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考研 -> 考研动态 -> 文章内容
2014考研政治复习资料:毛特重要文献
作者:本站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13-4-14 18:04:56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重要文献

  大革命时期(1921—1927)

  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 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文章

  1)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2)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3)资产阶级分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

  4)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

  5)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 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

  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2)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揭示中国革命的对象。

  3)分析了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揭示中国革命对象

  4)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1.《井冈山斗争》;《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11 )

  分析了处在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的思想。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1)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2)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

  3)明确地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

  4)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意义: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

  4.《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 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

  1)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2)是中共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

  3)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4)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5)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方法。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实践论》(1937年)-- 认识必须和实践相统一

  1)提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 2)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3)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

  2.《矛盾论》(1937年)--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1)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2)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 3)论述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

  3.《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年)-- 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

  1)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提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2)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形式3)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 4)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4.《论持久战》(1938年)

  1)分析了中日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关键)、敌寡助我多助

  2) 批驳"速胜论"和"亡国论" ;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

  3) 阐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即要依靠人民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4)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察,即"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

  5)阐明了战略防御理论,应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5.《<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 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

  1)提出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3)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

  4)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的两个武器,党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的英勇战士。

  5)分析了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对象(帝、封)、革命动力(无、农、城、民)、革命的形式(武装斗争)

  6.《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历史文献

  1)第一次全面分析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2)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强调认清中国国情的重要性。

  3)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一全新的科学概念

  4)进一步揭示了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建设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

  5)提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7.《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

  1)为中国革命问题的解决提出客观依据: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2)革命阶段论和发展论相统一的观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3)第一次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文化的观点

  4)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并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归纳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5)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6)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观点。

  8.《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一

  内容: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科学地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

  9.《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二

  10.《反对党八股》(1942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三

  1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年

  第一次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12.《论联合政府》(1945年七大)-- 中国人民胜利的指南

  1)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

  2)第一次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

  3)提出中共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 ;紧密联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及其新中国成立后(1949—1956)

  1.《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

  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两个没收一个保护)

  2)提出土改的两个原则:

  (1)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3)提出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核心: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2.《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

  1)完整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敌人;

  3)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3.《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 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

  1)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进一步完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3)分析了各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4)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和职能

  5)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

  6)制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提出新中国在政治上必须实行一边倒即倒社会主义

  4.《论十大关系》(1956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的总结

  第一,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中心思想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分析,提出了十大关系:

  (1)经济方面①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以农业、重工业、轻工业为序; 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国防建设;

  ③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沿海支援内地;

  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⑤集体、国家、个人的关系:三者兼顾;

  (2)政治方面 ①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②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③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④是和非的关系; ⑤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反对一概排外,反对全盘西化。

  第三,阐述了正确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某些矛盾的基本原则,强调要处理好这些矛盾的各个方面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展了唯物史观。

  第四,辩证分析了独立自主和学习外国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学习别国长处 。

  第五,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道路,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

  第六,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第七,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作为一个大问题提出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光辉典范

  1)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规律,必须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2)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论及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阐明了政治生活主题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①敌我矛盾,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解决;②人民内部矛盾,用说服教育的方式解决

  4)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曲折的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促进科学进步的根本方针(不是首次提出)

  6)坏事具有两重性,努力创造条件使坏事变好事。论证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7)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产物;阐述了知识分子问题

  三、党在不同时期土地政策及土地所有权

  1.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

  ①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采取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到1931年前后,基本形成了一条比较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限制富农

  ②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③1947年.中共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满足贫雇农的要求,不能损害中农的利益 。

  ④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保护富农政策,保存富农经济(合作化后)从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

  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2.土地所有权的问题:

  1927-1931 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1931-1956 使用权和所有权归农民所有 ,1956至今 土地公有,十六届三中全会:农民承包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考研动态 · 调剂信息
· 考研政策 · 考研专题
· 试题精选 · 辅导机构
· 研究生院所 · 招生信息
· 招生目录 · 考研故事
· 专家建议 · 专业课复习
· 复习指导 · 特别推荐
· 学位教育
热门文章
· [推荐] 63.8%受访者认为高..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学者建议异地高考时间表不..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2012年浙江高考人数上升 录..
· 2012年高考必读:做高考试..
· 2012年高考生须注意的16个..
相关文章
· 2014考研政治复习资料:毛..
· 2013考研调剂:调剂尚未成..
· 2014年考研数学“四段”复..
· 2013考研翻译硕士: 别让成..
· 2013年全国高校研究生招生..
· 2013年高校招硕士研究生共..
· 2013年全国研究生计划招生..
· 2014年起内蒙古执行新的高..
· 上海"三校生"2013高考报名..
· 江西2013年高考改革举措出..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