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高考 -> 复习指导 -> 外语复习 -> 文章内容
湖北:九大名师指点2007高考备考方略?英语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7-4-20 14:41:54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熟悉命题特点 掌握解题技巧

武汉外校高级教师 周本强

2007年高考英语将怎么考?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组织高考英语总复习?是广大考生和教师密切关注的话题。现根据高考题型的命题特点逐项强化解题技巧,希望使学生得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听力部分

1、题型设置。高考听力部分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个小题,每小题听一段两句内容的对话,对话一般为一问一答的形式。每段对话设一个 问题,并设A,B,C三个答案供你选择。这种对话特点是:相对比较简单,信息量较少,但如果对话是取长篇对话中的任意两句那就会增加难度,因为没有上下文 的两句话有时会使学生产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第二节共15小题,每段录音材料播放两遍。这一节以较长对话为主,从2002年的高考听力以后,对话长度增大,内容难度加大,语速加快,单词范围更宽。听力的第十节也是以对话为内容(往年该题的听力材料为一篇短文)。

近年的高考听力题型都稳定在以上几种形式内,考生可尽可能地做一些类似以上题型的听力练习。

2、话题范围。听力测试的10段语言材料内容多样,话题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日常生活类的话题包括:家庭,爱好,问路,旅游,天气,饮食,看病,体育,休闲,电话,电视,娱乐,购物,学习,出国等内容。

文化知识类的话题包括:政治,历史,地理,艺术,人物,文学,广告,新闻,教育,国家,学习等内容。

科学技术类的话题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建筑,信息,天文等内容。

以上的话题中,日常生活类的话题在NMET的听力中出现率最高。

3、语音语调。高考听力测试一般由英籍专家朗读,这一点和我们平时听的课文录音一样。朗读速度一般为中等,每秒110到120个词,难度不太大,2004年的高考听力速度在加快,而2005年的高考听力语速更快。可以预计以后的高考听力朗读速度会逐年加快,难度也会加大。

4、语言节奏。听力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单词有多难,速度有多快,更重要的在于英语的说话节奏。

和汉语一样,英语也有节奏,除说话速度快慢外,英语节奏还包括许多平时不被重视的小环节,比如语调的升降,词语的重音,句子在何处停顿。所以,考前应多听英美两国教师的讲话或录音。

解题技巧

1、心态平静

高考听力部分的主要特点是时间短而且录音只放一遍或两遍,不能像平时那样反复放多少遍。因此,平时在做听力训练时,就按高考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反正又不是高考,听不懂再来一次。”如果平时这样依赖惯了,到了高考时,心态就调整不过来了。

2、善于预测

试卷发下来后,立刻进入角色,认真阅读题目和选项,通过读题和选项,判断出每题的情景,并用铅笔在试卷每题的旁边记录下情景的话题。如,购物,旅游,电话,问路,进餐等。

3、学会推理

在高考听力题中,有很多材料设有几个问题,因此,仅凭一个问题和选项是很难判断出材料的话题的,更多的时候需要将几个问题和每题的选项联系起来看,才能迅速推断出话题或情景。

4、注重情景

从语气看情景:高考听力的材料一般是对话形式。任何对话中的两个人都不可能以一种腔调讲话,相同句子如果语调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含义。语气里包含着喜怒哀乐等情绪,这些不同的情绪可以告诉我们说话者的态度,如,肯定,否定,怀疑,相信等。

从环境看情景:任何对话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每一种环境都有与之相关的事物出现。如:当判断出是购物的听力材料时,我们自然会想到商店,服务员,顾客,商品,价钱等。

5、科学训练

要想做到在高考听力时镇定自若,一定要做超出高考听力难度的训练。高考前的听力训练难度,一 定要大于或等于高考的听力难度。平时做听力训练时,题型,作题用时,答题方式等可以按高考的标准做,而听力的内容(单词,短语,句型等),语言速度,录音 制作(外国人录音)等方面都要高于高考的难度。

单项选择填空

考生进行语法训练时,切忌大量地做难题、偏题,因为高考语法只有15题,而高考语法题有极强 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几乎每道题都代表了某一典型的语法点、冠词、名词、代词、连词、定语从句、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不定式、虚拟语气、强调句型、倒装、名 词性从句、情景对话等通常会依次出现,考生只有熟悉了高考语法题的构成比例及在试题中出现的位置,才能增加快速答题的准确率。

解题技巧

能力1:能判断出题目所要考查的目的。考生必须十分熟悉上面11个语法现象。能力2:能在题 干中找出正确选项的证据。从四个选项中挑出正确的选项,仅仅依靠语法条条来判别每个选项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将语法和语境、词义、习惯用语、固定搭配等综合 起来考虑,才能使正确选项的证据确凿。

