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信息网 -> 新闻资讯 -> 基础教育 -> 文章内容
人大附中:素质教育给师生搭建更大舞台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8-10-6 10:41:38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图为刘彭芝校长与学生们在一起。王 峰摄

<--Yc94EUEtAn4YSUKCaSOM -->

  在中国教育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是一个颇受瞩目又有争议的学校。

  之所以受瞩目,是因为她创造了若干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的奇迹,创办了全国第一个中学校园网、第一个科学虚拟实验室、第一个中学生足球俱乐部……还因为她连续多年在高考中独占鳌头,2004、2005、2007、2008,摘得北京市高考文科或理科状元桂冠……

  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有些学者说她积聚了北京最好的生源,行走的是“应试教育”的路线。

  几年前,我和这个学校的“掌门人”——刘彭芝校长同作为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副会长,曾有过接触,但未及深谈。后来,读到刘校长的《人生为一大事来》,对她有了更多了解。到北京工作后,我一直想探索这个学校的真实面目,想了解这个学校的成长奥秘,到底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于是,一个周五的下午,在事先没打招呼的情况下,我独自“闯入”人大附中。

  “基础教育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

  第一次走进校园,丝毫没有让我“兴奋”,不像有些人说的“富丽堂皇”。坦率地讲,与苏州的梁丰中学、木渎高级中学相比,这里的校园与建筑,只能算“二流”。脚下的路有高低不平的地方,有裂缝很大的地方。陪我的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周建华苦笑:没有钱修。

  到了行政楼,刘校长正在与学生家长“谈心”。我提出先去看看课堂。于是看了几个教室,有的在学京剧,有的在学法语,有的在学陶艺。周校长自豪地告诉我,学校开设了150多门选修课,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艺术四个领域,仅外语就有英、法、德等11种。每逢选修课报名时,老师们都要热情宣传,同学们则要挑剔地选择。我想,只专注于考试,只关心分数的学校,是不可能花如此大心思,开设如此多的课程的。

  周校长告诉我,人大附中提出要创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他说,刘校长一直认为“当代学生应该对不同的学科、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模式保持兴趣和尊重,而基础教育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要让学生接触不同的事物,发展自己的潜能,在未来生活中能够作出明智的选择。”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例:王羽熙同学具有绘画天赋,尽管分数不够,还是破格录取了他,并给了他发展才华的舞台,毕业时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电脑动画专业。还有12名同学参与了破译人类基因图谱的研究实验,他们的成果获得全国大奖,世界权威杂志《Nature》首次出现了中国学生的名字。

  下午四点多,刘校长终于有时间“接见”我了,地点是在乒乓球室。周校长告诉我,刘校长擅长“乒乓外交”,客人到学校的最高礼遇是打乒乓。这是一个地下室,原来是准备停放自行车的,被改造成体育活动场所。刘校长对体育的情有独钟是出了名的。她告诉我,人大附中三高足球队多次荣获世界冠、亚军。成立于1992年的“三高足球俱乐部”开创了教体结合、由学校直接培养体育人才的先河。2002年,人大附中还与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共建国际象棋国家少年队,人大附中学生取得骄人的成果,两度获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团体赛冠军,多次获全国冠军。

  学校体育活动场所的第一间房是台球室。据介绍,一位爱好台球的同学进入人大附中时,家长问学校能不能配个台球室,刘校长便答应了。这让我听了很感意外,但这样的事在人大附中却很多。

  一个如此重视体育、重视特长与个性发展的学校,让我感觉不出这是一个以“应试”见长的学校,反而感到素质教育的新风扑面而来。

  “教师能翻多大的跟头,学校就搭建多大的舞台”

  如果说第一次访问是不速之客的话,第二次则是刘校长主动邀请的“座上宾”了。6月12日,我陪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同志再次走进人大附中校园。

  再访人大附中,又有许多新发现。而人大附中教师们的成长故事,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我们见到了王玢老师,他本是学校物理实验室的管理员,刘校长发现了他的才能,给他创造机会学习,委以工作重任,他成了学校校园网的开发和管理者。

  我们还见到了王琦老师。她是物理教研组组长,特级物理教师,论文多次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并用流利的英语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2005年她赴英国参加“中学英语教师里丁项目”的英语培训,获得了最高等级成绩,回来后成为开创人大附中虚拟科学实验室的主力。

