校招收..
· 江苏将首次在高考中试行“..
· 教育部调研江苏高考改革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