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敏)昨天(3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工作学期”双向招聘会。200多家企业在校园设摊,提供2000多个岗位,招聘大一至大三学生,利用“工作学期”到企业实习。此举意味着,在积极助推2009届毕业生就业的同时,工技大新一轮“预就业”工作已启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多年来坚持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学期”是其中的特色之举。学校实行一年三学期制,即两个在校理论学习学期和一个工作学期,每个工作学期持续6—8周。工作学期中,学生以“职业人”身份进入企业工作。大一学生主要锻炼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大二和大三学生在企业工作需专业对口。工作学期使学生能获取更多实践经验和职业感悟,回校学习时动力更足、目标更明确。目前,已有3000余家企业成为“工作学期”的基地。
“工作学期”的设立,还有效助推了工技大毕业生就业。学校每年有30%左右的毕业生经“工作学期”历练后,表现突出,被所在用人单位录用。目前,工技大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已达到75%,在本市高校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