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就业信息 -> 就业指导 -> 人才资讯 -> 文章内容
阜阳师院精心培养新型“未来教师”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7-1-8 11:44:58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面对新时期基础教育的新形势和新需求,高等师范教育如何与时俱进培养出适应教书育人需要的合格教师?阜阳师院从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入手,创新实践教学,强化素质教育,走出了一条精心培养新型“未来教师”的成功之路。

    有着50年办学历史的阜阳师院,是皖西北地区辐射近2000 万人口的唯一一所本科学校。在办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阜阳师院一直坚持服务社会、服务基础教育的宗旨,培养出的4万多名各类毕业生以工作适应能力强、作风扎实而受到社会好评。近年来,在自身专业结构从单一师范类向师范与非师范并存转变同时,阜阳师院正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人才需求新的变化,坚持突出师范教育的鲜明特色,通过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把素质教育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育融入日常教学和主题活动过程中,精心培育适应社会需要的“未来教师”。

  针对基础教育对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要求,阜阳师院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把传统的师范教育转变为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板块构成的新的课程体系。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全部进行通识性的基础知识教育,并遴选全院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开设了近50门文化素质课程,按照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分类,实现文理科专业学生的课程互选,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院科学配置教学资源,打造具有较强科研实力支撑的课程,以教师教育为主体,建设35门重点课程和13门精品课程,满足人才培养的基本需要。同时,学院积极建设实习实训教育的全程化,从一年级到毕业实习前,学生在校期间,先后进行见习、教学观摩、说课、备课、案例反思等循序渐进的实习实训活动,实现日常训练、毕业实习和上岗教学的自然衔接。

  为了切实提高“未来教师”的从教基本技能,阜阳师院注重运用多种方式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实际能力。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学院坚持年年举办“未来教师”职业技能系列比赛,今年已经是第14届。比赛设立授课、教案评比、应用文写作、职业常识比赛、学生课外活动设计方案和即兴演讲等项目,按照班级、年级和专业比赛选拔,举行全院决赛的方式,覆盖到20个师范类专业的多数学生。此外,阜阳师院还积极创新载体,把素质教育拓展到更广范围,对于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英语演讲比赛、“挑战杯”科技创新与创业设计竞赛等系列活动,学院都创造条件提高参与度,在多次获奖的同时,让更多同学得到锻炼。对于每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阜阳师院立足专业特色和优势,精心选择社会实践与专业锻炼的结合点,组织学生开展“访恩师”、“访优秀毕业生”、“义务支教”、“留守儿童帮扶”和“农村基础教育调查”等活动,在提高自身能力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

  通过创新实践教学和强化素质教育,阜阳师院培养的毕业生走上讲台后,体现出了较好的知识运用水平和师生互动能力,许多人很快在教学工作中脱颖而出,成为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政策法规 · 人才资讯
· 择业顾问 · 职业考试认证
· 应聘指南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