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高等教育 -> 教师论文 -> 文章内容
加强高校学生党组织制度建设之我见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7-6-25 15:26:42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摘 要] 加强高校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应该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丰厚的长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强化和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应该牢牢抓住高校人才集中的益处,大胆选用人才,切实使高校党组织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紧紧扣住高校目标明确的利处,完善育人机制,加强高校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关键词] 高校党组织 先进性 建设 途径

高校党组织,作为党的重要基层组织之一,其先进性建设事关高校自身的发展、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关系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全党加强先进性教育的当前,积极探索加强高校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有效途径,不断加强高校各级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挥高校资源丰厚的长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强化和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

党的组织是党在社会中的物质实体,她不是抽象的,而是由实实在在具体的个体党员组成的,党员是其中之本。因此,抓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抓党员的建设。而抓党员的建设首要的就是必须不断强化和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根本问题。因此,进一步强化和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加强高校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高校党组织要强化和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丰厚的长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应该注重发挥高校雄厚的智力资源,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提升党员的理性认识。目前,全国各高校都有专业从事思政教育的教师,有的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还有许多专家学者型思政人才,他们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有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和宝贵经验。如果高校党组织能够合理而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作用,集中他们的智慧,进行集体性的专题研究,集约式的重点辅导,集散式的公开讲学,无疑对强化和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大有帮助,对其先进性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二,应该注重发挥高校丰富的理论资源,不断在学习中强化党员的政治理想信念。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无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我们不仅能接触到大量的有关专著,并从中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有关党的理论,更能从学术期刊上最新发表的文章中了解到最新的政治理论研究成果,及时把握其动态。当然,这里关键的一点是应该坚信理论在强化理想信念上的用途。从历史角度来看,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境域中,推出的是“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理论,中国的老百姓很好地接受和掌握了这个理论,为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提出的是“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同样它也很快成了中国人民心中的“话语”,为中国在新时期各项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这都是党抓住了事物的根本,真正赢得老百姓的心的实践证明。胡锦涛指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可以说,这是我们科学运用理论武器的根本原则。第三,应该充分运用高校丰富的物质资源,从现实出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和坚定党员的政治理想和信念。

二、抓住高校人才集中的益处,大胆选用人才,切实使高校党组织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高校是人才的摇篮,也是各色人才聚集之园地。高校党组织要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建设,成为高校先进文化的代表,就必须抓住高校人才集中的益处,大胆选用人才,这是一条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因为,第一,这是大势所趋。人才问题是任何时代都关注的问题,但从来没有像当下我们这个高度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如此彰显。江泽民在2001年7月1日的“七一讲话”中语重心长地指出:“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党和国家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必然越来越大。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积极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可见人才问题的重要。第二,这是党组织的本质要求。党组织是由党员组成的,党员是党组织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党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党员为主体,同时也是以党员为直接对象,来展开和进行的,因此,个体党员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

如何具体地选用人才呢?第一,任人惟贤,因才施用。高校人才异彩纷呈,在这样一个小社会环境中负领导责任的高校党组织应该在任人惟贤的原则下惟才是举,以求贤若渴的姿态招纳人才。同时,坚持任人唯贤,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组织保证。人才的用与怎么用,以及不用与为什么不用,对党的作风建设都具有非常强烈的政治导向作用。只有任人惟贤,惟才是举,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人心所向的物质基础。在用人才时,要因才施用,特别是对业务尖子,应该努力实现高校党的干部“双肩挑”,要把业务上的尖子培养和选拔到党务工作岗位,提高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第二,建立和完善选用人才机制。加强党的人才队伍,特别是干部人才队伍的建设,一定要建立和完善选用人才的机制。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要做到这些,关键是要制定一套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评价体系,而高校党的各级组织则必须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来维护这个体系的有效施行。当前,为选用人才,高校党组织引进了“竞争机制”,尽管在施行过程中还存在有待提升之处,但是这是对传统人事制度的一次重大突破,是适应新形势的重大举措。第三,营造重用人才的良好环境。重用人才,必须营造相应的环境。目前,高校党组织做出了不少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中特别是在物质方面,可谓保障有力。但是作为人才的环境,应该说还是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从高校党组织角度来看,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营造重用人才良好环境,至关重要。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与个体人才之间的交往,不应该戴上“人才”的有色眼镜,把人才置于被“他”心灵“观展”的位置,而应该尊重人才,以亲情式的人文关怀与之相处,从而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三、扣住高校目标明确的利处,完善育人机制,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是我国高校的明确目标和根本任务,也是高校之所以存在的主要理由。因此,紧扣高校目标明确的利处,完善育人机制,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是高校党组织加强自身先进性建设的关键且有效的又一途径。
第一,以目标为核心,坚持协调指导和落实责任相一致,完善高校党组织自身的育人机制,加强自身的凝聚力。高校党组织在以高校目标为中心的前提下,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党章”和“条例”的要求开展活动,完成各自的“规定动作”;另一方面,也要从各自单位情况入手,设计并完成“自选动作”。同时,党组织应鼓励党支部广泛开展有益活动,并加强指导,给予相应的人力和物力帮助,形成制度以保证。无论是“规定动作”还是“自选动作”,都必须坚持协同指导与落实责任相一致,并且建立和完善各级党组织工作的评价制度,广开言路,实行有效监督,从而完善高校党组织自身的育人机制。第二,以目标为核心,以广大师生员工的利益为落脚点,增强服务意识,来促进高校育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加强高校党组织的影响力。胡锦涛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因此,高校党组织要加强先进性建设,必须以高校目标为根本,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强化服务意识。要切记,这是加强高校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最直接的体现之一。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应该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丰厚的长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强化和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应该牢牢抓住高校人才集中的益处,大胆选用人才,切实使高校党组织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紧紧扣住高校目标明确的利处,完善育人机制,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当然,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整体的有机工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宏观上有通约性的课题,更是一个微观上极具个体特性的课题。窃在此抛砖引玉,望更多的专家学者,特别是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与研究,以加强高校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全面推进大学思想政治建设,不断为创建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184.
2、陈红铃.加强与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EB/OL].中文写作网,2006-02-26.
3、周光耀.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思考[EB/OL].中文写作网,2005-12-21-9.
4、沈宝祥.理论怎样才能为群众掌握[J].新华文摘(半月刊),2006-06.10.责任编辑 晏蔚青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高等教育巡礼 · 名校长访谈
· 教师论文 · 教师书架
· 高教法规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教育部紧急通知:高校对新..
· 吉林省加强高考统筹协调建..
· 江苏高考人数减1.9万 将加..
· 新疆加强考生诚信教育须承..
· 贵阳加强培训学校监管 套取..
· 陈希:加强区域统筹协调 加..
· 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推..
· 中国与东盟合作前景广阔 将..
· 部属高校整改落实阶段加强..
· 教育部党组要求:加强全国..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