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文章内容
首批新课改学生已高2 急盼新高考方案出台
作者:本站  来源:楚天金报  发布时间:2010-10-9 8:56:24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老师总觉得课时紧张”“学生感觉比以前更累了”“如何应对高考心中没底”……转眼间,我省首批高中课改新生已经是高二学生。而眼下,新一批高一学生,也将面临课改。这意味着,三分之二的高中师生都面临“课改困惑”。采访中,武汉市许多高中一线老师表示,希望“新高考”方案和考纲尽早出台。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困惑之一:课改加重学生负担?

“进高中前,常听有人说课改后,教材难度会降低,学起来会很轻松。但到学校后才发现并不是这样的。我总觉得自己现在的学习很费力,负担很重。”在经历了一年多的高中新课改后,汉口一所高中高一学生黄雯向记者诉苦。“课改没减负,反而增加了学生负担。”和黄雯一样,眼下带高二年级班主任的郑克典老师也有着这种感觉。郑老师说,有个星期一的早上,他问班上学生:“今天要交多少作业?”学生回答说:“9种。”郑老师说,“听到孩子们令人心酸的回答,我真的不忍心再给他们布置作业了。”

昨日,记者查阅一所高中高二学生课表时发现,周一至周六,学生们的课程表“排得满满的”,有语、数、外、理、化、生和政、史、地9门功课,难得放松的课程是每周2节的体育课。“以往,学生升入高二分科后,只用学高考的6门功课。而现在,我省进入高中课改后,高中生将面临‘学业水平测试’(业内俗称‘小高考’或‘会考’),测试结果是高校招生选拔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但‘会考’怎么考,结果与高招如何‘挂钩’,眼下都是未知数。学校只能让高二学生继续高一的上课模式,9门课一起学。”郑克典老师说。

据了解,从已公布“会考”方案省份来看,如江苏将会考成绩计入高考,考生的会考成绩结果是“A等”,高考成绩可加分。而北京明确把会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具体如何使用会考成绩由高校自主决定。所以,会考成绩如何与高招挂钩,将直接影响高中课程开设。

困惑之二:教材编排没考虑实际?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们接触到的历史都是从古至今,按着历史年代表的时间顺序排列下来。而进入高中课改后,历史课本和以前的体系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是通史,按时间顺序和知识要点一个个地学习。”担任高二历史老师的柳兵说,高中课改后,教材改为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分别反映中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内容。比如,夏、商、西周等朝代的单独内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专题。“与传统的通史编排相比,专题史体系有一定优越性,对提高学生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好处。”柳兵老师说,但它没有考虑多数初中生的实际。近年来的武汉中考,《历史与社会》属于开卷考试,学生们的历史知识掌握得很不牢固,“升入高中后,马上就开始搞‘专题复习’,这让多数学生吃不消。”

柳老师介绍,一旦初中基础没打牢,上课理解就有困难。所以,他只好让新、老教材齐上阵,老教材掌握知识点,新教材拓宽知识面。“课后还要及时完成作业,并提前预习功课。”

对课改新教材,部分高中老师称“编排不合理。”一些高二老师坦言:“新版教材量太大,不科学,一个模块6篇文章,一学期50多篇课文,还不包括写作、测验的课时,感觉编书的人真是不懂教学。”

困惑之三:技术课为何成理论课?

对许多高中生来说,一门全新的课程——通用技术课将进入高二课堂。近日,武汉市教育局发出通知要求: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好高二年级通用技术课程。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高中的课表未安排“通用技术课”,有的即使安排了,也把这门“生活技术”课开成理论课。“通用技术课本来就是教学生实践及生活应用,灯坏了会换,轮胎破了能修。但是,现在缺实验室和设备,通用技术课只能开成理论课,让老师拿着教材宣读理论。”汉口一所高中的校长说。

很多老师反映,这个新兴科目,不仅缺乏专业老师,对教学仪器和设备要求还很高,目前在各学校的开设情况不算太好。目前,多数学校专职教师是由劳技老师、计算机老师或物理老师转行而来,知识面较为单一。

困惑之四:高考指挥棒扭曲课改?

