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文章内容
中国高教与世界有多大“时差”?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6-4-22 12:14:55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仅11.7万人,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0.26%;2014年,全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3559万人,增长超过300倍,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增长超过140倍。今天,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在北京发布了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布的第一份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报告。

  这份报告从社会需求适应度、培养目标达成度、办学资源支撑度、质量保障有效度、学生和用户满意度5个角度,在为快速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简笔勾勒“自画像”的同时,也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坐标轴上,既为中国高等教育标注了相应的坐标,又用国际量表做了一次全身“体检”。

  一些学科专业建设不能适应时代需求

  从规模来看,中国高等教育的“体量”为世界最大。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数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平均每五个大学生中至少有一个是在中国高校接受教育,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

  根据2014年度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4年在校生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24所位居世界第二;中国高等教育布局调整和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协调;高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基础研究保持绝对优势,国家科技成果三大奖获奖数量、科技论文、科技专著占据了全国70%的分量,高校成为国家科研成果的产出“大户”。

  但是,随着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刚刚追上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中国高等教育又史无前例遭遇一次历史的转向: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全球工业界发生了一连串让人目不暇接的重大变化——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争相推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发展新战略,谋划领跑未来的世界工业。

  这是一场同在一个时区、没有时差的国家科技实力拉力赛,其背后是世界各主要国家教育和科技实力的较量。

  ——早在2008年,美国就率先推出“再工业化”战略,2010年至2013年又陆续制订“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等系列改革计划,全面部署制造业未来发展战略,运用新一代互联网激活传统工业,加速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控制全球制造业制高点。

  ——2011年,有“欧洲经济发动机”之称的德国推出“工业4.0”,并将其纳入“国家高技术战略2020”,通过将新一代互联网引入制造业,打造智能制造,确保德国产业竞争力提升。

  ——2013年,日本实施“日本再兴战略”,通过推行产业重振计划、战略性市场创造计划和国际发展战略,发挥日本技术立国的优势,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5年5月,中国发布《中国制造2025》,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十大重要领域寻求超越和突破,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跃升。

  世界工业发展的急剧变化和中国工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作为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主力军的中国高等教育,能否支撑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是历史留给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

  然而,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中国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2014年度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对此给出清醒的评价: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不够,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不高。一些重点学科专业建设跟不上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契合度也不高。许多课题、论文低水平重复,重大原始创新突破比较稀缺,科技成果转化和支撑产业创新不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许多高校缺乏开拓创新意识,教育理念、办学思想等相对滞后,不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因循守旧,专业设置、实验实训等在不同程度上与实际脱离。

  高等教育“质量之问”既考问中国,也考问世界

  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给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敲响了警钟。该报告显示,中国国家竞争力排名第28位,其中创新排在32位,而高等教育和培训则排在65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进而向普及教育迈进,昔日的“象牙之塔”变身为“大众之厦”,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热潮。高等教育的“质量之问”,既考问中国,也考问世界。

  与世界高等教育对表,中国高等教育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在质量建设方面确实存在不足。新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在给自己的“自画像”中这样自曝“家丑”:

  ——中国高等学校对国际上先进理念传播相对比较迟缓。国际上普遍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培育质量文化”等先进理念,在中国高校并未受到应有重视。现实中,高校普遍仍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忽视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精神,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成长需求被压抑,创新创业空间被挤占。虽然近年来不少高校着力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推动由“教”向“学”的重心转移,但更需要在中国所有高校全面推行国际先进理念,并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贯彻落实。

  ——中国高等学校对国际质量标准的重视和落实不够。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国际组织一直推行通用质量标准和“国际实质等效”,以经合组织、欧盟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也频频在全球推行“高等教育学习成果评估”“全球大学多维排名”等国际质量监测评估项目。然而,这些提供“国际尺度”的质量监测评估项目,在中国并未受到应有重视。虽然通过实施工程教育认证激发了一些高校的热情,但从总体上来看,全国高校参与面不够广,“国际实质等效”标准落实不够。
  ——中国高等学校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还相对淡薄。国际组织在呼唤质量文化的形成,发达国家培育质量文化的氛围日益浓重,中国高校却普遍缺失对自身质量深刻反省的制度文化。许多高校只是被动应对政府的评估政策和指标体系,忽视自我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只关注眼前利益和短期目标,缺乏持续改进的动力和动机。对于质量问题,学校往往更多是把责任和问题归咎于政府投入不足、社会支持不够等外部原因,而缺少对于自身不足的反思。

