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点题”广大农民期盼
河南农大“村官”专业受追捧

8月20日,山东省博兴县西谷王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刘敏(中),利用网络帮助农民查看无公害蔬菜销售信息。自去年担任大学生村官以来,刘敏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网上建立了“博昌万亩无公害芹菜”商务博客,帮助当地农民销售蔬菜。孙国栋摄(资料照片)
本报讯 (记者 郭炳德)“没想到一个新设的专业,生源质量这么好!”望着学校“新学年招生计划完成情况一览”,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崔保安发出了如此的感叹。该校今年新开设的“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计划招生60人,而上线人数则达到了931人,学校录取的新生几乎都是“掐尖”招收的。
在高校设大学生村官专业,全国尚无先例。据该校校长王艳玲介绍,河南农大设立此专业的思路,来自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的“点题”。原来,根据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将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开始在全国成为热门。4月15日,在河南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会议上,徐光春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高校能不能开设一个“村官”专业?他认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离不开高校的教育培养,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一项着眼长远的举措,教育部门在专业设计、课程安排上也应该跟着这个思路改进工作。
2008年,河南农业大学专门为培养大学生村官而新开设了“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计划文理科各招30人,其中文科上线661人,计划数与上线人数比例高达1∶22,录取最高分557分;理科上线270人,计划数与上线人数比例1∶9,录取最高分560分,成为该校最吃香的专业。
事实上,徐光春“点题”的背后,是广大农村对专业人才的期盼。从2003年开始,河南省在平顶山市和鹤壁市先行试点大学生村干部计划,2005年在全省全面实施。2008年,河南省计划进一步加大选派大学生村干部的力度,预计到2010年,河南省每个行政村将至少有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所以说,我们开设这个专业既有中央和省里的政策支持,也源于学校长期的办学实践积淀,更是立足于新农村建设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今年这个专业招生异常火爆,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我们的意料之中。”王艳玲说。
从河南农大“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可以看出,首批60名学生入校后,将分别学习农业、林业、水利等涉农专业课程和与农村基层管理、农村政策研究、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村官”课程。同时,该专业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利用寒暑假到农村做“见习村官”,并邀请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村官现身说法,为“村官”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借鉴经验。通过4年的理论与实践培养,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将是农村基层工作管理人才的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