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文章内容
2012年高考必读:强化记忆力的秘诀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5-17 11:14:32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记忆力是人的大脑储存和再现所接触过的信息的能力。记忆力是人们生成知识、积累知识、学习知识的必备能力,是人进行创造活动的基础。

  记忆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储仓,是人类智力的源泉。那么,如何提高记忆力呢?

  1.增强自信

  记忆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强自信。无论怎样简单的东西,只有想着能记住才能记住。如电话号码,有的人总是喜欢记在电话薄上,从没有想着记在脑海里,所以,即使经常使用的电话号码也记不住。如果没有自信,脑细胞活动会受到抑制,记忆便会迟钝,这种现象称为“抑制效应”。因此,提高记忆力首先是增强自信。

  人的记忆潜力是无限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脑力,仅仅占全部脑技能的几十分之一或几百分之一。而健忘的真正原因往往是信心不足、情绪低落。只有确立信心,给自己记忆以积极的自我暗示,才能把记忆过程变成良性循环。

  2.培养兴趣

  无论什么人,都能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表现出非凡的记忆力。我们常常发现不少学生对于单词、公式、定理怎么也记不住,却能对歌星、影星的个人资料如数家珍。常常记不住家人生日等琐事的人,却对球赛得分了如指掌。

  为了提高记忆力,很有必要使自己对所要记忆的对象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就能提高脑细胞的活动能力,集中自己的精力。俗话说:“只有爱好,才能精通。”当然,对于一些事物要感兴趣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就要尽量去找它的吸引人之处。

  3.明确目标

  明确目标就是记忆的对象要明确、清晰,而不能对记忆的东西隐隐约约、含糊不清。是否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关系到记忆的效果好坏。如果没有预定的目的和任务,即使多次见过的东西,也不能很好的记忆。只有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去识记,从而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记忆还要有主动性和自觉性。有长远的记忆目标和意图,有明确的记忆对象,还要主动自觉地制定学习和记忆的任务,不把该记忆的东西一拖再拖。

  4.增进理解

  心理学研究指出,意义记忆比单纯机械记忆的效果高出8倍,有独特意义的识记效果甚至高出20倍。因为这种理解性的记忆就是通过寻找和建立知识之间的广泛联系,深化对知识的认识,从而达到提高记忆的目的。在进行记忆工作时,要尽可能地理解知识,通过理解形成广泛的知识联系,把新知识融入已经掌握的知识体系中去消化吸收,使之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在记忆过程中,必须对记忆材料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以及和旧有知识挂钩以增进系统化的理解。把握了本质的理解有助于记忆,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长久地留在记忆之中。因此,在怨天尤人、自叹天生记性不如人之前,不妨先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有过真正的理解。

  5.掌握规律

  记忆有一定的规律,掌握并较好地运用这些规律,就能获得良好的记忆效果;反之,记忆效果就比较差。

  转化律

  记忆中的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具有相互转化的性质。当外界事物进入人们的视觉范围之内,就能使人们产生瞬时记忆,但如果对外界事物稍加注意,就能使瞬时记忆转入短时记忆。那么短时记忆又怎样才能转入长时记忆呢?两者之间需要有一个媒介,就是复述。复述有两种:一种叫机械复述,就是对记忆材料逐字逐句地反复诵读;另一种叫意义复述,就是在理解记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如果人们对短时记忆中的材料不断复述,就可以使这些材料进入长时记忆,在头脑里保存几分钟、几小时、几天,甚至终生不忘。可见,要使瞬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其实不难,只要把握两个中介,即注意和复述。

  数量律

  记忆的效率和记忆的次数有依赖关系,应当注意材料的数量,根据记忆材料在数量上的多少,分别采用全部记忆法、分段记忆法与联合记忆法,就能提高记忆效率。对于较短的材料,如短文、公式、定义、概念等,宜采用全部记忆法,即把材料从头至尾通读几遍,直至记熟为止。对于较长的材料,如长文、长诗、企业或国家概况等,宜采用部分记忆法,即把材料分成几部分,再依次分别读到记熟为止。对于长短适中的处理,宜采用联合记忆法,即把材料通读几遍,然后分段通读和熟记,最后从头到尾通读,直至记熟为止。

  质量律

  记忆与被记忆材料的性质也有依存关系:容易记忆的材料记忆效率高,记忆的效率开始提升得很快,以后就缓慢下来;反之,难以记忆的材料,记忆的效率开始提升得较慢,以后便上升得很快。另外,记忆直观形象的材料要比记忆抽象的材料好些;记忆意义联系不紧密的材料比记忆意义联系紧密的材料困难得多。

