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民办语言培训学校——乌鲁木齐韦博国际英语学校重新开学。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该校被迫停课。
校长吴凌告诉记者,重新开课的当天有3位外籍教师到校工作。来自英国的罗丝女士第一个到校,她要上的英语口语课是当天的第一堂课。
韦博国际英语学校共有10位外籍教师,分别来自英国、美国、南非和爱尔兰等国。他们与校方的合作期限大多较长。乌鲁木齐“7·5”事件让外教们受惊不小,校方和学生们都曾担心他们会回国。
马克是一位南非籍外教,7月2日他住进医院准备做一个脚部手术。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手术被迫推迟,他也成为事件的外籍见证者之一。在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时,马克既怒斥暴徒犯下的打砸抢烧等暴行,也表示不会因乌鲁木齐“7·5”事件而马上离去。他说,这不仅是对这里的未来抱有信心,还在于舍不得离开那些可爱的学生和同事。
与马克一样,该校外籍教师对于乌鲁木齐这座多民族聚居、拥有多元文化的城市,都非常喜爱和熟悉。他们中的多数曾在这里工作、生活了2—3年,最长的将近4年。他们在这里不仅有许多朋友,有的人在当地甚至有了亲戚。
英国籍教师苏海说,他在乌鲁木齐有自己的工作,还有自己的家。苏海娶了一位乌鲁木齐的维吾尔族姑娘为妻,两人有一个孩子。他说,自己在中国工作、生活了多年,到过中国的许多地方,见证了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变化。没想到会发生乌鲁木齐“7·5”事件,简直就像噩梦一般。多亏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使事态得到控制和平息。他相信乌鲁木齐将来只会变得更好,从未想过要离开这里。
截至目前,所有在该校执教的外教均表示,“我们不打算离去”。该校市场开发部负责人曹晓容说,这些外教的态度不仅令他们的学生非常高兴,社会上的许多人也因此打来电话或是亲自到校,表示要报名入学。学校也是基于这种情况才决定重新开学的。(本报记者 王慧敏 戴 岚 王 南 龚仕建 曾华锋 刘维涛)

新疆积极引导少年儿童走出“7·5”事件心理阴影
“10名同学分成两个小组,按照老师要求,手拉着手,每个组站在一张8开大的报纸上。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站到纸张外面,然后围成一圈儿,按照由浅到深的程度,依次传递‘笑’的表情……”这是记者20日在新疆少年儿童心理辅导站看到的场景。
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更加坚定地捍卫民族团结
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已经平息。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乌鲁木齐的社会秩序正逐渐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