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出国留学 -> 留学资讯 -> 文章内容
参加"海外高考"的高中生剧增激励中国高校变革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09-7-24 11:16:26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过去8个月,中国内地参加“美国高考”的考生同比翻了一番

高中生留学热激励高校变革

  目前,高考招录工作尚未结束,但海外高校的生源“大战”已经在国内悄然展开。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国内的美国留学市场异常热闹,很多美国高校纷纷“出招”,广招中国生源,就连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和康奈尔等8所美国常青藤盟校也不例外。

  赴美留学人数同比翻一番

  据嘉华世达国际教育交流有限公司美国项目部负责人王敬透露,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已受理大约1500名学生赴美留学的申请,较去年同期增长50%。在申请到美国就读本科的学生中,超过60%的申请者是国内成绩拔尖的高中生。

  为了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美国东北部最著名的8所常青藤盟校不仅开设了更多的专业,供学生根据各自需求和条件进行选择,而且还适当提高了助学金和奖学金项目的预算。其中,哈佛大学向新入学学生提供的各项资助总额创历史新高,仅奖学金总额一项就高达14.7亿元人民币。

  究竟有多少内地学生选择就读美国高校?据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中国内地参加SAT(俗称“美国高考”)的考生人数较去年翻了一番,达到1.5万多人。其中,包括耶鲁、普林斯顿、宾夕法尼亚、哥伦比亚等在内的美国高校,最近5年招收中国学生的人数持续增长。

  据哈佛大学国际事务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该校2007至2008学年共有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400名,占总人数的10.22%,这个数字比16年前增加81.8%。

  海外知名高校中国觅生源

  为什么海外名校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内地?王敬认为,一是随着近几年中美交流加深,有着充足教育资源的美国高校迫切需要从其他国家招收优质生源,而中国内地高考的激烈竞争,成了美国高校进入中国教育市场的最佳时机;二是近年来美国留学签证政策逐步宽松,为中国学生留美创造了条件;三是国内学生、家长对出国留学有了更多了解,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有了比较早的规划;四是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相继缩减,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主动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办学经费。此外,国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一部分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寻找更便捷的途径。

  李洋是北京朝阳区一所知名中学的高三学生,今年高考成绩虽然已过重点线,在国内可以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但他最终还是选择去美国留学。对于儿子的选择,李洋的妈妈说:“从大学的世界排名和综合实力来看,国内的大学不如美国高校有竞争力。另外,美国许多高校的教学环境比国内要好,希望孩子出国后能学到更多知识。”

  在北京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一位送女儿学习英语的黄女士说:“虽然我女儿今年只是初三,但我们准备把孩子送到美国读大学。因为,孩子花同样的力气准备高考,可能在国内只能上一般本科院校,而考美国高校上好大学的机会可能更多。”

  国内高等教育还须变革图强

  王敬认为,相对于国内近千万高中毕业生而言,每年几万人留学海外,不会对国内高等教育造成太大冲击,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少数学生是因为国内高考失利而选择海外留学,绝大多数还是成绩拔尖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高校的生源质量。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范先佐认为,美国高校在中国大规模招生,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至少具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大批海外名校将目光投向中国,对广大考生和家长来说,在国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帮助更多中国家庭子女获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家庭的不同教育需求;另一方面,大批海外名校涉足中国高教市场,客观上给当前国内高等教育形成一种“倒逼机制”的外部环境,促进国内高校锐意革新,为受教育者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据教育部最新公布,今年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报名参加高考的只有750万人,有84万人未参加高考。范先佐不无担忧地说:“如果有一天这84万人,不是像现在一样分流至社会各个领域,而是通过‘美国高考’进入美国高校,那将对中国高等教育意味着什么?”

  “可以说,全球金融危机只是海外名校疯狂进入中国市场的起点,学术的国际化、教学的国际化、课程设置的国际化以及就业市场的国际化,都将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高校应加大改革力度,使培养的人才既能适应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也能满足不同考生、家长的教育需求。”范先佐分析说。■本报记者 柯进

  《中国教育报》2009年7月24日第2版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留学国家 · 留学资讯
· 海归政策 · 出国中介
· 留学预警 · 出国考试
· 政策导引 · 身在海外
· 申请指南 · 留学一点通
· 国外名校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2011北京7.6万人报名参加高..
· 深圳32964人报名参加今年高..
· 广东明年六万学子参加高考..
· 保定7万余人报名参加2011年..
· 清华提前录取的保送生无需..
· 社会人员参加高考20日开始..
· 海南省教育厅:户籍不在海南..
· 上海高考报名即将启动 十类..
· 教育部:2011年取消小语种单..
· 2010年高考作弊考生不得参..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