能力3:能将变形的句子还原成本来的形式。很多句子由于变形而失去应有的面目,但其考查的目的没变。对这样的题,考生应该首先将其还原,然后用上面所讲的能力解题。在训练中考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对这种题的“敏感”。

完形填空部分

从近几年的高考原题来看,近义词或词组的辨析正成为完形填空的热点。四个选项要么都是词义相 近的名词单数或复数,要么都是近义动词的同一时态等。如果提供的四个选项词义相关悬殊,只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上文或下文中一般会有答 题提示,有时第一个空格要读完全文才能回答。

考生正确的步骤应该是:利用选项中同义词进行补空阅读,尽可能多的了解短文的大意及文章的体裁,然后可以按照介绍的几种方法,对选项细细地进行比较,将文章大意,句子特点和词义结合起来理解,方能找出正确答案。

解题技巧

在阅读短文之前,先扫一眼20个选项,随手在同义词、近义词或同范畴的词的选项上做上记号(这个工作大约花1-2分钟)。

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做记号的同义词或近义词选项,就按自己理解的方向随便挑一个选项补在空内,再继续往下阅读。记住:不要顾忌所挑的选项是否正确,因为此时只是“利用”而不是“确定”。

对同一范畴的选项要谨慎利用(视这类词在文章中的部位而定,如果它们处在文章的细节部分是可以大胆利用的)。

阅读理解题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共有A、B、C、D、E五篇短文,五篇短文共有20个问题(每篇3-5个问题),每个问题2分,满分40分。由于题量大,分值高,所以阅读题一直是高考备考的重点。

常见的备考办法是大量地做题,通过阅读不同题材的文章和答题,逐渐提高阅读水平。不可否认,加大阅读量确实是提高阅读水平的最佳办法,但是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大量阅读如果配以适当的分析能力和阅读技巧,会使阅读更加有效。

书面表达

评分原则: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总分为25分,按5个档次给分;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词数少于80和多于120的,从总分中减去2分。

评分时,应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内容要点,应用词语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及上下文的连贯性。

拼写与标点符号是语言准确性的一个方面,评分时,应视其对交际的影响程度予以考虑,英、美拼写及词汇用法均可接受;如书写较差,以至影响交际,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

书面表达练习

1、关于社会新生事物。“事”包括双休日,健身方式,绿色食品,学习方式,考试方式,城市生活,交通方式等;“物”包括手机,电话,电脑,电视,各类电脑游戏,广告,因特网,轿车,飞机等内容。

这类话题的作文一般是议论文或说明文,其步骤一般是这样:

如果是带一定批判性的要求,可以先说明一下事物的现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后果;最后考生需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提出对事物的前景的预测。

如果是带赞同性的要求,先要说明一下事物的发展现状;对比事物本身的利弊,有时也可以从一个角度出发,单讲某一事物的利或弊;最后表明自己的观点。

2、关于社会问题。这类题目以能源和城市问题最为常见。能源问题包括: WaterResource,ElectricPower,Land,Coal,Petrol,Food,Forest等;城市问题包括: Traffic,Population,Pollution,HousingProblem,FakeFood,Education等。

步骤:点题,谈现象(一般是不太正常的现象),说明原因或给人们造成的影响,再谈如何需解决。

3、图表作文。这类作文一般是对线状图,柱状图,块状图进行分析。如果是线状图,要讲明线的 走向,数据对比,说明什么,原因分析和前景预测。如果是柱状图,要讲明柱的高低,数据对比,说明什么,原因分析和前景预测。如果是块状图,要说明块状比 例,数据对比例,说明什么,原因分析和前景预测。

步骤:说明图表概况;图表概况说明了什么;分析原因;前景预测。

4、看图作文。通过对图画的描写,来讲述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问题或提供一个信息。其文体往往是以记述文,说明文和描写文为主。

步骤:交代人物的身份和人物的出场情况(故事的开始);交代时间,地点,其他人物和故事的发展情况;交代故事的结局如何;交代一下主人翁的感受。

高考的书面表达的长度只有100—120个词,在文章分段问题上一般不作要求。但考生如能做到视文章情况而定,在认为所写文章确有层次区别的前提下,将文章按层次分2-3段(注意:分段太多会使100左右的文章看上去很松散),那是再好不过的了。(记者 李樵 吉晶晶 徐啸寒 陈俊旺 采写整理)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文科综合 · 理科综合
· 语文复习 · 数学复习
· 外语复习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湖北高考人数持续下降 整体..
· 湖北今年高考大纲"维稳" "..
· 湖北公布2011年考试安排 高..
· 湖北2011年高考时间确定 日..
· 湖北省考试院:高考考点要加..
· 2011高考大纲明年2月出版 ..
· 湖北多数高校自主招生考试..
· 湖北公布明年高考报名细则..
· 湖北高考美术统考12月11日..
· 湖北2011年高考11月19日起..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