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培训频道 -> 职场快讯 -> 文章内容
看毕业生求职路晴雨表 听专家指点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6-4-10 10:00:00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21日拉开帷幕。各地将面向2006届高校毕业生举行多场现场招聘会和网络招聘会,目前已有43.6万个职位虚席以待。今年的招聘,企业有什么新要求?毕业生的求职愿望有何变化?一起来看看。

  11月20日是教育部规定企业可进校园招聘的“解禁日”,两场招聘会在清华和人大同时展开。今年参与校园招聘的外企、名企更多。目前已经进校招聘的企业集中在IT、电信和家电行业,而房地产、快速消费品、金融等传统行业的企业也日益增多。从准备好将入校的企业名单看,将有更多跨国公司、更多国内民企、国企进入校园招聘“抢夺”人才。

  清华招聘会——本校生从容、外校生赶场

  前来应聘的其他高校的学生比清华本校的学生多。早上8点,清华东门外就出现了抱着简历来赶场的学生。北航研究生小王表示,几个和招聘职位相关的系的几十名毕业生都来应聘了。“有机会就不能错过”。很多来自北科大、北理工等院校的学生也多有同感。

  比较而言,清华本校的学生要从容得多。一名研究生表示,今年虽然毕业生多,但同学中有近半已联系好了工作单位。一名清华本科毕业生也称,同学们大多没急着找工作。

  据清华大学就业中心许主任介绍,今年清华就业人数达到4000多人,比去年多1000人左右。在校园招聘会开始之前,已经有百余家企业向清华预定人才,其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公司。

  人大招聘会——不一定非留京不可

  广州市赴北京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人大举行。广州市50多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仅一上午,就有4000多名毕业生来应聘。“只要工作适合自己,不一定非要留京。”应聘学生纷纷表示。

  在招聘会现场,公务员、银行等工作成为香饽饽。排队人数最多的是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的展位,共排了百人左右。工行的招聘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在北京招聘20人左右,招的全部是基层岗位,会视情况扩大比例。

  专家马上就访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任主任指出,与往年相比,今年北京地区的就业形势需求旺盛,但趋于平稳状态。生产一线和基层岗位需求比重增加是今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的新变化。这就要求毕业生在就业时,眼光要多关注一下这些用人单位。

  求职晴雨表:狂投简历眼高手低 毕业生心态令人忧

  太盲目:网大未必捉大鱼

  武汉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四学生程志,只要看到招聘企业有招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名额就投简历。“网撒得大,机会才多嘛!”小程坦言。

  小程不算个案,在最近的招聘会上,一部分毕业生投简历都放眼在“大专业”范围上,招聘岗位只要与自己的专业或辅修课程沾边,都要试一试。一些毕业生甚至不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不清楚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劣势,不知道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职业,盲目投递简历,最后石沉大海。

  欠诚信:搬石头砸自己脚

  一些毕业生在简历上大做文章,把自己包装成“顶级高材生”,一位学生甚至大言不惭地说:“简历不作假,典型一大傻”。

  吴亮是某大学管理学院毕业生,他的简历中社会实践一栏让人觉得很有“分量”:4年大学从未间断过校外兼职工作,先后在快餐店、广告公司做业务员,此外,长期从事家教工作。大学4年自食其力,是人格和经济走向独立的四年。但据同学介绍,他仅大一做过家教,剩余时间除了泡网吧就是打球。

  除了简历作假,还有大学生在进行职业测评时作假。“做职业测评时,一些内容无从说真话。说真话就没机会。”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毕业生刘宏讲到自己的“难处”,显得很无奈,“比如要求你填写曾经负责的一个团队项目,在团队中担任的角色,举例说明团队对一次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我没有这样的经历,只能编。”

  不细心:大意还得失荆州

  在创维集团武汉大学专场招聘会上,来自武汉科技大学的刘创、汤锋顺利通过第一轮测试。两人面试表现差不多,但西装革履的小刘通过,一身牛仔T恤的小汤却落选。“都学机械,我还多个英语六级证书,一身行头就这样值钱?”小汤感到很郁闷。

