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文章内容
广州高考生考上高校退学 一成复读生自愿落榜
作者:本站  来源:信息时报  发布时间:2010-9-16 10:54:38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九月中旬,随着最后一波迎新潮结束,广州高校全面开学。记者采访发现,因为对所选专业不满意,一些高分考生放弃到手的学位,自愿“落榜”去复读。来自广州多所招收复读生的补习学校统计显示,这样的学生占每年复读学生的一成左右。另外,高校统计数据显示,三成新生后悔入学错选专业。

考上医学院再退学复读

2010年9月初,首都,北京外国语大学,广州学子毅男如愿坐进课堂,回想起几个月前的遭遇,他仿佛还在梦中。

2009年12月,广州2010届高考生开始报名,“新高考”三个字高频率地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正当高三生以前所末有的紧张备战高考时,广州学子毅男却在“大学与高中复读”的选择之间徘徊……

广州某医学高等学府内,毅男时常望着专业课发呆。学医并不是他的所爱,但父母之命又岂可轻易抗拒?为了做个孝顺的乖乖仔,他不得不每天痛苦地听着对他来说无比乏味的医学名词。他多次和班主任交流,希望能转专业。但重点高校专业岂是说转就转,根据规定,要读满一年后成绩排名前列才有机会。

经过三个月的苦熬后,2010年新年刚过,毅男做出了让父母失望的决定——复读重考。

广州卓越补习学校校长林文向记者回忆道,当时毅男很痛苦,他虽然是理科生,却更喜欢文科。但作为知识分子的父母却固执地认为“学医好就业,社会地位和收入高”,执意要儿子读医。就这样,在大学熬了三个月后,毅男正式退学了。

但此时,其他“高四”复读生都已经上了半年课。毅男能否跟上进度?还能不能考到像原先那么好的学校?都曾让所有人捏了把汗,他的父母更是忧心忡忡。今年9月,毅男如愿读取了自己喜欢的文科专业。

据记者调查,毅男自愿“落榜”复读并非个案,据广州多所招收复读生的补习学校统计,这样的学生占每年复读学生的一成左右,当中不乏考上重点院校的高分考生,这又是为什么呢?

不满考取专业 三成新生一入学就想转专业

据记者了解,广州多所补习学校招收的复读生中,约有一成左右是因不满专业而自愿“落榜”的大学生,另据高校统计,每年有三成新生一入学就希望转专业。

补习学校:一成复读生考上大学后退学

今年9月中旬,广州华兴补习学校内,佛山考生小曾铆足了劲,准备新一轮冲刺。今年,他以590分的高分被长春理工大学录取。广东省64万考生,升重本率仅30%,小曾怎么也算是个幸运儿,为何要放弃到手的学位复读呢?小曾入读的复读学校的老师告诉记者,“都是专业惹的祸。”原来,小曾一心想读建筑学专业,却被机械专业录取,思量再三,小曾不愿委屈自己,毅然决定复读,争取明年考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

事实上,因不满所读专业而选择复读的大学生,并不只有毅男和小曾。记者走访了高山文化补习学校、卓越补习学校、华兴补习学校等广州多家复读学校获知,每年因不满专业的自愿落榜的复读学生,占了补习学校复读生的一成左右。“这一部分人约占(全部复读生的)5%到10%左右。”卓越复读学校校长唐俊京粗略统计说。

广州高山文化补习学校的校长张惠告诉记者,导致学生对考取专业不满意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考生报考时盲目选专业,二是家长对专业的认识存在误区。张惠说,据调查,多数学生报专业时比较盲目,认为计算机、电子专业是热门,心理学、社会工作学等专业是冷门。但这实际上,这些所谓的热门专业早已饱和。

“高分考生因不满专业而复读”,暴露了中学报考指导的不足,广州卓越补习学校校长唐俊京认为,“高中可以教会老师做一些有关考生性格和专业匹配方面的测评,这可以加深学生对自己和专业的理解。”

各大高校:部分新生不让转专业就退学

大一新生们上课才两三周,就有不少同学向记者抱怨:“我的专业很热门,但学起来像全变了样,没兴趣学下去了。”

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广东商学院学生小霞悲喜交加。喜的是终于进了大学,悲的是由于分数不足,她被调配了自己最讨厌的数学专业。奋斗了一年,她才在大一结束后获得转专业资格。如愿转到国际贸易专业后,还要补回缺课。小霞解释说,转到国贸专业主要是因为她喜欢英语,但数学系学生不能转到外国语学院,只好选跟英语沾边的国贸。

