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信息网 -> 招聘 -> 教师风采 -> 文章内容
导师:人生之师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7-4-25 14:12:56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怎么做?中南大学通过建立“五项制度”——交流制度、联系制度、鉴定制度、预审核制度、参与制度,强化“三个结合”——思想引导与行为示范相结合,思想培育与业务培养相结合,思想释疑与助困解难相结合,充分发挥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取得显著成绩。许多学生感慨不已:我们的老师不仅仅是我学业的导师,更是我做人的导师,人生的导师。

 一般人心目中,研究生是高学历,是人才;研究生导师是教人才的,是高级人才。中南大学目前就有这样的“高级人才”1919人,担负着12000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不包括在职研究生)。扩招后他们有的要带十几名研究生,管得过来吗?会否“粗制滥造”?草木葱茏的春日里,记者带着与许多读者一样的疑问,走近这些“高级人才”。

  “学业要求是‘放大镜’”

  人物一:院士何继善

  这话是何继善的博士生付国红对自己导师的评价。2001年9月,付国红考上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教授的硕士生时又高兴又有一丝担忧,高兴的是做梦没想到能师从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教育家,担忧的是导师身为院士又曾兼任校长,此时还是省科协主席,诸事缠身,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只怕就不会那么细了。没想到在读硕又读博的这5年里,院士“对我的指导交流很频繁,出乎我的意料”。当然,要求也是出乎意料的严,导师时常“敲打”他。那年他到重庆去做课题一个多月,才去两天,导师的电话就追过来了;出差回来后发现导师自己也出差去了,付国红心中窃喜:不用及时汇报出差情况了。没想到过了两天导师就派人传话:将在重庆工作的情况写成文字材料email到导师信箱里。

  对这话还有切身体会的是何院士的另一个学生冯德山。小冯因家境困难,去年偷偷地与一位师兄外出做了个小项目“赚点油盐钱”。“导师这么忙,可能不会发现。”小冯抱着侥幸的心理。谁知回到学校接到的第一个电话就是导师的。导师先是严厉批评了这种“偷偷地”处事方式,要求他们无论如何要遵守校规校纪,要静下心来做学问。在了解到小冯是因为家里困难而“走穴”时,又帮助他申请到了“继善奖学金”。

  人物二:“岳家军”

  “岳家军”是中南大学的师生们对商学院博士生导师岳意定及其学生们的爱称,因为岳意定“带兵”之严不逊岳飞,其学生之勇之善战亦不逊于岳飞手下。那是2003年寒假,偌大的中南大学校园一改往日的喧嚣热闹,沉静了许多,但商学院2001级硕士生翟晨曦、姚琛等4个同学却不得安宁,他们的开题报告修改了三四次,导师岳意定还是没有通过。“再过8天就过年了,过完年我们再回来写好吗?”有学生恳求岳老师,一个女生甚至偷偷抹开了眼泪。“不行。再晚也要写好,写不好就在长沙跟我一起过年。”岳老师严肃地说。没辙,只好再改。“让我的学生受到最严格的训练,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果不其然,2003年翟晨曦毕业进入国家开发银行总行投资局工作,一上班即参与开发银行首批资产证券化试点方案的设计,是主要设计人之一;之后又参加了我国第一支产业投资(渤海基金)的方案设计、国家开发银行住房金融方案的设计等;2004年,她参加中直机关英语演讲比赛,在高手如云的情况下获二等奖。“如果没有当年‘岳家军’式的苛刻训练,就没有今天。”她给导师打电话感慨。

  声音:“敬畏学问”。

  “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要沉下去。”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古德生和信息学院院长桂卫华挂在嘴上的话,事实上也是中南大学1919名导师对学生的一致要求。古院士认为,做学问是一种揭示自然和社会现象秘密的活动,必先尊重自己的研究对象,才有可能发现对象的秘密。因此读书思考,切忌浮躁;设计判断,当周密论证;发表论文,切忌抄袭。正是古院士的这种严格要求,他指导的学生才格外出色,仅近两年就有一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优”,一篇获提名,还有两篇获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思想熏陶是‘双面镜’”

  人物三:院士金展鹏

  “我骄傲我们是金老师的学生。”这是2004年记者在采访金展鹏院士时他的学生刘立斌说的话。在中南大学,金展鹏的存在本身对研究生们就是生动的教育。金展鹏在国际相图界赫赫有名,可是1999年,才60岁的金展鹏因病瘫痪,“全身上下仅脖子能够动弹”。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做科研,居然在全瘫5年后的200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仍然先后指导了十几名博士、硕士生。手脚不能动,他就叫人特制一对三角形小木架固定在床头仰头读书,由妻子或保姆翻页。7年来十几名博士、硕士生的论文就是这样一个字一个字读完的。“一篇论文一般在100页以上,金老师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看到兴头上,总是说等等再翻身,结果背上长了褥疮,好久都没恢复。”保姆抱怨说。“培养学生我没有什么绝招,但我可以保证我对他们的态度是诚恳的!”

