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高校信息管理中心 中国教育协会
站内搜索:
 
在线咨询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 | 招生 | 就业 | 招聘 | 考试 | 培训 | 校园 | 考研| 留学 | 外语 | 资格 | 论坛 
高校风采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成人教育 | 自学考试 | 远程教育 | 校庆 
 独立学院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中外合作  |  公务员考试  |  教育论文  |  考研动态  |  热点关注  |  热门图书期刊  |  网站建设推广  
  ·2009全国高校艺术招生信息·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信息·2009年民办院校招生信息·教育家与高校名师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信息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文章内容
栏目导航
· 高考资讯 · 报考指南
· 名师指导 · 推荐高校
· 试题精选 · 试题评析
· 应试心理 · 走过六月
· 辅导机构 · 高考政策
· 高考书架 · 复习指导
热门文章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 杨开: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咨..
· 北领地大学 (Northern Ter..
相关文章
· 北京外国语大学首设波斯语..
· [图文] 万人竞争千余教师岗..
· 北京:高招体育特长生认定..
· 北京市属高校专业学位硕士..
· 北京:自愿参加志愿服务将..
· 09北京高招体检3月1日开始..
· 北京3月起公办校教师有偿家..
· 中国音乐学院欲传承北京大..
· [图文] 心理体验课将在北京..
· 北京高考特长生政策将调 二..
北京高中课改呈现四大变化:学生拥有选课权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7-8-1 10:41:31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前天(29日),历时14天的北京市高中新课程教师全员培训落幕,全市9000余名高一教师分批接受了新课程通识培训。这意味着,“高中新课程”这一对现行教育具有革命意义的变化即将在北京实现。

    北京是全国第四批进入新课程的省份,今年9月,北京的高一新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课堂:课程分为选修和必修、用学分来描 述科目修习状况、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市首批进入高中新课程的学生,将在高中课堂上体验到四大显著变化。

    高中课改四大变化

    教师不再唱主角

    教师像厨师,以前做的是盒饭,现在改成了自助餐

    7月16日,中关村中学礼堂。来自海淀区的300余名高一语文教师聚一起,开始为期4天的新课程语文学科培训。与此同时,其他区县也分别启动了物理、历史等学科的培训。

    这次培训分三个阶段,在全市25个培训点相继展开,共历时14天,参与教师达到9000余名。培训的目的就是为即将启动的高中新课程做好师资准备。

    “课改成功与否,关键在老师。”培训中,专家们反复传达这样的观点。北京教科院基教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说,课改要求教师重新设计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是变成一位引领者,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

    在西城156中培训现场,几位朝阳区的教师围绕着《杨家将》选段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展开讨论。一位老师说,讲课时可结合京剧的一些唱段,提高学生对戏剧的兴趣。另一位老师认为,可以从文章中挑选一些典故,引导学生去了解杨家将故事的来龙去脉。老师们的设计中,字词的读法、段落的理解不再成为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唯一问题,大家都将思考的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激发他们更多的创造力上。

    “新课改给老师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我们就像厨师,以前给学生做的是‘盒饭’,好不好吃都是一样的。现在,‘盒饭’改成了‘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反而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接受完培训后,159中一位老师诙谐地做了这样的比喻。

    学生拥有选课权

    每个学生将根据选课的不同,拥有个性化的课表

    早在今年1月,北京市教委就向社会发布了新高一年级即将启动新课程的消息。消息传出,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这是一个与以往高中教学完全不同的全新课堂,甚至有人惊叹“高中变成了大学课堂”。

    按照课程要求,一个高中生每学年应在语言与文学、数学等8个学习领域中分别获得一定的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学生修满144学分之后,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选修更多的课程内容,获得更多的学分。

    选修课的开设将使学生体验到选择学习的乐趣。以往的高中教学,全部由学校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设置课表,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一样的。而新课改里选修课的增设将打破这种“千人一面”的学习场景。根据每个人选修课程的不同,学生都将拥有一份个性化的课表。

    过去按照班级开展教学的管理方式将会被改变,因为选修的课程不同,学生可能在不同的课堂遇到不同的同学,这种新式的学习方式被称为“走班制”。

    市教委副主任罗洁指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核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将由原来单纯的接受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转变。

