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职业教育 -> 专家观点 -> 文章内容
发展职业教育为什么要强调中国特色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7-6-25 16:32:54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坚持政府主导、加强统筹管理的职业教育是全国职教会后备受关注的焦点,本报记者就此专访权威专家——发展职教缘何强调中国特色。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该怎样理解?提出的背景又是什么?上海教科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马树超,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及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今后5年,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的“并存时期”。因此,马树超认为,国家在这个时候提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出发,学习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战略选择,是对职业教育认识的深化。而推动认识深化的动力,直接来自于当前面临的问题,诸如社会劳动力就业,贫富差异,城乡差异,工业化发展需要技能型人才与老百姓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的矛盾,以及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在我国的“水土不服”等。

  职业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据了解,我国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有多年,但“粗放型”经济方式仍较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许多产品很粗糙,有数量而缺质量,资源消耗大,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而且安全生产事故也多,这些都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匮乏有很大关系。

  马树超认为,这种依靠拼资源、拼规模和拼体力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走到尽头,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已到达关键时期,新型工业化道路呼唤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呼唤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他说,职业教育具有两个需求主体,一是经济界的需求,二是老百姓的个人需求。近几年我国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与“普高热”现象,正反映了教育与这两个需求主体间的矛盾,从而使职业教育成为市场调节失灵的领域。“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考虑,应优先解决教育结构与技能型人才不足的矛盾,使职业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马树超说。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坚持政府主导、加强统筹管理的职业教育。要实现《决定》提出的“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职毕业生和1100多万名高职毕业生的目标,各级政府必须加强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解决加快城市化进程与劳动力就业的矛盾

  目前,我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还有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2000年到2004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从36.1%提高到41.8%,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多达1000万,给社会劳动力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国以民为本,民以业为生。‘以人为本’,重要的是要解决好社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一个战略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马树超如是说。

  为使“十一五”期间的经济能够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我国必须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继续保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势头,农民工劳动就业的规模还将持续扩大。但由于农民工缺少技能,进城务工的就业岗位很不稳定,造成城镇低技能劳动力的失业率上升,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潜在因素。正因为如此,职业教育要做好三个“服务”,即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要为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服务,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马树超说,国家安排财政经费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使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特征,体现财政政策对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的关注。

  构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环境

  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体系下,其教学内容、实训设备水平以及专业教师的技能素质经常滞后于生产实践的要求。因此,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树超认为,我国目前缺乏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环境。在法规政策上、资金投入上,甚至在接收学生与教师参加生产实践等方面,还缺乏对企业的有效规定与制约。而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是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一是政府加强职教实训基地建设,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000个资源共享的职教实训基地,以弥补学生参加企业实训的不足;二是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对中职学生提出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的要求;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开展试点,逐步推广。

  缓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财力不足的矛盾

  职业教育在经费方面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培养成本高,而学生家庭收入层次低”。按照发达国家推进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主要是由各级政府投入,例如法国政府为了支持职业高中发展,职业高中生均财政经费是普通高中的3倍左右。澳大利亚各级政府给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学院投入的经费比例为70%左右。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均GDP刚超过1000美元,教育经费投入总体不足是客观事实,财政经费难以承担职业教育规模扩张的需要。

  据测算,如果按照现有生均资源水平以及规模发展目标,未来5年中职教育年均需要增加仪器设备投入为32亿元,需要增加财政预算内经费128亿元。马树超认为,面对这么大的投资强度,直接套用发达国家经验不符合我国的实际。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是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职业学校共同发展,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的职业教育。一方面,中央财政已明确“十一五”期间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各级政府都将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公办与民办职业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

  具备了发展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基础

  “十一五”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抓紧解决上述矛盾已是恰逢其时,因此可以说目前我们已经具有了发展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实践基础。马树超表明了他的观点。

  “中国正在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子。”这既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充满信心、充满希望。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公办职业学校体制改革与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等各个方面多次召开全国性的经验交流会议,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已经出现悄然转型,为当前提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政策文献 · 政策导引
· 职教书架 · 专家观点
· 试题中心 · 职业认证
· 辅导资料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高考改革乃大势所趋 只有改..
· 未来发展受限制 高考低分生..
· 高考三本生选择复读 三本院..
· 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 高..
· 新课程“样本校” 素质教育..
· 广西规划研究生教育发展 5..
· “新教改”注重每个学生的..
· 李朱:大力发展国际合作办..
· 高度重视部门行业对发展职..
· 马飚主持会议研究促进广西..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