  材料学院03级硕士研究生谢丹根本不是金老师的学生,但金院士对他的关怀绝不亚于自己的弟子。每隔一段时间,金老师就叫小谢到他家去拉家常,询问他的科研情况和思想动态。“我之所以能够在读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8篇SCI检索的学术论文,除了自己导师的悉心教诲之外,还得益于金老师的热心帮助。”已被苏黎世联邦理工(ETH)录取,攻读博士学位的谢丹说。当年小谢还在读本科,第一次尝试着写英文论文,就是金院士躺在病床上一字一句修改的,其中一个单词用得不恰当,自己又不太能确定,还特地要妻子打电话去向学生请教。

  正是有了金老师的“诚恳”,他的那些在国际相图界被誉为“金家军”的弟子们个个事业有成,由27名委员组成的美国相图委员会中,居然有4人是金展鹏的弟子!“跟金老师学习几年,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科学的态度和怎样做人。”他的学生刘华山在毕业论文答辩时的结语,代表了众多学生的心声。

  人物四:“名师”蔡自兴

  今年“两会”期间,蔡自兴教授的22名硕士生、17名博士生和3名博士后,同时收到导师从北京寄来的“两会”首日封,还同时在网上收到了导师的十多张会议活动照片及提交的8项提案、3个大会发言稿。“我希望我的学生们不仅认真做学问,还要热心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两会’。”曾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名“名师”、中国著名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学和自动控制专家、中国智能控制学科的奠基者之一蔡自兴教授说。蔡教授对学生既严又爱。他规定,未经他审阅的稿子,不得对外投稿,如实在要投,不得署学校的名,更不得署导师名。潜心研究“进化计算”并小有成就的硕士生王勇,准备将论文投向国际刊物,蔡教授不仅自己逐字逐句修改王勇的英文论文,而且还请在美国读博士的儿子和儿媳协助把握论文的英语表达关,最后还花钱请国外英语语言专家再审阅。现在这篇论文已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

  声音:“要有奉献精神,要急国家所急。”

  这些年的十几次采访,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都对记者说过这样的话。记者认为,多年来,中南大学的研究生导师们一直在以实际行动践行之,因为他们深切地认识到:导师如镜。某种意义上学生就是导师的影子,有什么样的导师必定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因此1919名导师中的绝大多数,不仅做学问,做人做事也都是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比如不在学生论文上署名,课题提成尽量向学生倾斜,勇挑重担勇打硬仗等。以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照耀学生的“人师”太多了,金展鹏和蔡自兴只是其中的代表。

  “生活关爱是‘显微镜’”

  人物五:“父亲”文继舫

  也是全国高校百名“名师”的文继舫,在研究生们中有着“父亲”之称。对这个词,博士生李波有着最深的感受:考博时,李波由于家境贫寒,读不起自费生,差点打了退堂鼓。文继舫给予了他特别关照,将他录取为公费生。这样李波不但免除了读博期间几万元学费,每个月还能得到300多元的生活补助。读博没多久的2003年5月20日,李波的幼子又因为先天性心脏病被送进了湘雅二医院,医药费成了李波不可逾越的屏障。就在他愁眉不展的时候,文继舫亲自带领全院师生为李波捐款六千余元,给他解了燃眉之急。

  “在我们做试验的时候,难免会遭受一些有毒气体和有毒试剂的侵害,文老师每次都会提醒我们当心身体,注意操作规程,小心防范。”博士生王宽松由衷地说,“文老师总是把我们当儿女看待,他对我们的关心真的让我们好感动!”