  化学实验员曹葵的故事更神奇。他工作之余喜欢经济理论,在学校引起议论。刘校长力排众议,支持他取得了学历,并取得研究成果,在学校开设了“西方经济学”选修课,受到学生欢迎。

  刘校长还发挥每个员工的潜能。魏二明是临时工,在人大附中食堂当炊事员,他提出想通过成人高考上教育学院餐旅系深造,刘校长很支持,还给他报销学费。后来,他获得全国烹饪大赛金奖,为学生开设了“厨艺雕塑”选修课,现在已是学校食堂主管了。临时工王峰的故事也同样感人。他在人大附中种过花,烧过锅炉。刘校长注意到他喜欢摆弄电器,就破格把他调入电教室,多次送他进修,现在成为电教室副主任。他还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他的摄影选修课也很受欢迎。刘校长骄傲地用PPT给我们展示他的摄影作品……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我想,学校的工勤人员都能培养成出色的人才,普通教师就不必说了。

  刘校长说:“我希望我们的教师能在世界一流的环境中成就世界一流的业绩。教师能翻多大的跟头,学校就给他搭建多大的舞台”。

  在参观时,我注意到学校有一个专门的排练厅,供爱好艺术的同学们在这里磨练基本功,在这间不大的排练厅里,培养出在国际上受到赞誉的人大附中艺术团。1995年成立的学校交响乐团,已经名声在外,2006年获得了第三十五届维也纳国际青年音乐节交响乐组金奖第一名,大赛评委会盛赞他们的演奏展示了“一流的音乐教育”。

  人大附中的各种学生团体十分活跃,还开展“模拟联合国”,每年举办一次学生电影节、文化节、科技节……这里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比一些大学还丰富。

  支援西部,帮扶周边,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参观了校园,了解了老师,我们在会议室坐下来,聆听刘校长如数家珍的情况介绍。其中的许多成绩,刘校长的教育理念,在媒体的报道中已经很多。我特别关注的是两个问题:

  一是人大附中如何把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更多的地区与学校。我注意到,最近几年他们在努力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支持西部教育和北京薄弱学校。他们结对帮扶宁夏六盘山高中,把该校的学生请到人大附中来免费“留学”,无偿帮助海淀区西颐中学、北航中学,与农大附中建立手拉手学校,还在北京郊区的延庆县设立了分校,把优秀教师派到延庆支教,一去至少一年,延庆的老师们慕名而来听课,一学期的课都上成了“公开课”……在座谈时,又听刘校长说,正准备为云南一所学校提供对口帮扶。人大附中不但没有独占优质教育资源,而且在不断创造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二是人大附中如何与国际教育接轨。我同样注意到,这是一所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学校。刘校长1997年一上任,就提出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世界名校”的办学目标。学校先后有500多名学生出国参观,教师也有很多国际交流的机会。学校也没有忘记“请进来”,后来已不是“请进来”,是慕名而来——美国菲利普斯安多福学校、英国伊顿公学等多所学校都派团来交流。美国纽约州堪顿中心学校、纽约州立大学等多所学校与人大附中建立了友好校关系……人大附中还设立国际部,招收了26个国家的200多名学生,2007年首届毕业班就取得不俗的成绩。

  考察结束时,许嘉璐同志用八个字概括了他的感受:感动、钦佩、羡慕、深思。感动的是刘校长带领的教职员工视教育为自己全部的感情寄托;钦佩的是人大附中的创新;羡慕的是学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也羡慕老师在这样的领导集体带领下工作;深思的是,他们在实践中把中华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结合,以这种精神迎接中国教育改革关键阶段的到来。

  我的感受与许嘉璐同志不谋而合,他说出了我想要说的话。不过他的概括更有高度。

  两次来人大附中,明察暗访,挂一漏万,感慨之情难以言表。中国的教育改革,需要这样的探索者;推行素质教育,需要这样的先行者。(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基础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育新闻 · 热点关注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自学考试 · 综合新闻
· 招生考试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人大自主招生拟高考后再加..
· 教育部答复人大代表取消高..
· 43岁百万富翁14次参加高考..
· 人大招办副主任:自招不会..
·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会考合..
· 新芽计划助力大学生就业创..
· 人大常委会:为了实现学有..
· 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专题调..
· 人大图书馆"公示读者借阅量..
· 人大校长纪宝成:大学热衷办..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 高校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 高校信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