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基础教育 -> 家长频道 -> 学前教育 -> 文章内容
疾病在沉默中走近孩子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6-4-11 17:49:48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从人类诞生的第一天起,疾病就与生命同行。子系父母心。古今中外,为治疗儿女的疾病,有多少父母不惜倾家荡产,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血液与器官。然而,世上有这样一些疾病,是家长不适当的喂养、教养方法造成的。在这里,我们暂且借用国外医学家的一句话,称它们为“沉默的疾病”,因为它们发生于宁静、舒适的生活氛围中。它们常常悄悄地出现在我们孩子的身上,令我们懊恼不迭,甚至抱憾终身。

肥胖病在不知不觉中出现

浏览报刊,我曾被一则消息所震惊:某城市有位小学教师,原打算从班中选出部分学生组队参加校运动会,结果未能如愿,原因是班级中“胖墩”太多。窥一斑而知全豹,看一看马路上行走的儿童,望一望清晨被家长领去锻炼的孩子,就知道体重超常者已不鲜见。不知那些家有“胖墩”孩子的父母们是否明白,“肥胖症”这个不太引人注意缓缓而来的病症,带来的不仅仅是外观的不雅,更重要的是将给孩子的未来带来一系列隐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肺心病等等。人们通常认为这些疾病属成人的“专利”,其实不然。有位国外的儿科大夫这样说过,因饮食不当而形成的儿童肥胖症,患儿中的大多数将延续为成人肥胖症,且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极大。还有位医生说,如果把这些疾病比作一丝杂草的话,那么它们的种子在儿童时期已经埋下了。

诚然,“望子成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要把愿望变为现实,需要的不仅仅是无微不至的呵护,还要科学与理智。我的邻居有个孩子小刚,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孩子从小放在爷爷奶奶那里喂养。为了把宝贝孙子养育好,两位老人煞费苦心,各种营养补品、开胃药一古脑地都用上了,并想尽法子哄着孩子大吃鸡鸭鱼肉。孩子一岁半,奶奶抱着白白胖胖的孙子不无得意地对人说,自己的孙子一顿能吃多少肉包外加多少鸡蛋,惹得四邻叹羡不已。孩子长到四五岁,全家人才发现大事不妙,小刚已胖得异乎寻常,连走路都摇摇晃晃。每到夏季,两腋窝、腿根都被汗水腌得没了皮。直到这时,两位老人才想起控制孩子的饮食,但为时已晚,因为孩子不吃下大量的食物就哭喊不已。现在的小刚已是远近闻名的“小胖子”。小刚以后是否一定会患高血压之类的疾病且不说,但看着他走路时气喘吁吁,不能和小伙伴一同轻松、快乐玩耍的样子,实在叫人同情。毫无疑问,患了肥胖症的孩子内心是痛苦的。

为什么有的孩子易得肥胖症呢?排除其他原因,关键是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他们的消化吸收系统尚不成熟,如果人为地干预他们的需求,超常地给他们增加营养,就极易造成体内脂肪积累,从而导致肥胖。

性早熟悄悄走来

说到沉默的疾病,我不由得又想起另一个话题。有一位家长突然发现自己不足10岁的女孩出现了成年女子的性征,便火急火燎地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孩子是性早熟。女孩父母感到非常奇怪,因为在他们的家族中并无性早熟的先例。后来在医生的帮助下总算弄清了原因。原来女孩自幼便经常服用蜂王浆、蜂乳精及其它营养液,正是这些补品促使女孩早熟了。因为蜂王浆之类的补品大多含有促使或诱发性发育超常变化的物质。类似这种性早熟的例子在孩子身上并不鲜见。

市面上流行的各类保健品,有些对于体弱多病的人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体弱的儿童适量服用也是有益的。但要注意三点,一是不可把保健品、补品当作常规食品或美味经常给孩子食用,一般情况下儿童没有必要进补。二是要严格选用保健品、补品的种类,弄清它的成份和副作用。三是即使需要服用,也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病魔在玩乐中附体

溺爱是我国独生子女的常见病。有幅温画画得好,一个孩子在哭闹,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六个人站成一排在递玩具、糖果等物哄他。画的一旁有一幅类比性的画:一盆花草,有六个人一齐向其浇水、施肥。结果是不言而喻的。看到这幅漫画,我不禁想起了一位大夫讲过的一件事:有位家长领儿子来眼科看病,大夫发现该孩子视力极差。问其双亲是否有弱视家史,回答是否定的。后经反复询问才弄明白,原来这位孩子拥有30多盘游戏带,都是姑姑、舅舅、叔叔等人送的。父母都忙着自己的事,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坐在电视机前摆弄它们。小小的眼睛长期盯着那蹦蹦跳跳的画面,日久天长不弱视那才怪呢。

还有一位医生讲了一个更发人深省的病例。有个孩子患头疼和眩晕症,家长带他到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是儿童高血压症,令人大吃一惊。查问到最后,医生得出结论:此病系长期神经紧张所致。小孩子有什么紧张可言呢?原来,孩子的父亲十分喜爱看侦探、打斗等内容的惊险录像带,自以为其中没什么儿童不宜的黄色内容,让孩子跟着自己看个热闹也无妨。爷儿俩经常坐在录像机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致使孩子的神经长时间的高度紧张,长期紧张的结果是“培养”出了一个小高血压病人。

以上两个例子告诉我们,理智的爱是引导儿童走向健康的金桥,无知的溺爱则会成为“沉默的疾病”的播种机。儿童的幼稚心灵是单纯而脆弱的,强刺激会在儿童心灵上留下难以抹去的印痕。因此,父母要切实注意不要使儿童接触不良的强刺激,如黄色镜头、伤亡事故、打斗及惊恐程度高的影片和危险的娱乐活动等,这些都有可能引发孩子“沉默的疾病”。

沉默的疾病,是一种无声无息的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疾病,正伴随着现代生活悄悄临世。它不像感冒发烧、咳嗽气喘、癣疥丘疹那样来得突然明显,而是发病缓慢,隐而不显,难以治疗。因此,预防应当成为我们的第一选择。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科学合理喂养、教育孩子,提高对“沉默疾病”的警惕,就一定会将这个无形的病魔封入“魔瓶”中。愿我们每位家长都能深深明白这个道理。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学前教育 · 成长顾问
· 心里辅导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