  人物六:医师肖波

  博士生导师肖波教授带研究生有10年了,10年里有20多名博士生、50多名硕士生经他的培养走向工作岗位:指导的首届硕士毕业生李静,2005年已被公派至美国德州大学医学院当访问学者;1996级七年制研究生熊舸的研究生论文获得亚太地区癫痫协会优秀论文奖,攻读博士期间又被选送至意大利威尼斯参加由国际抗癫痫联盟组织的“国际抗癫痫研讨班”;刚刚过去的2005年,肖波教授两名刚毕业的博士生分别获得了神经科领域最高级别科研资助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各一项,有l名研究生毕业论文获得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奖。

  “肖教授更突出的是关爱学生,在学生们心中,他不是父亲,胜似父亲。”他的学生曾艺向记者介绍。2002级学生李水仙家住农村,本是一贫如洗的家庭因母亲身患癌症而雪上加霜,2003年其母亲因病去世更是让她遭受了巨大打击。肖波教授得知情况后一边安慰其继续完成学业,一边帮忙解决了其在读期间的大部分学费、生活费,乃至四处求职时的路费、住宿费等。现李水仙同学已顺利毕业,在厦门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工作。

  2003级硕士研究生江俐敏来自河南省偏远农村,家中还有两个同时在读书的弟弟,家中经济条件可想而知。2005年的一天,她突觉下肢无力、双手麻木。肖波教授得知后,立即掏钱安排小肖到湘雅医院检查,结果疑为“脊髓血管畸形”。此病如不及时治疗,两三年后很可能全身瘫痪。江俐敏及她闻讯赶来长沙的双亲心急如焚。确诊此病所需做的血管造影及后续的手术费用高达数万元,这对他们本已一贫如洗的家来说无疑为天文数字。这次,又是肖波教授出资并发动全体神经内科同事、同学捐资助她到北京宣武医院做血管造影,证实确为“脊髓血管畸形”并进行了介入治疗手术。江俐敏术后恢复良好,现已顺利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实习和毕业论文。每谈及此事,江俐敏总是说:“是肖老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声音:“尊师教诲永世不忘,慈母关怀铭记我心。”

  这是今年春节期间,校师德先进个人张飞涟教授收到的学生贺年卡中的一句话。“生活关爱是‘显微镜’”,这话也是一个学生对自己导师的评价,意为学生只要有一点点困难,导师都会及时发现并看得很重且全力相助。“现在许多研究生上有老下有小,有的自费生一年的学费上万元,其实他们中也有许多特困生。”哲学教授谭希培说。所以只要有可能,他都会巧妙地给学生资助,钱不多,但总可以解学生的燃眉之急。陈晓红、李建华、桂卫华、汪明朴等许多许多导师,可以说,所有的1919名导师,都或多或少给过学生资助。2005年7月,黄伯云院士获得长沙市首届科技创新奖,他当场就将奖金50万元捐献给学校设立科学转化基金;何继善院士为奖励贫困优秀生还主动到一些企事业单位“化缘”,设立“继善奖学金基金”。

    做法“五项制度”提供保证 本报记者 李伦娥

  要教学要科研,许多人还担任了行政职务,还在校内外有无数的兼职,导师们很忙,特别是名师们、院士们。如此繁忙的情况下,中南大学的导师们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与学生沟通,去关注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细小问题?

  “我们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首要标准;强调研究生业务培养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环节的全过程,要为业务培养提供动力、支持与保障;强调导师要成为研究生业务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并以制度来规范。”副校长李桂源教授说。他所说的制度是这样五项:

  一是交流制度。要求导师每个月至少要与研究生进行一次思想交流,及时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每个月交流一次,十几个研究生,任务并不轻。于是许多导师创造性地摸索出一套好办法。如土建学院张飞涟教授采取“散步交流”的方式,坚持散步时叫上一个研究生陪同,边散步边交流,借此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与感情等情况,及时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外语学院何云波、孟泽等一批年青导师经常主动参加研究生的文体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帮助学生。

  二是联系制度。要求导师每学期要与各培养单位分管领导或研究生辅导员联系、沟通一至两次,交流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对有实际困难的研究生,导师既要建档备案,悉心关怀,更要及时向培养单位反馈信息,与培养单位一起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三是鉴定制度。要求导师对研究生每学年的思想政治表现进行了解和考核,并把评语和考核结果写入研究生的学年总结鉴定表中,存档备案。在实施过程中,导师们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的态度认真进行鉴定,有的导师还制定了更严格的鉴定、考核办法。如,资源安全学院的古德生院士,把学年鉴定当成考核学生全学年思想、学术、科研等方面综合表现的一个重要环节,每次进行鉴定前都要找学生谈话,全面了解情况,肯定学生的成绩,指出其不足,然后再亲自给学生书写鉴定评语。冶金学院李劼教授制订了严格的定期检查制度,每一个季度对学生进行一次考核,其中包括专业技能、政治思想态度、协作精神、对国家大事的了解程度等,并采取一票否定制,只要学生有一项不合格,一律不得参与评优和获取奖励基金。在每个学年末,他都要召集研究生做一次全面的总结,然后再书写鉴定评语。

