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基础教育 -> 教师频道 -> 杏坛感悟 -> 文章内容
在体验感悟环境中发展(1)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7-6-26 11:53:56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两所中学开发学校环境资源引领学生道德发展的实践探索
                       于 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行,追逐私利、享乐的意识文化日益超越经济活动范畴,在社会各领域蔓延。其必然产生的自利生产,抢掠资源、唯利欺诈;享乐文化,戏弄历史、尽展俗行;物性生活,奢靡嫖赌、谋私犯罪等社会问题日渐突出……。由此,善良的人们普遍感到:民族向善精神的主旋正在遭遇物欲自利喧嚣的冲击,甚至被淹没。几千年积淀的优秀民族文化正在发生裂变,信仰、道德危机日益严峻……。有良知、有思想的人们都当为之奋起,为其重建而努力!
作为专门从事青少年培养的专业机构:教委与学校,对此更是敏感而忧心。特别是当看到以胡锦涛为首的本届中央已开始一步步重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的时候,就更感到时不我待,必须立即行动。于是,市教委启动了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研究的课题,本区也开展了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我们则相应与丰台二中、大成学校共同进行了《开发、利用学校环境德育资源,唤醒、引导中学生道德发展》的课题研究,从而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的深层的理性思考与切实的实践探索。
一、当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质疑与合理预期
(一)前所未有的学校德育实效性质疑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而且素以“德以立国、礼以化人”享誉中外。尤其是新中国初创的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曾被举世公认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礼仪之邦。
那时,学校只是在课内外都真诚引导学生的思想、探究与锻炼,努力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学生切实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并没有单独的德育机构,却从未发生对学校德育实效的质疑。
而今从中央到地方加强道德教育的文件、法规一个接一个,学校还单独设立了德育机构、有关人员终日忙碌,结果对学校德育实效性的质疑,却日甚一日。究是为何?!
1、急于提升国民道德的社会心理
有目共睹,近年来我国随着社会变革、市场经济推进,城建日新月异、商品琳琅满目、夜色灯红酒绿……;但同时,人们也清醒看到作弊渎职、造假谋私、乱采乱伐、盗窃破坏、生产事故、治安案件层出不穷……,更有甚者,新中国早已绝迹的黄、赌、毒又再沉渣泛起,腐败同艾滋病竞相滋长并迅速从生活、经济领域扩展到文化、政治、学术各领域……
就如檀传宝在“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中所讲,当代社会……,工具理性和个人主义为特征的现代文明带来:技术专制、钱权社会、紧张的人际关系、天人关系等;也带来人的物化,主体的失落及其伴生的道德沦丧与精神麻木……
于是,就如南街村的党委书记王洪斌所说:富裕不等于幸福……。当该富有崇高精神的社会人伦为挣钱、消费的工具;当人们只能在铁门铁窗之内吃山珍海味的时候,那美味打了折扣、幸福变了味道……
有鉴于此,善良的人们遥想当年:社会时时有正气,“老鼠过街”人人打;祖国处处是亲人,儿行千里勿耽忧;而今,案件不断、做恶嚣张、观之者众,英雄流血又流泪……。都急于提升国民道德,就简单地认为:这一切都是学校德育惹得祸,是学校德育的实效出了问题,并都渴望学校毕其功于一役。如此,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就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1. 脱离学校现实可行的偏颇认识
出于对国民信仰、道德危机的担忧,对急于尽快提升国民道德的渴望,近年来,“国力竞争在国民、国民素质在教育”的舆论日甚一日。于是,政府“空前重视、意见连台”;学界“空前热情、口号不断”…… 结果是学校“任务日增、舞台依旧”,可其社会环境未变,虽尽力而为,但较国民期望,其德育实效依然如故,就更招致进一步的实效性质疑……
当然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注意到:媒体高扬经济利益的主旋、出于自身利益把美好的作品用广告
(甚至是虚假的)无情肢解,已经多年;我们的文艺用软露透的床上戏张显低俗行为、追求商业利益,也已司空见惯;我们的各行业“物利中心、各自为战”更是不择手段、久战犹酣……
其实“国运兴衰在国民,国民素质在文化……”,而我们的文化已在悄悄地裂变,淡化了张显道德的主旋、充斥着拜金享乐的喧闹……
因而,国民的信仰、道德的提升,是否不仅当向学校教育问责,而更应质疑社会文化的导向……,因为,那才是国民信仰、道德的源头;也是学校教育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土壤……
(二)当前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合理预期
 学校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其使命就是为社会发展育人。因而,理当为社会培育符合其发展需求的合格预备人员,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对人的道德进行意识唤醒与情感、行为培育。
而要切实发挥其应有作用,首先就要分析人的素质构成及其发展,尤其是其道德的发展与制约因素。进而,才能准确把握自身的系统位置、职能,以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
1、人的素质构成与道德发展
    (1)人的素质的内涵与构成
人的素质,不同社会群体关注的不同,探究的程度也不同。我们是人的素质培育的具体操作者,就需通晓人的素质的整体结构、发展规律、动力机制及其各要素在发生、发展中的相互关系与相应的教育内容、规律等各方面,才能明了孩子发展到什么时候,该培育什么,从何入手,如何实施,以付诸切实的实践。
对此,实践与我们的研究都表明:人在社会上良好生活、工作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工作领域,开展业务所需的知识、思路,包括在此基础上,发现、探究、创造性地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二是生活领域,含对社会规则的认识、掌握及文明交往、合作发展的能力。且这些素质,不论哪类都取决于其内在的趋向动力、感悟演绎与自我意识的状态、水准(意识、能力)
由此显然,人的生命有双重内涵,既有生物性意义更有社会性意义。而以往的心理学对人的心理仅从心理现象持续的时间一个维度进行结构划分与部分内涵分析,对与其功能相应的构成组份及其结构关系均少深入探究,显然难以充分揭示其内在关系,指导实践。其中,尤其是对人的发展动力、自我意识与社会性素质的内涵层面缺少分析,就使其教育引领指向含糊、主体自律无的放矢。
就此,我们探究实践认为:其发展动力至少当有情感倾向、价值取向、动机状态三层面;其自我意识至少当有责任、发展两层面以为自律的对象;其社会性素质则应包含品格修养与学识能力的学、识、才等层面…… 则其教育引领,主体自律发展才会有具体内涵,行有所宗。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班主任 · 杏坛感悟
· 精彩教案 · 教师论文
· 教师书架 · 多媒体教学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