    教材打破大一统

    《许三观卖血记》、《雪山飞狐》选入教材

    过去高中教材“大一统”的局面被打破。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钟作慈介绍,从新学年起,学生将使用两个版本的教材,在使用区县的划分上,基本采取以中轴线为界,东、西各使用一套。

    西城、朝阳、东城等8个区县将使用北京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其余区县则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

    翻开北京版《语文(必修1)》,汪曾祺的散文、萧红的《一条铁路的完成》等一些从未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篇目赫然在列。北京版语文教材主编、原北京四中语文特级教师顾德希介绍,加上必修课本,北京版语文教材增加了近一半的新篇目,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

    顾德希说,课文选择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是第一次入选高中教材。选择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讲故事”有多种讲法,传统的是一种,到《许三观卖血记》后又是另外一种。为了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一些广受世人关注和认可的文学作品也在新教材中得以选用,如泛读备选篇目中就节选了金庸的《雪山飞狐》,一些19世纪的外国小说也选入了选修课本。

    目前,全市各区县教材选用版本已全部确定,除政治、化学、体育三门全北京使用统一教材外,其他科目均有两套教材供各区县选用。在教材选用的版本中,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占据了半壁江山,同时北京教育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岳麓出版社等多个出版社的教材也入选此次高中课改。

    评价不光看分数

    有特长的学生将在综合评价中给予突出

    本次高中新课程有一个全新内容——综合素质评价。进入高一的新生每人将拥有一个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这个记录袋将一直陪伴他们高中三年,随时记录下他们在每个学习阶段的点滴变化和进步。

    高中新课程改变了教学理念、学习方式,它的目的和意义最终还要靠评价体系来实现,只有评价标准变了,才是高中新课程最实质性的变化。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赵学勤介绍,在高中新课程里,学习成绩将不再是评价的惟一内容。综合素质评价将依据6个方面的指标,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是学生高中三年的总结,它的主要用途是为学生和家长选择高校或工作岗位提供参考,同时也为高校选择学生及入学后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

    赵学勤表示,为给高校选拔人才提供真实客观的参考依据,综合素质评价也将更多采用测量结果,如会考成绩、学生三年来的获奖记录或科研成果等,这些比较客观的评价结果将会在终结性评价中占据一定的分量。

    赵学勤说,终结性评价的具体评判标准和方式还在进一步研讨中,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会在记录中对有特长的学生给予突出,成为高校选拔人才的有益参考。

    权威访谈

    新课程是基教最大变革

    受访者: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教授

    即将来临的高中课改,是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以调整教材内容、课程设置为主不同,此次高中新课程不是一次简单的改良,而是对现行教育的一场变革,被认为是建国以来基础教育领域发生的最重大的变革。

    “为什么要改革?是因为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教授,亲历了此次高中课改酝酿、研讨、方案设计和实验的全过程。

    刘坚说,我国的基础教育几十年来总体上没有太大改变,仍然以书本、教师、课堂为中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根本确立。再加上中考、高考等关键性的考试,一分之差导致天壤之别的现象仍然存在,更加剧了基础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

    正在实施中的高中新课程试图使这个状况有所改变。在基本要求上,从过去简单文理分科,高考考什么学什么,转变为每个学生每学年都要在每个基本的学习领域获得一定学分。

    在课程管理方式上,从所有人在同样时间以同样的速度学习同样课程、考同样的试卷,转变为实行走班教学,教学班与行政班结合,促进每个学生形成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个性化课程方案。

    在评价方式上,从以一种通过考试分数进行甄别淘汰选拔转为通过成长记录,倡导学业水平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方式。

    “从某种意义来讲,21世纪中叶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取决于今天的基础教育。”刘坚认为,“高中课程改革,它不仅关系到16岁到18岁孩子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影响到20年、30年后的中国。”    (记者 张灵)

(来源:京华时报)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校园风光 江苏大学校园风光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校园风光 潮州学院校园风光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 中国高校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08 Gxedu.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 中国高校信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