  四是预审核制度。要求导师在研究生的请假、评奖评优、贷款、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各项申请中,要了解实际情况,进行预审核,并实事求是地签署意见。该项制度的实施,虽然增加了导师的工作量,但有力地保障了各项评选活动的客观、公正,加强了对研究生的管理。全校2003级、2004级研究生的优秀奖学金评选,共有3000多人次获得各等级的奖学金,累计金额600余万元。在两年的评选过程中,无一名研究生向学校提出异议,其中导师的审核把关起了关键作用。另外,在学校每年提供的200多个“助管”岗位中,总有上千人申请,其中,没有申请到岗位的学生有不少是因为导师在审核过程中考虑学习、科研等因素而没有批准的,那些申请到了岗位的学生都得到了导师的认真审核与同意。

  五是参与制度。要求导师要主动了解学校及各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安排和要求,积极参与研究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学术道德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组织、督促研究生参加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何继善院士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邀请有求必应,每年都要为全校研究生举办两至三场教育讲座,为全校性的研究生课外活动送去勉励之词,并多次到学校的德育网站与学生交流学术、人生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商学院王国顺教授结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建立了个人网页,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栏目与交流窗口,通过网络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

  据统计,近三年来,在学校举办的“反虚假、树诚信、促两风”、“学理论、正学风、促质量、创品牌”等研究生主题思想教育活动中,参与其中的导师有近200人;在学校每年举办的“研究生论坛”活动中,有200多名导师为研究生开设了各类教育与学术讲座;在学校组织的“医疗义诊”、“百名党员博士生湘西行”、“三下乡”等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有100多名导师参与指导。

    本版专论 研究生同样需要思想关怀 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 徐建军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高层次人才是全社会的示范,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培养。”他特别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要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一定要把自己的人生和事业融汇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要为祖国、为人民不断奉献并干出业绩,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才。

  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的骨干力量。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研究生同样需要思想关怀。如果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学理、荒于道理,那是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人才的。在对研究生加强业务指导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研究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也是学校和研究生导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以德为本、以德立世、以德行事,是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和成功之路。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之道“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也认为,一切真正的人才培养,当是首在体育、次在智育、更言德育,“因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重视修养、重视德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和意义而言,则更不可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

  我们欣喜地看到,研究生作为一个数量激增的群体,品学兼优者的确大有人在,他们走出校门后,在国家建设的各条战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研究生思想状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少数人政治上不求进步、存在信仰危机、道德水平不高、心理不够健康等,这些问题追根究底仍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我们对研究生思想上的关注与关怀一刻也不能放松。

  从导师的角度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塑造和维护导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尊严,不仅包括“知道”的容量,还应包括“求道”的精神、“治道”的作风、“用道”的能力、“传道”的方法、“体道”的修养,等等。事实表明,导师是研究生心目中最亲的人、最近的人、最信服的人,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无疑是一条最有效的教育途径。

  几年来,我们正是基于上述种种认识,倡导所有导师从思想、道德、精神品格上关怀每一个研究生。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广大导师和研究生的赞同,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要在“深入”上做文章,将导师坚持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益经验进一步落实到每一个院系、每一个学科、每一对师生,深入到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尤其要结合“八荣八耻”教育,引导研究生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要在“提高”上做文章,将导师坚持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提升到一个更新的高度,以求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教师风采 · 最新招聘
· 教师专题 · 招聘动态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浙大给研究生导师办“学校..
· “80后”小助教执掌生杀权..
· 上海交通大学:启动“职业..
· 广州高中名校不再低分录特..
·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
· 江苏金肯职业技术学院2008..
· 天津师范大学“三下乡”实..
· 研考要加大导师面试权重 导..
· 离婚率攀升婚姻家庭指导师..
· 中国科大为少年班“神童”..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 高校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 高校信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