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基础教育 -> 学生频道 -> 考前辅导 -> 文章内容
2007年中考历史热点预测及复习建议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7-6-26 15:11:06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年年中考总相似,岁岁考生却不同。离07中考还剩下不多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历史复习一定要讲究方法,既要认认真真训练,扎扎实实做题,更要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复习取得最佳效果。
    一、抓住框架,定位考点。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以考试说明划定的范围为依托,有方向地进行复习。仔细研究考试说明,把握考试方向,根据考试说明划定的范围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同时,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知识点考察方向的描述,了解历史学业考试识记、理解、运用等三个层次的考察要求,明白哪些知识是识记内容,那些是理解和运用范围的内容。掌握了这些,我们就能够有的放矢,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了。
    二、回归课本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梳理知识体系,狠抓薄弱环节。历史知识结构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反映了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联系性,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比如中 国近代史中,“国内阶级矛盾是如何向民族矛盾转化的”这条线索,可纵串成下列知识点:南昌、秋收、广州起 义-→三次反“围剿”→“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因此夯实基础,掌握和记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会大大减少翻书的时间,加快做题的速度。当然,一定要切忌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肤浅做法,对于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种历史现象都要层层不断地追究“为什么”,真正弄清楚其前因后果和本质特征。同时,每一考点,一般都有相应的题型;每一题型,都有相应的设题原则、方法和陷阱——当然也就暗含着某些破解技巧,解题关键在于切题,“有新意”不等于“瞎创新”,切题是硬道理。在最后复习阶段,通过讲解和训练,学生能对每一考点、每一题型进行解题技巧方面的梳理。中考命题的难度不会太大,基本史实的再现和主干知识的考察仍然是重点,中考即将来临,要求每位同学熟记知识要点,似乎较难,近几年来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我们发现题型比较稳定和规范,没有偏题和怪题。命题者思路清晰,大有回归课本的趋势。这就要求广大考生按照高考命题的要求,有选择地做一些模拟试题。对遇到的一些偏题怪题可以放弃,不予理会。把有限的时间放在课本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有关试题的训练上,真正做到事半功倍。所以,针对开卷考试特点,强化训练。在课堂上,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强化训练。若没有时间,就适当安排在课外练习,但练习题目要精选,要有代表性,且不宜过多。即根据教材目录和框架知识,精确定位考点、快速查找课本中相应内容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三、关注时政热点和周年纪念。中考命题不回避学生身边的生活及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如例如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首脑峰会的召开,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朝核,伊核问题;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中蕴涵的和谐思想;中美中日关系、台湾问题和经济全球化等,复习时应多留意。同时,时政热点和周年类问题的结合也会成为中考命题的侧重点。2007年需注意的周年纪念有:十月革命90周年1917年 ;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全民族抗战的开始70周年(193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60周年(1947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0周年(1997年)等。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ImgZoom(Id)//重新设置图片大小 防止撑破表格 { var w = $(Id).width; var m = 700; if(w < m) { return; } else { var h = $(Id).height; $(Id).height = parseInt(h*m/w); $(Id).width = m; } }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var Imgs = $("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var i=0; for(;i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考前辅导 · 成长
· 书海撷萃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四川省5高校2011年起新增5..
· 西藏2011年普通高考报名3月..
· 2011江苏省高考对口单独招..
· 新疆2011年高考恢复暂停4年..
· 教育部:2011年高考新增设1..
· 甘肃省2011年省高考艺考成..
· 2011年山西省高考试卷结构..
· 山西2011年高考改革方案出..
· 今年2013年新高考方案将出..
· 2011年浙江省高考加分范围..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