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信息网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文章内容
我国高校集中的八大城市
作者:本站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8-9-1 14:30:35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同时也是古老的帝都,北京的建设从来都是全国的重中之重,并且从未停止过。北京对于每一个尚未来过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
  北京最大的特点就是综合,将不同元素综合在一块儿,然后再用不同方式消化掉,可以让每个人都能轻易地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不被排斥。
  2008年北京奥运带给很多年轻人寻梦的机会,奥运对北京吸引人才已形成“热效应”,预计在2001年到2008年间,北京奥运将为北京累计创造至少180万个就业机会。

  到北京上学、到北京工作是许多京城外的学生梦寐以求和引以自豪的事情。
  近几年北京高校非北京生源留京指标都控制在10%左右。
   北大和清华是万千学子可望不可及的梦想,到那里里读书需要实力更需要运气。

  上海是个风情万种的城市。在这个城市生活是愉快的,好像永远有地方可供消遣,而且总是那么起劲地推陈出新。
  上海缺乏自然资源:没有煤矿,没有铁矿,不产石油,不产木材,连盖房筑路的砂石都靠“进口”,市民每天吃的粮、油、菜、肉也大量靠兄弟省市供应。
  但是上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人们常说,了解中国三千年的历史看西安,了解中国一千年的历史看北京,了解近百年的中国历史看上海。
  上海城市文化既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派,也有过分精明的小家子气,从不同侧面看上海或上海人,自然会得出不同的印象和结论,褒贬也会不一样。

    在上海到处可见的拔地高楼、纵横交错的高架桥让你感受到了现代都市的洋气繁华。再看上海的经济,无论是街头迎面扑来的时尚气息,到处可见的国际品牌专卖,以及落户上海的各种跨国资本都在说明,在新的一轮经济发展过程中,上海在恢复往日亚洲经济、金融中心的地位,新的亚洲经济中心非上海莫属。

   上海高校林立,其高校数量仅次于北京,加上这几年扩招,本科生满地都是。

   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是千万考生心中的圣地。

   西安是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国防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三位。在重大尖端技术、高效技术方面创造出许多全国第一,是国家航天、航空、兵器等的重要科研生产基地,国防科技产业在国内城市中最具竞争力。
  西安现已形成以航空、铁路、公路为主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说到历史,西安人笑了。看中国历史,肯定要看西安。历史赋予了这个城市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这是一个文化味道很浓的都市。而且,就在今天,西安同样有惹眼的文化氛围。
  没有哪个城市像西安,现代与古代、崭新与破败、发展与滞后,交错得那样紧密,对比得那样鲜明。左边是豪华商场,右边可能就是断墙旧垣。这古老的都城还有着更为广阔的胸襟,它在发扬文化的同时也在迎接着工业时代乃至电子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老城区楼房的装修、新城区建筑的规划完全地吸收了新兴城市的特色,也保留了古代建筑的风格。交错的道路、镶嵌的草坪和高楼大厦熠熠的光完全体现了大城市的魅力。

    西安交大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这个城市众多高校的佼佼者。

   南京虽然没有什么耀眼的特点,但是有着显著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文化。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和240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历史的厚重,使南京很有深度。  这是一个很大气的城市,没有什么锋芒毕露。沉重的历史能够让人明白更多的事情,比如怎样生活和工作。有深度的人,隐于这个城市。
  南京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城市之一。凭借雄厚的基础和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改革开放以来,以南京大学为代表的“南京牌”高校重新崛起,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南京是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
  南京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院校很多都具有全国的影响力,在就业、考研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武汉是华中地区的最大城市,中国大陆七大中心城市之一。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在清代末期、国民政府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一度是中国内陆最大的城市,位居亚洲前列,故武汉曾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

    武汉是华中地区的教育中心,高等科技教育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此外,初等教育基本普及,中等职业教育也蓬勃发展。武汉也是中国重要的科研基地,有独立研究机构100多所。

    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是闻名全国的高等学府。

      广州是广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华南地区著名的旅游城市。
  这是一座自由的城市,也是一座环境最宽松的城市。广州是一个值得求学者认真考虑的城市,广州是一个不设防的城市,他张开怀抱迎接了来自全国各地各种层次的求学者与求职者,只要你是一个充满对生活的信心并付诸努力的人,广州都会有相应的机会留给你。
  关于广州的好处,好多人在说,广州不像北京冬天太冷,夏天太热,春天还会有沙尘暴;不像在上海外地人永远都是“阿拉乡下人”;也不会像深圳,纯粹的水泥森林,没有历史,没有温情。
  所以,广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是这个城市高校中耀眼的明星。

      天津意为天子渡过的地方,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到2004年,天津建城已有600周年。
    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由天津开始的军事近代化,以及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全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天津作为直辖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的港口优势不断增强,对外交往进一步扩大。进入新世纪,天津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勇于开拓、奋发图强,努力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是这个城市的双子星座。

   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省省会,中国副省级城市之一,是中国西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成都古为蜀国地,秦并巴、蜀为蜀郡并建城,汉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之称,五代蜀时遍种芙蓉,故别称“芙蓉城”,简称“蓉”。1993年,成都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综合实力西部第一。
    2007年,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准,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海滨新区之后又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成都科技实力雄厚,已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综合实力第一强市。全市科技人员44万多人,每千名职工中有科技人员253名,在全国大城市中名列前茅。全市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2500多个科研技术开发机构,20多所高等院校。在电子、生物、新技术、新材料、光学、光纤通讯、核技术应用、激光等高新技术领域中,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和技术能力。

    能在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读书也是十分幸运的。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基础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育新闻 · 热点关注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自学考试 · 综合新闻
· 招生考试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我国西部因较大录取分差成..
· 我国著名数学家杨乐炮轰奥..
· 我国硕士研究生的4种分类方..
· 我国1400万随迁农民工子女..
·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达1101个..
· 我国出现8种新职业 各地不..
· 我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
· 我国部分地区学校新增聚集..
· 我国出台新规强化中小学班..
· 忆1955年中小学生守则:我..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 高校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 高校信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