  此次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认为,大学这样一个盛产文化的地方,却恰恰缺少自我质量保障、自我质量评估、自我质量监测的文化。实际上,这种文化的普遍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销蚀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不仅是教育家的价值认同,也是当代许多大国政治家们的普遍共识,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的世界之问。在“世界之问”面前,中国高等教育当何去何从?
  新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提出,中国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一方面,必须要把自身质量建设置于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把握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前沿方向,加强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与国际上高等教育强国比肩而行,以“国际实质等效”助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通过参与国际评估不断改革创新,主动用“国际实质等效”的质量新理念、新标准、新方法、新文化指导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加快从大国迈向强国的建设步伐;另一方面,主动用国际比较的眼光检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绩和差距,主动参与国际竞争,适时推出中国主导的区域性或全球性评估、排名工具,尽快成为国际教育评估规则的重要制定者,尽快完成从跟随者向领跑者角色的转变。
 “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仍在艰难的转轨途中

  自20世纪80年代世界高等教育启动大众化进程以来,大学课堂上师与生谁主谁次的争论似乎尘埃落定,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几乎不约而同实现了一次历史转向,即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获得全面提升。

  “由教为主”向“以生为主”的价值转向,在引领世界高等教育价值重构的同时,溢出效应也在快速形成。在2015年6月召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第九届部长会议上,博洛尼亚进程的47个成员国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代表一致通过了《埃里温公报》,并明确提出,“鼓励、支持高等学校和教学人员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数字化的教与学技术,密切教学、学习和科研之间的联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强化和落实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质量中的核心地位,强化教学和人才培养在高校的中心地位。事实上,中国高等教育界的探索从未停止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通过对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786所高校的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3年度和2014年度)进行抽样分析,在随机抽取的14个省份481所高校中,有近1/3高校(146所)在质量报告中将“以学生为中心”“以生为本”“以学生为本位”等作为学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核心理念。

  哪里有新理念,哪里就有新实践。经过多年实践,目前国际上逐步形成“成果导向教育”的新理念,质量评价聚焦于学生受教育后“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旨在通过教育理念的转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比如,以经合组织和欧盟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开发的“高等教育学习成果评估”国际质量监测评估项目,从2011年起在全球试点和推广。其测试强调“成果导向”和“以生为本”,关注大学教育的“增值”,主要集中于学生在大学毕业之际到底学到了什么?是否具备就业市场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这种变化意味着世界高等教育关注焦点直接指向大学到底给学生带来了哪些变化和为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以此提高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社会的适应性。

  国际主流趋势直接带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价值转向。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也正在从重视“教师是否教得好”转向更加关注“学生是否学得好”,从重视办学资源条件、教学过程监测转向更加关注对毕业生使用效果的追踪评估。

  “中国超过英、法、德,成为仅次于美国、拥有全球顶尖学科的大学数量第二多的国家,充分证明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教育改革是成功的……”依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推算,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十三五”期间将达到或超过40%,提前实现教育规划纲要中制定的到2020年毛入学率达到40%的发展目标。在10年或更短时间内,预计将达到50%,逼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类似的变化,每天都在上演。正如世界银行高等教育前主管贾米尔·萨尔米所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高等教育的崛起,正在挑战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重塑世界高等教育的图景”。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中国高校对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理解仍需深入,质量意识和文化相对薄弱,绩效评价不力;不少高校“等靠要”思想还相当严重,质量意识、主体责任不强,质量文化相对薄弱;对教师评价“重科研轻教学”,对高校办学绩效评价和科研评价不多,对参与国际监测评估项目重视不够;学生创新创业总体比例小,就业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不高。

  对于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亟须中国高等教育界建立一种瞄准机制,瞄准新工业革命的时代大势,与国家战略需求对表,不断推进改革,把学生能力培养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落脚点。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基础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育新闻 · 热点关注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自学考试 · 综合新闻
· 招生考试
热门文章
· [推荐] 63.8%受访者认为高..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学者建议异地高考时间表不..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2012年浙江高考人数上升 录..
· 2012年高考必读:做高考试..
· 2012年高考生须注意的16个..
相关文章
· 世界一流学科的中国标准是..
·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布2016年..
·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年扩大..
· 高等教育质量报告:让公众..
·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体..
· 两会委员建言:中国的研究生..
· 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考研差..
· 2013中国大学造富排行 清华..
· 201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10..
· 武书连2013中国独立学院教..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