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本应是学生在家享受快乐假期的日子,而来自贵州瓮安县的王林却已经在贵阳市花溪郊区的一家民办中职学校内上了近2个月的课。据记者了解,像王林这种学生为数不少。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目前贵州部分民办中职学校招生竟然存在违规聘请中介公司代理的现象。一位学校校长一语道破“天机”:“如今,中职招生如战场。”“如此到来”的4张录取通知书
家住贵州省思南县农村15岁的李丽,8月1日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贵阳市龙洞堡一家民办中职学校报名。在2007年中考中,李丽总分只考了207分。“本来想去广东打工的,没想到会收到中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李丽说。但自6月底中考结束到7月15日,她先后收到了4张中专录取通知书,她一时间竟不知道读哪一所好。
李丽还告诉记者,像她这样同时收到几张中专录取通知书的情况,在她就读的中职学校学生当中相当普遍。
“中专招生如同‘打仗’。”一家民办中职学校校长告诉记者,每年从4月份开始,他们就派老师下到贵州各地区、县、乡镇中学,瞄准成绩较差的学生游说他们来上学。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家庭等情况,招生老师还通过任课老师、班主任获得信息,然后上门游说这样的学生就读该学校。等学生们6月中旬中考一结束,录取通知书就送上了门,6月下旬,新生就开始陆续进校。
记者在这所职校院长办公室的沙发上看到,数百封写好姓名、地址的信封堆放在一起,里面装的是录取通知书和招生简章,录取通知书的存根已被撕掉。校长告诉记者,这些录取通知书已经来不及发了。中介“上阵”,学生竟成“抢手产品”
“现在学校录取的学生,一部分是我们自己去招的,大部分是招生代理机构招的。”该校长称,由于中专学校招生竞争激烈,不少学校都找招生代理机构招生。有的中专学校目前才招到一两百人,还有几所中专学校只招到20多人,导致其无法开班。
“我们学校之所以能招到600多学生,最诱人的一点是采取半工半读的形式,学生上7个月课后,就可到上海、浙江、广东、海南等地工作5个月,工作期间包吃包住,每月还发1000多元的工资,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可以留在当地工作。”
除了诱人的工资,校长还告诉记者,聘请中介代理招生也是其“杀手锏”之一。“中介介绍到校一名学生提成800元。”他说。
在校长的介绍下,记者假称是某民办中专学校老师,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贵阳一家招生代理机构的负责人张某,想让其代理今后该校的所有招生事宜。张某听后非常感兴趣,为了能成功为记者代理招生,张某讲了自己公司的“辉煌史”:“目前我们全权代理了贵阳10多所中专学校的招生工作。去年,我们公司总共给贵阳民办中专学校招了近3000名学生。”
为了让记者更加相信自己,张某从抽屉里拿出一叠《委托招生协议》给记者看,记者随手拿起一张,上面写着:经双方协商,兹委托××公司为我校招生代理人,凡通过您公司招录到我校的学生,我校将给予您公司800元/人的奖励。署名为:贵州省××中等专业学校。
一切商谈妥当后,该公司要求与记者签订协议,并拿来一张《委托招生协议》让记者填。张某说:“我们是在做生意,我只是第一中间人,我还得到地方学校去找校长、班主任、老师帮我干活,联系学生。”张称,他们招生都是利用和学校的熟人关系,找到校方打通关系。到开学时,有多少名学生通过他们进入民办学校读书,他们就按300元一个的提成价格,点清“人头数”,“反馈”给学校相关人员。教育部门:国家严厉禁止违规招生
中职学校是我国发展教育、培育人才的一种途径,尤其是在我国目前大量缺乏高级技工等高等技能人才的大背景下,社会上出现了“本科不热高职热”现象,一部分青少年走向职业技术教育已是一种正常的社会趋势。面对庞大的需求市场,民办中职力量也相应迅速扩张。但“一拥而上”却造成了目前部分民办中职学校只顾追求利益最大化,将招足名额视为学校的“头等大事”。贵阳市部分民办中职学校出现的几个“不和谐音符”已经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招生秩序。
记者从贵阳市教育部门了解到,中职学校招生必须按照国家的招生制度进行,所有的中职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可以在各地展开各种宣传咨询活动,但是严禁委托“中介”机构或个人参与招生或拉拢、组织生源。学校通过“返点”的方式,私下请人或是请中介机构为其代理招生的行为是违规的,应该予以制止。
记者同时还了解到,有招生资格的学校,必须严格按照贵州省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规定进行招生。对乱办学、乱招生、乱许诺,严重违法违纪、扰乱办学秩序乃至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