  在上周末一大型人才招聘会上,一公司招聘第一条件不是看简历,而是直接问求职者,接电话首先说些什么,能否报出自己的公司和部门。因为不知如何回答,一些原本满怀希望的求职者只能黯然离去。更有单位对求职者的面试是从其指甲缝是否藏有污垢、讲话时是否看着对方等细节开始。

  眼光高:眼高手低难“出嫁”

  11月1日,新疆八一钢厂来武汉科技大学举行现场招聘会。尽管有近300人到招聘现场,但投递简历的仅30余人,与其他公司招聘时的“暴棚”现象形成鲜明对比。“新疆很偏远,宁愿回老家也不去。”现场不少同学这样表示。

  朱林是该校营销系今年的毕业生,别人跑招聘会,网上投简历,忙得不亦乐乎,他却迟迟不肯出手。因为他的座右铭是“非外企不进,非沿海不去,非高薪不拿”。很多大学生都想找一家比较“牛气”的企业,一上班就挣万儿八千。工资少了不会去,福利差了不愿去,住房没有不能去,不准考研不敢去,甚至单位所在城市规模小了,位置偏僻了也不考虑去。

  专家马上就访某公司招聘负责人:简历、测评作假的直接后果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诚信度大打折扣,这是给所有大学生拆台。即使利用虚假简历进入企业,自身能力却无法造假。

  人力资源专家:人才市场凸现“细节效应”实际是招聘单位对人才的认识有所改变。而不少招聘单位更是直言,相对于不注重细节的求职者,懂得把握细节的人,其成功率要高出三成以上。

  求职晴雨表:递名片 零起薪 视频面试 大学生出怪招

  求职新方式一:求职名片印满头衔

  学中文专业的小谢在名片上印上了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但最突出的是他的头衔: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校园集邮协会会长。小谢告诉记者,从11月起,各类招聘会和用人单位就正式开始招收应届大学生了,想要在人山人海的求职大军中让“伯乐”一眼相中,还真得花点心思。过去有学生在简历上打主意,动辄几十页的彩色打印纸,或者刻录好的光盘,但招聘者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仔细看,投出去的简历往往石沉大海。而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各种优势印在小小的名片上,既打眼又有新意。

  北大外语系的小周告诉记者,一般说来,学生的求职名片最突出两个部分:校名和头衔。他解释说,如果是重点大学的学生,在名片的显眼位置印上学校名称,没准能让“嫌贫爱富”的招聘者第一眼就注意到,求职效果会更好。而另一方面,不少学生认为,印上头衔能够充分表现自己的实力。“对于毕业生而言,如果是学生会干部就最好。”

  专家马上就访

  职业规划师王占军分析说,这说明了大学生从过去的盲目追求大而全过渡到突出重点,是求职观念的一种突破和进步,但过分注重头衔和包装会发展成为一个新问题,名片的含金量和实际效果还有待考察。

  求职新方式二:视频简历

  大学生的求职简历已不再“沉默”,将“开口说话”了。眼下,一种视频简历在高校中悄然兴起,成为不少学生的求职新方式。

  “我叫朱玉,近朱者赤的朱、美玉的玉。”某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的大三学生朱玉自豪地看着电脑里正在播放着自己的视频简历。她告诉记者,这是她前些日子在环城公园拍摄的。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形象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还能够让招聘者感受到自己的风采。

  文字简历是招聘单位对于应聘者个人情况了解的基础,而视频简历就好比是一场初次的面试。由于单纯的文字简历难以展现个人的气质与综合素质,使得许多求职者专注于文字简历的“创作”,反而使许多诚实有才华的求职者得不到应有的面试机会。许多招聘单位也常常抱怨文字简历水分太大,使得面试的工作效率较低,而视频简历对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帮助。

  专家马上就访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处副处长文书锋认为,学生的简历内容雷同很多,经常使企业的招聘人员感到“头疼”。视频简历可以将每个学生的气质、性格、自信心、语言能力、外语水平等进行很好地展现。

