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络以及相关社会性软件的发展,为我们变革学习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和空间,也迫切需要我们在学习方式及实践工作中及时作出相应的应对。幻灯以其特有的再现形式使观察记录者对案例更清晰地进行剖析、解读。二期课改以来,我园以“校园网促老师自主发展”的办园宗旨为口号,正在摸索一条有利于老师、幼儿发展的路。为了让老师们能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及时发现不足,能取长补短,我园要求老师以幻灯记录形式再现主题活动过程。在这个培训活动中,我的教师专业化能力得到了提高。以下是我在中班主题活动中以幻灯形式记录案例过程,也记录了我的教师专业化方面的一个经历。
主题活动《周围的人》
主题背景:
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许许多多关心我们的人。这些社会成员的社会分工不同,社会工作也不同,与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现象比较严重,对周围人的关心爱护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不懂得怎样去感恩。在参观活动、亲子活动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孩子们真正体验到:原来,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的人,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方便。
主题目标:
1、关心周围人们的劳动,了解常见社会成员的工作及与我们的关系,并尊重他们的劳动。
2、体验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友好交往,愿意向他们学习。
主题活动过程:
中班幼儿学习的目的性虽较小班幼儿明确,但组织、协调、合作能力不够,自己组织主题是显然不够的。因此,在主题活动《周围的人》开展之前,我初步设计了三个线索。在具体的开展中又适当进行了调整。
线索一:我最亲近的人
孩子最近最亲的人是妈妈,但他们对妈妈的爱往往觉得是应该的,不懂得去感恩。在这个主题开展的前期,正逢“三、八”妇女节。因此,我初步设想从自己最亲近的人着手开展活动。
在“三、八”节来临之际,我充分利用了这一机会,及时开展了一些工作。如:夸夸自己的妈妈;比比谁眼中的妈妈最能干;画画自己的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等活动。除了妈妈是幼儿亲近的人之外,奶奶、爷爷、爸爸,还有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小朋友等等都是我们接触最多的人。为此,我以“三、八”妇女节为切入口,找一找自己身边除了妈妈之外还有哪些自己最亲近的人,说一说他们的工作、生活。通过访问、介绍自己最亲密的人,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升。
线索二:走进社区
幼儿活动的空间是多元的。幼儿的学习地点不再限于教室、幼儿园,而是指向更广阔的空间。为了让幼儿有直接的生活经验,我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社区。去观察小区的卫生、休闲、保安和绿化等各种设施;访问小区便民服务站,了解他们的服务。通过观察记录、剪剪贴贴、问提讨论等形式获得相关经验。
线索三:关心、帮助我们的人
在周围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关心和帮助我们的人。在前面两个线索的基础上,我把第三个线索提升,进一步引发幼儿体验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友好,从而愿意向他们学习。我从最接近幼儿生活的事情着手。如:我们经常喝的牛奶是谁送来的?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还有哪些叔叔、阿姨经常为我们服务?在“开信箱”、“一个邮包”等活动中,我让幼儿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分享交流,适时提升幼儿的经验。
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达到平衡课程的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因此,在主题活动中,我把有的活动有机地放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在玩玩弄弄中弥补学习活动的不足,也照顾到了个体差异。如:在“废品收购站”的活动中,我搜集了各种废旧物品让幼儿制作;在“我的好朋友”活动中,又让幼儿为好朋友设计新衣,装饰新衣等等。
环境创设: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儿童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的。在环境的创设上,我尽量体现主题,体现课程化的环境。在观察的基础上与幼儿共同布置了周围的人、妈妈我爱您、小区摄影等。结合主题线索也提供了相应的材料。
启示:
1、主题活动中要求教师对当前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有足够的敏感度,并以此引领幼儿进行探索。
2、主题活动中要创设更多的可供选择的环境。
3、主题活动中要给予幼儿更大的活动空间。
评析:
1、以“幻灯”形式来记录活动的开展,为老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环境
通过本次培训,我发现采用幻灯记录活动开展的过程,是一种能够整合现场观察、记录分析与案例研究的校本研修工具,为教师提供真实可信的学习交流环境,有利于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切磋,并能取长补短。教师之间通过观摩、讨论等形式,找出自己在主题活动开展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弥补。
2、以“幻灯”形式来记录活动的开展,加强了教师的反思性行为
以“幻灯”形式来记录活动的开展,更能认识各种不同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每位老师可以根据需要提供选择、留出解读时间等技术手段,激发教师深入地在行动基础上反思。如;在主题的开展中,什么样的活动是适合幼儿发展的,是幼儿所喜欢的?什么样的活动需要摈弃的?这样,可以根据在记录中观察理论的机会,有利于提升案例讨论的理论水平和教师理性思考的深度。
3、以“幻灯”形式来记录活动的开展,加强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化知识
通过本次培训,我发现自己的专业化知识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运用所学的东西给孩子们一个不同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