  干扰律

  记忆的干扰作用有两种:一种叫前摄抑制,就是前面的记忆材料对后面的记忆材料会产生干扰作用;另一种叫倒摄抑制,就是后面的记忆材料对前面的记忆材料也会产生干扰作用。前后记忆活动中的干扰作用,会抵消人们的一部分精力。因此应尽量避免或减小前后摄抑制对记忆的干扰作用。具体方法是:其一,尽可能不要把内容繁难或相近的材料安排在相邻的时间内进行记忆;其二,两次记忆活动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至少10分钟),这样可以减少前摄抑制的作用,并使大脑得到休息;其三,记忆的形式应多样化;其四,记较长的材料要分段进行,这样每次记忆都有开头和结尾,能减小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影响;其五,合理安排时间,早晨起床后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晚上睡前不受倒摄抑制的影响。因此,可利用这两段时间记忆难度较大的材料。

  遗忘律

  实验证明,已被记忆的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保持率也相应降低,第一天保持77%,过3—4天保持60%,过一个月保持50%,过两个月保持48%,过六个月保持38%……。可见,遗忘与时间成正向关系,时间越长遗忘得越多,另一方面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为了克服遗忘对已经记住的知识的消耗作用,有效复习、加深记忆痕迹、巩固学习成果就是十分必要的。

  及时复习。即复习时间须在识记材料的大量遗忘之前。一般来说,意义联系相对较少的识记材料在学习后1—2小时须以5—10分钟复习;对有意义的材料,一般应在当夜临睡前复习一遍。在最初9小时内花10分钟,比5天或10天后花1小时的效果要好得多。

  重复复习。重复复习并不是指死记硬背,而是科学地强化记忆,加深对材料的理解。尤其要注意:多次复习要分散进行,避免过分集中而造成超负荷用脑;要有计划性,切忌心血来潮,要合理安排时间、内容;要讲究多样性,即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来刺激大脑,保持其兴奋性;适当掌握次数。超过需要的“过剩学习”对加强记忆是很有效的,学习程度以150%为佳,若超度学习若大于50%这一界限,易导致注意分散、厌倦、疲劳等,以致劳而无功。

  尝试回忆。尝试回忆能加强记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疲劳,变换用脑方式,以更好地集中注意。

  自我检测。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定期测验、随时测验和讨论测验等形式,来检查和巩固回忆。复习是记忆之母,科学而高效的复习是巩固并深入理解识记材料的唯一途径。

  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记忆

  听、说、读、写是学习活动的四种基本技巧,同样在记忆过程中,也要把这四种基本技能利用起来。在课堂记忆中,就可以边听边思边写边记;在课后的记忆中,也可以边看边读边写边记。这样的记忆方式,比单一的看或听效果要好得多。

  6.集中注意力

  人们常认为盲人很聪明,记忆力好。其实是因为他们失明看不到了,相对而言分心的事情就少了,所以能集中注意力于听觉和触觉以及对听到、接触到的内容的加工整理方面,记忆力就比正常人相对要强。注意力不集中,再聪明的人也不一定能记住很多东西。很多人常抱怨自己记忆力差,很大因素就是没有用心去记。比如,我们每天上下楼梯,不知道走了多少遍,如果不用心,就不一定知道有多少级。而如果用心记,就可能上一次就能知道一共有多少级。

  7.加强训练

  一个人具备了良好的记忆条件,懂得了有效记忆的规律,就为高效地记忆提供了可能。但是,要进一步提高记忆力水平,关键在于训练。越开动脑筋,脑子受到的训练越多,记忆力越会逐渐增强。相反,如果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大脑得不到训练的机会,不仅学不到知识,记忆力还会因此而衰退。

  记忆力的训练主要*学习、工作、生活中,对所学到的每一点知识,所做过的每一项工作,所看到的、听到的每一件事情,如都能赋予记忆的目的,这就是最佳的记忆训练方式。

  联想训练。一切记忆活动的基础是联想,联想越丰富越牢固,就越能将新的事物更牢地记住,因此训练自己的联想能力是发展良好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默写训练。即在规定的时间内,记忆一篇文章、或一副图画。此后要求正确地默写出文章,或画出图形。

  提问训练。即在规定的时间内,观看应记忆的数字、词组、图画、或一段文字表述。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识别训练。即在规定的时间内,观看、记忆一副图,要求指出后者与前者有何区别。

  8.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正确的记忆方法,不仅能提高记忆能力,防止遗忘,还能训练思维,以思维促进记忆,提高掌握知识的质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在记忆方法上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比如,记忆英语单词,有些学生习惯边读边记忆;有些人习惯边写边记忆。记忆的方法很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就要在学习中不断摸索。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基础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育新闻 · 热点关注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自学考试 · 综合新闻
· 招生考试
热门文章
· [推荐] 63.8%受访者认为高..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学者建议异地高考时间表不..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2012年浙江高考人数上升 录..
· 2012年高考必读:做高考试..
· 2012年高考生须注意的16个..
相关文章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新..
· 2012年9所高校高考本科在北..
· 2012年浙江高考人数上升 录..
· 2012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5月..
· 2012年高考必读:做高考试..
· 2012年高考生须注意的16个..
· 2012年高考志愿填报:需要..
· 2012高考志愿填报:工科类院..
· 盘点:2012年高考志愿填报..
· 山西2012年高考首次实施平..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