每年都有新生要求转专业

来自广州多所高校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入学的新生,有三成因为不满专业而萌生转专业的念头。暨南大学教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都有20%~30%新生进入大学后希望转专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也告诉记者,每年都有新生一入学就对所学专业产生厌恶,部分新生甚至拿“退学”做底牌。刘建达认为,新生对专业不满,主要是报考时对专业认识不够,其次是高分数学生未必被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服从分配”的专业未必如愿。

学校:修双学位、双专业更好

据记者了解,广州不少高校都有相关规定,增加学生转专业的机会。

华工教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的学生只要第三个学期结束后,前三学期的成绩总绩点排在专业年级的20%,就可以在全校范围都申请转专业。历年提交申请的约200个人,成功转专业的约160人。暨南大学教务处负责人介绍,只要专业成绩排名前10%,符合条件的大二、大三学生都有机会转专业。

据了解,为弥补高考填报志愿不当带来的问题,除了转专业,各高校还通过鼓励学生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等措施,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相关专业情况,再行重新选择专业,同时也使学生向一专多能和通用型人才发展,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广外副校长刘建达认为,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学生而言,双学位、双专业是最好的选择,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开枝散叶”,不但能很好地转移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选准专业多面睇

高校:选专业不能只看就业

对于新生转专业问题,多家高校教务处的负责人建议,新生入学后不要急着换专业,新生的专业塑造力很强,即使一开始信心不足,但经过一年学习后,可能会发现自己是该领域的可塑之才。

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负责人表示,“没有好坏专业,只有适合不适合的专业。”就业市场风云变幻,没人能准确断定三五年后所有专业的冷热。因此专家建议,在选择专业时不要过度关注是否“热门”,而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以及所选院校的专业强势来确定。一些冷门专业在部分院校已成龙头专业,专业针对性强,市场也没有饱和,就业容易。专家也提醒,不少理工专业前景看好,确实也是不错的选择。

复读学校:要综合考虑意愿和特长

广州卓越补习学校高四学校的校长林文告诉记者,总体来说,近年来,对专业不了解考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分析有如下原因,一是现今这个年龄段的父母很多受过高等教育,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对孩子所学的专业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不再盲目。二是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愿与孩子发生冲突,报专业尽量尊重孩子的意愿。

那么在补习学校,老师会怎么指引学生填志愿呢?会根据多方情况对考生提出建议,林文举例,比如某个学生偏爱文科,性格又外向,就会建议记者、法律、人类社会学、人类哲学等专业。如果这个学生热爱旅游,但与人沟通技能弱,体能也较弱,就不会鼓励这学生报旅游相关专业。

学生:学校多讲解,师兄姐带带路

针对本文关注的情况,广外学生小颖道出三点原因,一是因为有些学生当初选学校不选专业,分数刚好上了学校线被调剂的,有些被调到自己的弱项,“实在是学不下去了”;二是当初报考时对所报专业缺乏真正的了解,导致盲目报考,这跟高中所在学校平时给学生的指导不充分有关系;三是学生对自己了解不够,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

社会上存在一些职业测评机构,协助学生更好地报考,“这些不一定百分百准确,加上一个专业是否真正适合不仅跟自身有关,家庭成员的影响也是蛮大的(对大部分中国孩子来说)。”小颖说。

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什么才是帮助他们选准专业的最好方法呢?

“首先是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吧,让他们从小了解自己了解外面的世界,或者如果能在中学时开展一些活动让他们提前了解大学应该也是个不错的举措吧。其次,可以在那些什么报考指南或者报考网站上附一些很专业的测试供参考,减少报考的盲目性”小颖建议说。

华师学生小茶则表示,也要靠学生自主了解,毕竟老师不是万能的,不会对每个专业都了解,“老师大多是师范类专业的,很多专业他们本身也没接触过。”暨大学生小琪则建议高中学校成立校友会,组织已经上大学读书的师兄师姐假期回高中母校跟师弟师妹交流,谈谈大学的专业,“这样日积月累,报考时会明确很多了。”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高考资讯 · 报考指南
· 名师指导 · 推荐高校
· 试题精选 · 试题评析
· 应试心理 · 走过六月
· 辅导机构 · 高考政策
· 高考书架 · 复习指导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广州高考报名办法公布 广东..
· 广州7.8万人参加成人高考 ..
· 广州市团校2010年公开招聘..
· 北航软件学院广州教学中心..
· 广州高考点均设“更衣潮 预..
· 广州考生昨起接受高考体检..
· 广州高考体检“仍限乙肝”..
· 广州9所高等职业院校全国率..
·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诚聘专业..
· 2010广州高考人数减少 高校..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