今年,我省高中课改已进入了第二年。2012年,首批试点的“课改生”就将参加“新高考”。目前,我省针对课改的“新高考”方案仍然没有出台。这让很多高一、高二老师感觉心里没底。

“现在讲课,只能凭感觉。”汉口一所高中的化学老师杨玲一脸无奈。因为跟课改配套的高考方案尚未出台,导致了课标模糊,不像传统的教学大纲在知识点后面注明“了解”“掌握”“理解”“运用”等字样,老师对教学的难易程度不好把握。而且由于升学压力存在,对新课程总也放不开手脚,不敢大刀阔斧。

在采访中,不少老师反映:由于没有高考方案这个“坐标”,因担心“误人子弟”,只好遵循过去高考的模式来指导现在的考试。于是,在武汉部分高中就出现了尴尬一幕,期末考试“穿着新鞋走老路”。对此,老师们呼吁:教育部门能尽快公布“新高考”方案和“新高考”大纲,并注意考试大纲与新课改课程标准的衔接。

在困惑中焦急等待

课改校长想走“回头路”

昨日,坐在椅子上的武昌某高中校长余祥点燃一根烟,眉头紧锁。

去年9月,我省正式进入高中课改后,余祥觉得“改变学生命运的时代来了”。在当年暑假,他组织骨干教师去国内高中课改名校学习,邀请课改专家来讲学,为老师们“输送”课改理念。“倘若课改目标实现,那么,高中生的知识面将更广,更有探索精神;学生们不再盲目地追求分数,反而可按兴趣来学习,发挥各自的长处。”余校长说。

去年秋季开学后,余祥在校内积极推进课改“试验”:高一上学期时让老师设计选修课,学生在高一下学期时可选修;课堂上,他要求老师每节课留10分钟给学生,便于学生质疑;课后,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不能是机械的复习和练习,而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设计……一年时间下来,许多老师纷纷喊“累”。好在学生们的反映不错,他们普遍喜欢这种全新的教育氛围。

今年暑假,余校长发现,其实省内许多高中未真正走“课改之路”,表面上,学生们是用了新教材,但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都是按“老套路”。许多校长私下说,“轰轰烈烈搞课改,扎扎实实做应试。否则,将来高考很可能会吃亏的。”每次听到这些话,余校长总是一笑了之。但是,现实似乎很残酷,越来越多的本校老师考查后汇报:从表面上看,本校学生似乎学得轻松多了,但课程进度不如人家,学生掌握知识不如人家“扎实”,今后一旦遇到传统的高考,肯定不如人家。

这几天,余祥校长越来越着急了,他不知“课改之路”该继续走下去,还是该走“回头路”。余校长说,他不愿他的学生成为“试验品”,也许还是该走“回头路”,毕竟,“抓分数”才是硬道理。

老师和家长“病急乱投医”

其实,在焦急中期盼“新高考”方案的不仅仅是高中老师,许多高中家长早已按捺不住,纷纷四下打探“新高考”方案的风吹草动,有的甚至拿外地“新高考”试卷作教辅资料。

“学校已发出通知,要求老师从各种渠道,打听我省‘新高考’方案。”昨日,汉口一所高中的校长说,一些家长还托外地的亲威朋友,或者是在网上下载外地“新高考”的试卷,供孩子提前体验。省实验中学一名高二学生家长说,不少家长都这样做,还相互交流信息,“我们也是没办法,过去的学生是从高一开始就在备战高考,但现在因为高考方案一直没下来,想备考只有另想点子了。”

在省实验中学,一名频繁接触外地高考卷的女生坦言:不喜欢这样的“演练”方式,因为不同地方的试卷区别很大。另外,各地使用的教材版本不一,也没有什么可比性。对于父母的做法,她表示理解,但感到“有些无奈”。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物系化名)

阵痛之后或有惊喜

“千人一面”“创新能力差”……曾有人将这种教育方式称之为传统教育。为此,高中课改应运而生,它给老师学生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和方法。采访中,不少学生和老师都表示,“真正推行课改的学校,上课气氛更活跃了,学生的自主性更强了……”

但作为一项全新的改革,我们不指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分娩前的阵痛在所难免。因此,在采访中,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了新课改中的不足与困惑。

作为一种时代潮流,高中课改将继续走下来。课改中遇到困惑,本无可厚非,也需要老师和学生正视困难。对教育部门来说,任何改革都要全面。新课改不仅要制定新课程,新课标,相应的改革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同时还要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指标、考试模式。假如我们在一开始时就确定了高考方案,学生和老师的困惑和困难是不是要少些?

虽然面临诸多困难,在采访中,多数老师仍对课改充满信心,“课改方向是正确的,短暂的困惑和困难将逐步解决,相信课改在不久的将来,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高考资讯 · 报考指南
· 名师指导 · 推荐高校
· 试题精选 · 试题评析
· 应试心理 · 走过六月
· 辅导机构 · 高考政策
· 高考书架 · 复习指导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新疆首批课改学生2011年高..
· 山东大学选拔首批超级本科..
· 台湾地区首批承认41所内地..
· 湖南课改首批新课标高考考..
· 北京首批大学生“村官”卸..
· 河南省南水北调首批移民安..
· 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批见习..
· 内地部分中职学校设立西藏..
· 中科院首批“新疆博士班”..
· 国侨办公布首批海外“华文..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