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信息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文章内容
我国1400万随迁农民工子女将有望城里升学
作者:本站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0-3-24 9:15:09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我国进城农民工已近2亿,他们背后是1400万随迁子女——

农民工子女有望城里升学

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对每一位进城务工人员来说,这项政策无疑是一个更加暖心的信息。

目前一些数据显示,我国进城农民工的数量将近2亿,他们背后是多达1400万的随迁子女。如何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这个庞大群体的受教育权,成为人们关注的现实难题。

“入学门槛”

随迁子女入学难在哪儿?

目前,除部分城市能够给所有随迁子女提供公办学校的入学机会外,许多城市仍然对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学习设置了“入学门槛”,规定了各种不同名目的限制条件,比如有的需要凭“四证”(暂住证、劳动用工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房屋产权证或一年以上租房协议、养老保险)办理入学手续,有的则需要提供“五证”(暂住证、居住证、务工证、原籍开具的无监护人证明、户口簿)。面对流入地政府设置的入学限制条件,许多家长不得不为子女选择民办学校或打工子弟学校就读。

有专家分析,打工子弟学校在师资、教育硬件设施等方面均与公办学校存在差距,这势必造成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并对随迁子女以后的升学和社会竞争产生不利影响。

“随迁子女上学问题,关键还在于改革户籍制度。”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表示。

“两为主”政策

让随迁子女有学上

“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更是直接影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改善民生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周洪宇对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深有感触。

早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进一步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规划纲要重申了以流入地区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介绍,近年来地方政府相应采取了一些措施,下力气解决农民工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据了解,为支持和引导各地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中央财政已于近日下拨2009年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奖励资金20亿元,专项用于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补充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

“同城待遇”

随迁子女有望本地升学

如何让农民工子女在升学考试中享有“同城待遇”,兰州市走出了积极的一步。兰州市规定,在城市四区有暂住证的本市初中应届毕业生均可报考城市四区普通高中,报考职业学校和民办高中的考生不受户籍限制。

一般来说,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毕业后往往有三条路可循:留城念高中,但需交高昂的择校费;在城里读中职,也许从此与大学高等教育无缘;回老家念书,却要常年与父母分离。

规划纲要提出“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这意味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有望在当地升学,参加中高考。”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说。据了解,今年教育部有望正式启动相关办法的调研,目前这项调研已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10年度重点课题”并开始招标。

郑富芝认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参加高考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高考制度、户籍制度,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方上大学的机会差异比较大。“治本之策是缩小地区之间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差距。”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高考资讯 · 报考指南
· 名师指导 · 推荐高校
· 试题精选 · 试题评析
· 应试心理 · 走过六月
· 辅导机构 · 高考政策
· 高考书架 · 复习指导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我国西部因较大录取分差成..
· 我国著名数学家杨乐炮轰奥..
· 我国硕士研究生的4种分类方..
·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达1101个..
· 我国出现8种新职业 各地不..
· 我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
· 我国部分地区学校新增聚集..
· 我国出台新规强化中小学班..
· 忆1955年中小学生守则:我..
· [教育奠基中国]1952年完成..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 高校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 高校信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