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务员考试作为一种制度被确定下来以后,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上演着千军万马闯独木桥的盛况,但报考人数与录取比例的悬殊差距,让那些年复一年坚守着考公务员阵地的考生们经历着酸甜苦辣的心路历程,成为艰苦的“考公务员一族”。
酸:离梦想只有一步之遥
“成功和失败的差距只有0.5分,虽然心理已早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但知道成绩后的我还是感到一阵阵的心凉。”2002年从渤海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小刘在金城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对现在的工作不太满意的他在2003年10月份第一次报考了公务员,第一次报考的小刘在专业的选择上非常慎重,经过认真地比较和考虑,他最终报考了只有十几个人报名的“区政府秘书”一职,因当时这一岗位的要求比较严格:本科、中文专业、男性……小刘说,越是要求严格的岗位竞争的压力就相对小一些,而那些条件要求宽松的岗位虽录取人数多,可报考人数的压力却更大。
笔试如期举行,小刘最大感受就是《行政能力测试》的题目与他平时所做的题型完全不一样,非常灵活,130道题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虽然也有些题目卡了壳,但他还是顺利地答完了这一科和《申论》。经过半多月的焦急等待之后,小刘的两科成绩都是60多分,排名报考岗位的第一名!小刘感到自己离成功近了一大步。接下来是面视,抽签、候考,小刘抽中了第2名,除一个题目回答得不太理想外,小刘自我感觉发挥不错,果然不出所料,考官亮出了78分!可后来他还是以0.5分的微弱差距落选了。
经过了一次失败后,小刘重新调整好心态,准备再战。去年的招考职位中没有他所心仪的岗位,所以放弃了报考,今年小刘再次报考了公务员考试,他对记者说:“这次考得还不错,不过我想我的心态更平和了,其实公务员考试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种选择而已,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选择等着你去努力和争取。”
甜:阳光总在风雨后
已经有3年工作经验的小赵言谈之中透出一种成熟和独到的见解,他1999年从辽宁大学法律专业毕业,考公务员之前曾参加过司法资格考试。2003年,小赵看到公务员的招考信息中恰好有自己喜欢的岗位,于是他报了名,当时他所报考的岗位约有80多人报名,录取比例为40:1。在接下来1个月的复习时间里,小赵集中做了一些试题,以提高做题速度,因心里做好了题量大的准备,所以笔试的时间掌握得比较好,用最快的速度想出答案后马上填涂答题卡。笔试考完后,小赵的心里就有了底儿,果然,他以笔试第一的成绩顺利进入了面试,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小赵在回答考官问题的时候,成熟稳重,信心十足,最终,他毫无悬念地考取了凌河区法院。
谈到成功的经验,小赵深有感触地说,公务员考试是考平时的各种知识积累,是考查考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如何,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提高上来的。所以,考生不必拿出大块时间来复习和背诵常识,临时抱佛脚的作用不是很大。考生应该正确地看待自己,认为自己综合知识能力强一些的,可以报考相对好一些的职位,如果能力弱一些,可以报考相对冷门的岗位。在考前的复习方面,可以从增加实战经验入手,提高做题速度和阅读速度等。
对于那些坚持不懈地考取公务员岗位的考生,小赵说,阳光总在风雨后,要从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但也不能孤注一掷,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不能丢。
苦:年复一年的复习“长跑”
在人才市场,记者遇到了前年报考过一次工商部门的园园,“在报考的时候,我从来不选那些只招一个职位的单位或部门,我本身没有实力也没有精力去走独木桥……”园园是一名自考生,她学的是会计,闲置在家的她似乎更能集中精力复习看书,但背了不少常识的她,每次考试还是遇到“漏网之鱼”。她今年再次报考了工商部门,乐观的园园说,虽然她清楚地知道考上公务员的希望很渺茫,但她心里的那个梦想始终带给她无限的动力。
小王是千千万万个有着公务员梦想的考生中的一名,他2002年从阜新一所专科学院毕业,学的也是会计专业,他家住在凌海农村,自毕业后,多次到人才市场找工作,可总没找到合心意的。考公务员成了小王最放不下的一个梦想,他边在家务农边复习,从2003年到今年报考民警、报考工商部门,小王已经参加了3次公务员考试了,最可惜的一次是,在今年的招考民警笔试中,他笔试总分已经过了面试的分数线,可《行政能力测试》以0.8分之差没有达到省里划定的分数线。但执着的小王依然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辣:工作与备考之间的日子
“我从2003年开始,参加了一次省级和两次中央级公务员的考试,虽然都说公务员考试不能靠临时抱佛脚,但两三年考下来,没有集中系统地复习,恐怕成绩也只能在原地踏步了。自从动了报考公务员的念头起,工作和学习的压力就一直伴随着我,这种日子不好过呀。”林明一门心思想要考海关,在学校教书的他一边要应付繁忙的工作,一边还要集中精力学习,常常开夜车到12点:大一时候学的法律常识、高中时学的历史、数学运算、文学知识,还有政府制度常识哪一样都得恶补一通,每天看书看报,写读书笔记,更是不能少。
很快就要参加今年中央级公务员考试的林明又在开始新一轮的备考,他说,35岁之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其中的苦辣滋味恐怕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