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新闻资讯 -> 教育新闻 -> 文章内容
我国首次组织海内外学者共同翻译《五经》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09-7-28 9:42:55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多国汉学家参与 三年半内推出英译本

我国首次组织海内外学者翻译《五经》

  本报北京7月27日讯(记者 柯进)以重新编译、传播中国儒家文化原典为宗旨,《五经》研究与翻译国际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今天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国务委员刘延东分别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等出席。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作大会致词。郝平指出,《五经》不仅支配了2000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而且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许多朝代科举取士的考试科目,也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堪与以色列古经《摩西五经》和印度古经《吠陀经》相媲美。其思想对当今世界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但由于历史原因,《五经》研究与翻译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不仅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度还不高,而且至今没有一套完整的适应世界各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学习中国文化需要的多语种译本,个别经文只有英文或法文译本,有的译本甚至还是一二百年前传教士翻译的。这种现状非常令人遗憾。

  郝平说,《五经》的系统翻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献计献策,深入交流,密切合作。

  郝平强调,各位学者在《五经》翻译上达成的共识非常重要:一是要重视继承前人的成果;二是要参考借鉴近30年来中国对经学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三是要重视中国大陆的考古新发现和由此带来的经学研究新成果。

  按照《五经》研究与翻译国际学术委员会的计划,新《五经》将根据英译本并参照经文底本,翻译成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印地语和马来语等8种语言。目前,选定翻译的《五经》经文约70万字,译成英文约100万个单词,2500页,其他语种的译本有所不同。编译将忠实于原文,尽量不受某一注疏或学术流派的影响,将原文翻译成符合时代语言特色的译本,既保证译文的精确性,也考虑译文的可读性,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都能理解并接受。英译本《五经》预计三年半后面世,其他语种版本《五经》的编译工作,将在英译本定稿后启动。

  据了解,现存的《五经》译本大多是100多年前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英国人理雅各在香港出版的英译《尚书》、《诗经》和《春秋》,后来又出版的《礼记》和《易经》。另一套并不完全的早期《五经》译本,是1889年至1916年法国神父顾塞芬在河北陆续出版的法译本,但该版本早已绝版,内容也已陈旧。二战后,虽然也出现过为数不多的新译本,但因某些原因,一些质量较高的译本迟迟没有面世。

  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以色列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33名知名汉学家会聚一堂,就《五经》的翻译体例、底本、出版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我国西部因较大录取分差成..
· 我国著名数学家杨乐炮轰奥..
· 我国硕士研究生的4种分类方..
· 我国1400万随迁农民工子女..
·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达1101个..
· 我国出现8种新职业 各地不..
· 我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
· 我国部分地区学校新增聚集..
· 我国出台新规强化中小学班..
· 忆1955年中小学生守则:我..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