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高校信息管理中心 中国教育协会
站内搜索:
 
在线咨询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 | 招生 | 就业 | 招聘 | 考试 | 培训 | 校园 | 考研| 留学 | 外语 | 资格 | 论坛 
高校风采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成人教育 | 自学考试 | 远程教育 | 校庆 
 独立学院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中外合作  |  公务员考试  |  教育论文  |  考研动态  |  热点关注  |  热门图书期刊  |  网站建设推广  
  ·2009全国高校艺术招生信息·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信息·2009年民办院校招生信息·教育家与高校名师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信息网 -> 新闻资讯 -> 教育新闻 -> 文章内容
栏目导航
· 教育新闻 · 热点关注
· 基础教育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自学考试 · 综合新闻
· 招生考试
热门文章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 杨开: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咨..
· 北领地大学 (Northern Ter..
相关文章
· 2009年我国新增设置44种高..
· 我国将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
· 我国将投巨资将地震灾区学..
· 教育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
· 我国将扩大农村中等职业教..
· 我国高校集中的八大城市
· 我国共青团团员队伍建设呈..
· 2007年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取..
· 我国第一套傣医药高等教育..
· 我国首条跨海铁路——粤海..
我国教育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 已与18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8个国际组织建立合作交流关系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8-8-18 14:56:15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已与18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8个国际组织建立合作交流关系

  8月15日下午,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向中外媒体表示,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教育界同国际教育界的合作交流日益加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为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章新胜介绍说,教育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领域之一,1979年邓小平同志访美所签署的一个重要协议就是关于留学生派遣以及中美科学技术交流合作的协议。章新胜表示,通过30年教育改革开放,我国学习借鉴了各国发展教育的成功经验,实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体制的创新,教育面貌焕然一新。

  章新胜表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已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教育面向世界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农村各级各类学校以及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我国同国外的合作与交流,已经由30年前改革开放之初,主要向国外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单向需求,逐步转向双向需求,世界各国对中国在教育合作方面的需求现在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第三,教育开放的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已经形成了一个大国是重点、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国际组织是重要舞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分步骤的官民并举、双边多边互动的开放格局。第四,中国政府教育部门和国外的教育部门已经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的教育磋商机制,教育合作和交流正朝着制度化和机制化的方向持续发展。第五,在各国留学生的比重中,中国都名列前茅,中国已成为世界各国非常欢迎的、努力争取的一个主要生源输出国。同时,中国也成为一个新兴的留学目的地国家,来华留学的增长率超过了出国留学的增长率。此外,汉语国际推广有新突破,汉语教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外语教学之一。

  对于我国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的现状,章新胜用“形成一个架构,搭建两个平台,打通三个渠道”予以概括。所谓“一个架构”就是教育合作协议的签署,目前我国双边和多边合作交流内容不断扩大,已经和世界18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28个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和交流关系,签署并正在执行的双边和多边教育合作协议达到154个,正在实施的政府间项目共有77项。“两个平台”,就是设立了多边和双边的政府间以及高校间的磋商机制,同时也构建了若干区域性的教育合作和交流的平台。“三个渠道”,第一个渠道是进一步加强了高层之间的互访和交流合作,互办教育展览,向广大的学生和学生的家长提供更加公开和透明的信息服务;第二个渠道是学历和学位的互认,现在我国与33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的协议;第三个渠道是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方面,已经和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和来华留学的国家建立了机制性的合作,比如中法联合研究生院,中国和俄罗斯的研究生院,中国和日本、中国和美国,以及中英的奖学金计划,等等,进一步推动了高层次人才互惠合作的发展。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校园风光 江苏大学校园风光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校园风光 潮州学院校园风光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 中国高校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08 Gxedu.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 中国高校信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