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文章内容
教育部不取消高考加分的理由要讲清楚
作者:本站  来源:红网  发布时间:2010-10-20 10:07:28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提交了一份《关于体现教育公平,取消高考加分的建议》,日前,教育部就此作出答复:“综合各方意见,我们认为应继续坚持发挥高考加分政策在推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党和国家对部分特殊群体的关心方面的作用。”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当前高考加分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既有来自教育领域的,也有一些社会问题,2009年以来,教育部为规范高考加分做了多方面的工作。(《中国青年报》10月18日)
  
  用一句话来概括教育部的意思,就是“高考加分政策不会取消”。但是,为什么不取消高考加分,教育部并没有讲清楚,因而难以令人信服。
  
  实际上,取消高考加分的呼吁不仅来自人大代表,也来自社会舆论。近年来,有关高考加分的丑闻接连不断,相关报道铺天盖地,民众怨声沸反盈天。面对社会舆论的质疑和呼吁,教育部始终不为所动,甚至未置一辞;对于人大代表的建议,教育部虽不得不给予答复,但也像是例行公事,承认高考加分存在问题,但结论仍然是“不会取消”,而且没有过硬的理由——不知道提交建议的人大代表是否满意这个答复?
  
  人们呼吁取消高考加分政策,是利弊权衡的结果。人们并非不知道高考加政策的良好初衷,也并非对该政策的积极作用视而不见,关键是其弊大于其利。弊端在哪里?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有些高考加分虽为推进素质教育而设,但在实践中走向了素质教育的反面,异化成为另一种应试教育,回到了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老路。其二,高考加分在一些地方成为权贵子女的盛宴,赢者通吃,弄虚作假,权分交易,钱分交易,不仅损害了加分公平、高考公平,而且严重污染了学生的心灵,其负面影响不可估量。其三,很多高考加分是素质加分,而所谓素质多以城市学生为本位,唱歌、跳舞、绘画、三模三电等之类,这些恰恰是农村学生弱项,他们很难获得高考加分,由此,高考加分构成了对农村学生的歧视,加剧了城乡教育不公。
  
  不夸张地说,在现实国情下,上述弊端根本无法通过加强监管、监督等办法予以革除,革除这些弊端的唯一办法就是取消高考加分政策——这不是因噎废食,而是利弊权衡下的不得已。教育部称当前高考加分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既来自教育领域也来自社会。事实确是如此。但是,问题的源头却在于高考加分,高考加分不仅引发了教育问题,而且引发了社会问题,岂不更说明高考加分应该取消吗?把问题一股脑地归咎于“执行”,而不反思政策本身,只讲教育部做了多少工作,却不管这些工作有无实效,这样的态度显然令人失望。
  
  教育主管部门是人大代表的监督对象,在答复人大代表的建议时不能官话、套话连篇,而应该把理由讲清楚、讲充分、讲得令人信服,这是被监督者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如果教育部没有充分的理由不取消高考加分,那就应该接受人大代表的建议,顺应民众的呼声,毕竟,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取消高考加分。当然,一些特殊的高考加分(比如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可以保留,以体现对部分特殊群体的关心和照顾。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高考资讯 · 报考指南
· 名师指导 · 推荐高校
· 试题精选 · 试题评析
· 应试心理 · 走过六月
· 辅导机构 · 高考政策
· 高考书架 · 复习指导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教育部将治理择校乱收费 清..
· 教育部公式42所升格及更名..
· 教育部:高校招生新增140个..
· 教育部:2011年高考新增设1..
· 教育部确定高考改革方案 部..
· 高考改革方案公布试探民意..
· 今年起推进高等教育4项改革..
· 四川教育拨款将提高 2013年..
· 海南省教育厅:户籍不在海南..
· 教育部取消小语种单招考生..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