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招聘 -> 最新招聘 -> 教师求职 -> 文章内容
博士求职论“出身”合理吗
作者:本站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9-11-11 13:51:30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博士求职也要看“出身”。近日,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的研究生双选会上,一些招聘单位明确要求应聘者须出生“名门”

  ,如应聘“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教师”,博士“各阶段学历均为211以上院校”;应聘郑州大学,国内优秀博士毕业生“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均就读于985高校或中科院、社科院……”

  对于这种做法,有舆论认为,这是一种明目张胆的学历歧视,显示了名校的傲慢与偏见,不可取。

  博士求职看“出身”固然缺乏法律依据,但在笔者看来也不无道理。作为政府公立高等院校,开出这样的招聘条件,往往是一个“集体的研究决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种理性。而支持这种理性的,是整个社会对当下博士硕士教育质量认可度下降的事实。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不仅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也整体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使中国教育上了一个台阶,成绩和贡献有目共睹。但随着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硬件软件脱节之类问题日益突出,教育质量下降。在本科教育阶段,不少二三流院校逐渐沦为硕士研究生的培训基地,几乎完全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在这种学历“大跃进”背景下,毕业生所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扎实度,恐怕不容乐观。

  有人把硕博阶段的教育戏称为“考研科举化,教学放羊化”。对于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的“高级人才”,也有人认为“现在的博士生不如5年前的硕士生,现在的硕士生不如10年前的本科生”。社会对当前硕博教育质量的认可度,由此可见一斑。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新闻报道看,严格限制博士“出身”的并非企事业单位,而是从事硕博教育的高等院校,这就更值得思考了。

  招聘博士须“名门”出生,这其中或许不排除相关院校的傲慢或炒作,但在我看来更多是高校基于当前教育现状的理性选择,是对学历泛滥的一种无声抗议。由此看来,我国硕博等高等教育有必要增设相应条件帅选和过滤,宽进严出,质量并举,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真才实学的高端人才。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教师求职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华侨大学2010-2011学年博士..
· 北京大学与中国石油勘探开..
· 新疆财经大学被确定为博士..
· 考研故事分享:从专科生到..
· 南开大学33名博士因延时毕..
· 兰大明年招收470名博士生
·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
· 武汉理工大校长所带博士:我..
· 中科院首批“新疆博士班”..
· “孔雀”西南飞——首位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