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高考 -> 复习指导 -> 语文复习 -> 文章内容
高考语文辅导:解答仿例造句题七注意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7-4-9 10:32:03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仿例造句,是近年来高考语文的热点题型。这种题型包含了许多隐性要求,如果不注意这些要求,很可能一分不得。试看下例: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在下列短信贺语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使上下文结构相同,内容相关。
 
  撷取春光里最美的一束花, ,捡拾秋风里最红的几片叶, ,编织成生命的风铃,让幸福快乐永远伴随着你。

  笔者认为,只有着眼于下列七个注意点,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仿句”。

  一、话题。首先,仿句在话题上要与例句保持一致,做到材料紧扣中心,事例典型合理。如例,画线句列举的是“春光里的花”“秋风里的叶”,再依据句末的“永远伴随着你”,可以判定仿句应扣住夏、冬两季的特征来写。

  二、句式。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散句、整句,单句、复句,等等。

  三、修辞。仿句时应当运用与例句相同的修辞方法,所以应仔细研读例句所用的辞格,如比喻、排比、对比、拟人、反复、设问、反问、引用等。

  四、结构。仿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语的构成方式,均应与例句保持一致。

  五、表达。仿写的句子应做到语言通顺、用词得当、简洁明确,不能出现不合逻辑、牵强附会、浅薄幼稚的说法。

  六、色彩。这里的“色彩”包括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比如例中洋溢着欢快、喜悦的感情,仿句时就不能违背这一点。

  七、字数。对于某些仿句题,仿写时还应注意,字数上应与例句完全相当。

  遵循上述七个注意点,可仿例造句如下:

  采摘夏夜里最亮的数颗星/掬起冬晨里最纯的半捧雪

  [2005年考题链接]

  (北京卷)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举出两个带有“半”字的常用语并对其中蕴含的理趣作简要说明。(4分)

  “半”字是一个很普通的字,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半”字的巧妙运用,却可以表达出诸多理趣。比如,“行百里者半九十”,意在提醒人们最后的坚持尤为重要。又如, ,意在 。再如, ,意在 。以上这些话,借助“半”字,生动地道出了耐人寻味的生活体验或人生感悟。

  [答案与解析]

  试卷未提供参考答案。笔者试拟:(1)“对孩子藏起一半爱”,(意在)表明家长真正懂得了爱孩子。(2)“有决心等于成功了一半”,(意在)揭示“意”和“行”的辩证法。(解析:这道题重在检测考生的知识积淀,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和人文性。)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文科综合 · 理科综合
· 语文复习 · 数学复习
· 外语复习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高考填志愿要小心 选择新增..
· 自主招生重视程度堪比高考..
· 今年高考新增140个本科专业..
· 荆门市农村独生女高考加分..
· 遇工作日产生诸多不便 建议..
· 申请就读台湾高校初定5月报..
· 西藏2011年普通高考报名3月..
· 2011江苏省高考对口单独招..
· 新疆2011年高考恢复暂停4年..
· 教育部:2011年高考新增设1..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