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考研 -> 招生信息 -> 文章内容
华南农业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8-7-24 10:49:46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学 校 简 介

  华南农业大学是广东省和农业部“九五”、“十五”共建“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已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校园坐落在享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区,占地8250多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28万㎡,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

  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国家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

  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可以追溯到1937年,是全国最早招收农科研究生的学校。第一届农科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于1937年,至1949年共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21人。解放后1953年至1963年间华南农学院培养硕士研究生81人,副博士研究生8名。1978年华南农业大学恢复研究生招生,1981年我国实施学位制度后,我校成为经国务院1981年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批准的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目前,我校共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博士学科专业,76个硕士学科专业,分属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六个门类。设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现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农业部重点学科, 3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覆盖12个二级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4个广东省二级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

  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2900多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3人,国家级“千百十工程”人才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授、副教授820多人,在岗博士生导师179人,硕士生导师605人。

  学校招收研究生的学院有农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园艺学院、兽医学院、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食品学院、林学院、人文与法学学院、理学院、信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截止到2008年6月,在校研究生4738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3323人(包括博士研究生649人,硕士研究生2627人,留学生47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415人(包括专业硕士1399人,专业博士16人)。

  学校拥有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良好条件。现有120多个教学科研实验室,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省教学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基地,1个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分中心(广州)、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国家农业转基因作物检测与监测中心(南方)、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和广东省木材及木制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均设在学校。

  学校具备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良好条件。校园网可与互联网千兆高速互联;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拥有先进的视听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设备,可为师生提供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条件的各种手段;有直接为大学生服务的校内外语教学广播电台、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勤工助学管理服务中心、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藏书382.9万余册;有22个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和308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有三个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和各类运动场地。学校为学生创造了健康、舒适、幽雅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学生们可以体会到浓厚的学习氛围,领略独特的南国风光,品味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粮农组织(FAO)和世界粮食理事会(WFC)先后在我校建立了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和中国国际农业培训中心。学校先后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的13个国家27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与港澳台地区一些大学的学术交流也日益加强。每年都有大批国(境)外学者来校交流和讲学。学校先后派出研究生到国(境)外进修和进行科研合作。

  学校为研究生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优秀人才不断脱颖而出。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提高我校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近5年来,我校共有3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研究生在《Nature》、《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Proteomics》、《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被SCI、EI、ISTP收录论文的数量也成倍增长,研究生的学术氛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7年学校对发表论文的研究生奖励金额已达18.75万。

  学校注重激励研究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参加各项科技创新活动。2006年在第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校三支研究生代表队分别荣获金奖、银奖、铜奖。 “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研究生代表队也取得了骄人成绩,2005年获一个一等奖、三个三等奖;2007年获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校研究生代表队于2004年获一个金奖;2006年获两个金奖、一个银奖;2008年获三个金奖、一个银奖。

  历经近百年发展的华南农业大学,将充分发挥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积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按照“适度规模、提高质量、节约增效、创新制度、和谐发展”的方针,到“十一五”末期,建设成为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农、工、文、理、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并向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迈进!

  为鼓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早日成才,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录取的考生一律享受公费生待遇,每月发放助学金,并对优秀研究生实行多种奖励。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张老师、潘老师、王老师

  招生专线:020-85280066

  传 真:020-85280066

  邮政编码:510640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网 站: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www.scau.edu.cn/yzb

  华南农业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2009年华南农业大学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965名,包括非定向、定向、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确切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计划为准。

  一、报考条件

  (一) 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报考条件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09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已进修拟报考硕士专业本科八门以上主干课程(必须由大学考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本科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征得所在学校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68年8月30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参加由我校组织的单独入学考试的报考条件为:

  1.符合(一)中第1、2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连续工作满四年(至2009年9月)的优秀在职人员,经本单位同意和两位高级职称的专家推荐,可参加我校的单独考试;

  3.我校所有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录取为原单位委托培养硕士生;

  4.各专业单独考试科目名称均与统考生一致,各单独考试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题。

  (三)接收推荐免试生:

  欢迎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来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有关推荐材料请于规定日期内寄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具体时间见我校研招办网站通知。本校的推免生工作由学生处和各学院组织。

  二、报名办法

  (一)网上报名

  2008年10月份(具体见教育部文件通知)每天8:00-23:00,考生登录报名网站,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信息。

  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或yz.chsi.cn

  (二)现场确认、照相

  考生须于2008年11月中旬凭相关证件(具体时间及要求见教育部文件通知)及报名号到网上报名所选择的报考点缴纳报名费、照相、校对网报信息,信息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请考生对照报考条件,不符条件者请勿报考。未到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并办理其他相关手续的考生,其网报信息无效。

  报考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必须选择我校作为报名点,经我办资格审查合格后,现场确认及照像。

  三、考试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日期与地点

  1.时间:约在2009年1月底(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详见《准考证》)。

  2.考试地点:考生网上报名时自已选定的报名点。

  (三)初试科目

  1.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第一单元:101政治理论

  第二单元:201英语

  第三单元: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14数学(农)、315化学(农)

  第四单元: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416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

  2.其他业务课均由我校自行命题。

  3.所有单独考试科目均有我校命题。

  4.政治、外语满分均为100分,业务课满分为150分。各科考试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501园林规划与设计除外,考试时间为6小时)。

  (四)复试

  1.复试时间:4月份,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复试地点:华南农业大学。

  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需加试两门科目。

  4.考生需在复试阶段到我校校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不参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四、录取

  我校根据考生初试、复试成绩,结合平时学习成绩、业务素质、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录取。

  五、收费标准

  1.第一志愿报考我校非定向的考生,免缴学费,每月发放助学金约260元。

  2.调剂到我校的非定向考生,每年缴纳学费3000元,不发放助学金。

  3.录取为委托培养的在职考生,每年缴纳培养费8000元,不发放助学金。

  六、其他事项

  1.上述说明如与国家2009年招生文件精神不符,以国家招生文件为准。

  2.考生必须如实填写报考信息,如考生在报名时弄虚作假,一经发现,不论进入招生工作的任何阶段,一律取消其录取资格。

  3.根据教育部招生文件的规定,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业务课考前辅导班,业务课有关问题请直接与各学院联系。

  4.我校“501园林规划与设计”科目的考试时间为6小时(考生午餐不得离开考场)。考生应自带图板、文具、草图纸和二号图纸若干张。

  5.考生在各阶段应注意浏览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www.scau.edu.cn/yzb),我校会将各类有关的招生信息及时、详尽地在网页上予以公布!

  七、联系办法

  联系部门: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张老师、潘老师、王老师

  招生专线:020-85280066,020-85280066(FAX)

  邮政编码:510640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招生主页:www.scau.edu.cn/yzb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考研动态 · 调剂信息
· 考研政策 · 考研专题
· 试题精选 · 辅导机构
· 研究生院所 · 招生信息
· 招生目录 · 考研故事
· 专家建议 · 专业课复习
· 复习指导 · 特别推荐
· 学位教育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自主招..
·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
· 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成考录..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