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笔谈36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杨力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中央美术学院进一步梳理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举措、办学质量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明确了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即到2018年建校百年之际,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国际一流水平的美术学院。围绕这个目标,校领导班子理清了发展思路,进一步科学定位,强化特色办学,创新育人模式,培养高质量的艺术人才。
一是坚持内涵发展,按照国际一流的质量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未来10年,中央美术学院要积极探索恢复美术学和传统专业活力的途径和方法,加大对传统优势学科扶植的力度,继续发挥其在国内国际美术教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设计艺术学、建筑学等新学科要在大发展的基础上,瞄准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学科定位、凝练专业方向、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力争若干特色专业在保持国内领先的基础上向国际一流迈进。学科建设要进一步突出学校整体的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按照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国际一流水平美术学院的标准,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努力构建国际一流标准的、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二是坚持特色立校,突出教学与创作中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中央美术学院对办学质量和特色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一点,即坚持中国文化的鲜明特色。首先,办学理念要紧扣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未来发展之路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去建构,具体实施包括从创作思想到教学思想的一整套改革措施,这个目标任务是中央美院应该也必须自觉承担的重任。其次,办学过程必须紧抓中国特色。强化中国传统艺术学科专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优势造型专业,以中国本土民间、民俗文化为基础,推动新的实验艺术专业的发展。再其次,学术活动要凸显中国特色。严格把握学院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奥运艺术设计、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展陈设计和“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等课题研究的学术方向,强化中国特色。
三是强化实践教学,创新育人模式,培养德艺双馨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探索适应新时期美术专业特点的创新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探索和完善学分制改革,在三学期框架下,强化每学年第二个学期的“社会实践、艺术考察”下乡实践教学,坚持“艺术需要人民、人民需要艺术”的办学宗旨,走艺术创作、教学与人民、与现实、与社会密切结合的路子。
《中国教育报》2009年7月13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