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图/张佳琪
倾诉女主角:丁丁妈妈(化名)40岁,公司高管
“为了让儿子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我想方设法举家搬迁到了市区,给儿子找了一个好学校。可没想到,儿子转学后却性格大变,现在满口粗话,同学们和老师都不喜欢他。他为什么变得这样呢?我们给他转学是不是转错了? ”
为了他的前途举家搬迁
以前我家住在郊区,那儿人少、空气好,吃的喝的都比市区要新鲜、没污染。儿子上幼儿园时,幼儿园里小朋友也少,他在幼儿园里玩得挺开心。老师很喜欢他,说他聪明,学本领比其他小朋友要快。
那时候,朋友告诉我需要带着孩子参加课外班学习,可惜家附近没有这样的学校,我看儿子在幼儿园里学得挺不错的,就没有再给他增添学习负担。
儿子上小学后,我家附近的学校教的内容比较简单,他的成绩在班级里一直是前几名。我原以为儿子的学习很不错,直到一次和朋友一起带孩子外出活动时,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朋友的孩子在市区一所示范性小学就读,他们学校的学习内容比儿子要难得多,也深得多。我从朋友孩子那里拿了张试卷给儿子做,结果儿子只得了五十几分,很多内容儿子根本没有接触过。朋友因此劝我,把儿子转到市区的学校里来读书,同时让他参加课外的辅导班,增加学习的内容和难度。
儿子那时已经上小学四年级,马上面临小升初的问题。为了他能学得更好些、进入一所理想的中学,我和先生商量了很久,最后决定举家搬迁,在市区买了一套小房,然后,又把儿子送进附近一所据说很好的小学。
转学后儿子学得很辛苦
转学之后,我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学校之间的差别。刚接触班主任老师时,老师简单向我介绍了班级里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老师对孩子的要求。我听了,感受到压力非常大,儿子要跟上班级同学的步伐会有一定的难度。我把儿子的情况向老师做了一个介绍,也表示一定帮助儿子尽早赶上同学的学习。从学校出来,我马上给儿子报名参加一些课外学习班,根据朋友的介绍,我给他报了奥数、英语,还有语文的写作班。
儿子的学习负担一下子重了很多。现在学校和以前学校学习内容难度不同,儿子上课听讲很累,很多内容他都说听不懂。每天回到家,在他做完作业之后,我还得帮他补习之前没有学过的内容。双休日白天去上辅导班,晚上回来完成作业。看见儿子脸上的疲惫,我也心疼,可没有办法。慢慢地,叽叽喳喳的儿子变得沉默寡言。我想,孩子长大性格总会变化,也没太在意。
就这样艰辛地过了一个学期,儿子的学习慢慢地有了变化,成绩开始能够上及格线。我为他的变化而高兴,可是儿子似乎并没有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
同学们对儿子敬而远之
第二个学期开始了,我和班主任老师交流时,老师也肯定了他的进步,表扬儿子的努力。然后,老师婉转地说,成绩固然重要,孩子的为人处事也很重要,要我们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老师说要我们注意在孩子面前说话时不要说脏话粗话,孩子很容易学样。我一时有些迷糊,并不很清楚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平时我和先生从来没有粗话脏话。
后来,我找儿子班级里的几个孩子了解情况,才知道儿子在班级里是出了名的“粗口王”,动不动就骂人,满嘴的粗话脏话。孩子们看儿子是郊区转来的,说他是“乡下人”,看到他敬而远之。
在我的印象中,儿子以前不是这样的。在家里,他是个听话的孩子。自从转学后,尽管脾气变得不太好,可也没有这样粗鲁的行为。
为了验证老师的话,我在去学校接儿子的时候特地在远处仔细观察,发现儿子的情况的确不容乐观。儿子几乎没什么好朋友,别的孩子都是三五成群地簇拥在一起,儿子却常常一个人独处。有时,有孩子想和儿子一起玩闹,或者碰到了他,他都一脸凶相地骂人,很快他的身边就又没有人了。
发现了这个情况之后,我想和儿子谈谈,想知道他怎么会变成这样。可是,他不愿意和我谈起学校里的事情,我只要一提及学校,他就借故回自己房间。
看着儿子越来越沉默,我很担心,很想知道他心里怎么想,怎么会变得这样粗鲁和异常……
[解码]
粗话成为孩子保护自己的“铠甲”
从丁丁妈妈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浑身是 “铠甲”的孩子,一个用粗话作为铠甲来保护自己的孩子。
丁丁妈妈为了孩子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接受更良好的教育,为孩子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成为了现代的“孟母”。然而,这巨大的付出却似乎没有收获同等的回报。
丁丁的变化源自于对环境的不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前三年,孩子都是在郊区的学校度过,也适应和习惯了当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在那些年的学习中,儿子在集体中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因此他对于自己的定位就是通过轻松的学习获得优异的学习地位。然而转学后,丁丁的环境一下子发生了变化:首先,他必须尽快熟悉新老师的教学节奏和内容。其次,原先在集体中的名列前茅一下子成了名落孙山,由班级中的佼佼者成为被大家嘲笑的对象。其三,他得重新融入新集体、结交新朋友。
十一二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早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集体和同伴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他们需要集体的认可和同伴的支持来实现对自我的认同。孩子进入一个新集体,急需被新集体认可,却遭遇到以上三种压力,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打击。面对学习的压力、环境的压力,以及同伴的不认可、集体的排斥,孩子一时难以适应,所以会有情绪上的变化,变得“沉默”,心事重重。可能因为一次偶尔的用粗话反击,让孩子感受到了周围压力的减小,他就下意识地以此作为保护自己的“铠甲”,让周围企图欺负和贬低他的同伴不敢再来招惹他。
这样的“铠甲”,让周围同伴感到了丁丁的存在,可也正因为这样的“铠甲”,使得孩子被集体孤立起来,不能很好地融入整个集体之中。
[支招]
为孩子补上“交流”这一课
丁丁妈妈给孩子换学习环境,需要和孩子交流,获得孩子的认可;在孩子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时,也需要和孩子多交流,手把手帮助孩子适应全新的环境;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更需要和孩子多交流,给孩子支持和帮助。这些,过去丁丁妈妈没有意识到,所以,现在这些都需要慢慢补上。
首先,丁丁妈妈需要和孩子长谈一次,告诉孩子,给他调换学习环境的目的是什么,明确他需要面临的压力和困难。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母亲要对之前在给孩子转学前没有和孩子进行这样的交流表示歉意。同时,必须告诉孩子父母的希望,对孩子一个学期的努力表示肯定,让孩子明确也知道他的付出他的成功有多么不容易。儿子的压力源自于学习地位的落差,父母不能回避这个现实,但要让孩子明白他现在已经取得的成绩。
而后,丁丁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订整个学期的学习计划,让孩子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使孩子能够一步步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绩,从而对自己产生信心,这是学习的动力。
接着,丁丁妈妈要让儿子知道“粗口”的危害,帮助孩子分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来改变现状。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制订一个行动计划,分步骤逐步进行。
最后,丁丁妈妈也需要和儿子的班主任老师进行交流,把孩子目前的情况以及产生的原因和老师沟通,寻求老师的帮助。通过老师的帮助,可以逐步引导集体中的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接纳这个曾经被排斥的同伴,帮助他慢慢融入整个集体之中。
总之,孩子粗口的原因源自于各种压力的汇聚,压力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解决孩子的问题也不是马上能够看见效果的,这需要父母的付出和大家的努力、孩子的毅力和彼此之间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