  求职新方式三:网络视频面试

  时下,另一种新的求职方式悄然兴起:网络视频面试。这让高校学生们足不出户就能与各地招聘单位实现面对面的交流。

  已通过网络视频面试成功找到工作的一位大四学生表示,他在大型人才网注册、填写好了个人资料和想应聘的岗位,再留下联系方式,不久后就接到外地一家公司的电话,要求我上网用视频聊天的方式进行面试。 “我身边的同学也有很多人在网上进行视频面试。这种方式增加了我们就业的机会,只要有电脑、摄像头、话筒和宽带网速,就可以与外地的单位进行交流了。”

  网上面试很轻松,就像和网友聊天一样,省时省力,没有地域的界限,减轻了东奔西跑,舟车劳顿之苦。只要你会上网就可以,在网上进行视频面试,所以,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愿意采取这种全新的求职方式。

  专家马上就访

  有关专家表示,网络应聘好处很多,既省了时间又节约了开支。但还有一些隐患,学生应该及时与校方沟通,确定网上招聘单位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警惕不法之徒利用这种网上招聘进行欺骗活动。

  求职新方式四:“零薪应聘”

  进入秋季,大大小小的招聘会接踵而来。有些大学生求职者为了得到好的工作机会,打出了零薪酬应聘的招牌。

  “零薪应聘”的求职者认为,很多公司都要求求职者具有几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但应届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只好未雨绸缪,假如有合适的岗位宁可零薪酬、不要工资也愿意去做。

  专家马上就访

  应届毕业生在具体的工作中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容易遇到困难说走就走。所以尽管自降身价,求职效果未必理想。用人单位看中的并不是求职者拿不拿工资,或者拿多少工资,更重要的是求职者是否能脚踏实地的工作。

  求职晴雨表:开学俩月 大四不忙学业忙就业

  忙学业还是忙就业?

  河南科技学院的3名同学19日一大早乘火车从新乡来到郑州,在人才交流大会现场,他们每人投放了三四份求职档案。学计算机的魏姓同学说,像他们一样赶到郑州求职的学生并不少。

  魏姓同学说,他们大四的课程每天不到两节课,到下个月就可以结束课程了。除了准备考研的,大部分同学的精力主要放在就业上,有招聘机会就去看看。

  在招聘会现场转悠的一名郑州大学大四的学生直言不讳地说:“现在就业形势那么严峻,谁还有心思学习呀?找工作压倒一切。至于学业,能应付过去就行,反正能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和学生一样,各个高校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双向洽谈会不仅场次多了,时间也越来越提前。尽管教育部明确规定,每年11月20日之前不得组织用人单位到高校招聘,但实际上在此之前已有一些高校和企事业单位联系招聘事宜,有的在9月份刚开学就开始了这项工作。

  提前找工作是耶非耶?

  不少人对大学生提前找工作表示理解。几名在招聘现场求职的大学生表示,忙于就业势必影响学业,但这是就业形势所逼。

  某高校学生处的一位老师说,即将毕业的学生对就业比学习更重视,如今连教学实习也大打折扣,不是按专业科目设置去实习,而是围绕就业去实习。

  尽管如此,采访中很多同学表示,大四的课程同样重要。往届毕业生小郭说,学校为大四学生安排的一般都是专业课程,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新东西还很多。找个合适的职位靠的是自身实力,而不是提前几个月下手。

  专家马上就访

  人才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员称,大学生提前找工作不仅影响学业,找到工作的同学还会因为没有了就业压力而放松自己,从而影响到毕业考试和毕业设计等,不值得提倡。

  用人单位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不主张毕业班的学生不顾学业提前找工作,应该让大四学生学完专业课程再去找工作,企业更看重系统学习过专业知识的大学生,这样的人才更有发展潜力。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课程推荐 · 培训动态
· 培训院校 · 学历类
· 资格类 · 外语类
· 其它类 · 教材推荐
· 职场快讯 · 职业技能
· 培训师推荐 · 培训机构推荐
· 就业指导 · 综合类目录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