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新闻资讯 -> 职业教育 -> 文章内容
电工不让儿读中职 职业教育应让更多老百姓认同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9-4-2 15:49:39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国家政策利好,还需老百姓接受,才能让更多学生心甘情愿上职校——

  -编者按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上讲话中特别强调,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注意职业教育的规模、学科设置和社会需求相吻合,要研究具体的引导办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提高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将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系列报道,以期引发读者关注职业教育,欢迎广大读者就此话题展开讨论,来稿请发送至邮箱:zcjy@edumail.com.cn;同时,读者也可登录中国教育新闻网“文慧茶馆”参与此话题讨论。

  -本报记者 李丹

  日前,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举办了关于“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课题研讨会,会上有专家给大家出示了一组数据,这组面向10万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老师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不到5%的家长期望自己的子女进入中高职学校学习;10.5%的学生自己愿意选择到中高职学校就读;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真正到中职和高职就读的学生分别只占0.3%和0.6%。

  而与这组数据相对应的背景是,我国已把职业教育发展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拿出100亿元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的建设;每年中央和地方财政还将拿出近180亿元建立健全中职校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可以说,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已迎来了一个最好的发展阶段,但是,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不买职业教育的“账”呢?

  电工老王为何不让儿子读中职——

  社会地位和待遇不高

  40 多岁的老王是上个世纪80年代电工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凭借自己学到的专业技能,他很容易就考取了电工资格证,并顺利地成为了北京某工地的电工。作为技术工种,老王每个月都能有几千元的收入,比同工地里只能做小工的工友强多了。但是,当他上初三的儿子想分流到中职学校学焊工时,却遭到了他强烈反对:“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能让你去读中职!”这让很多人不解,老王自己就是中职毕业生,挣的钱比自己的工友多,按说对中职应该有感情了,怎么还这么强烈地反对自己的儿子读中职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步一步往上走呢?但是他要是读了中职,毕业后估计混到头儿也就我这样了!”说起反对儿子读中职的理由,老王也是一脸无奈,虽说职校毕业生有一技之长,找工作时相对容易点,但是,他们中大多数人还是像他一样从事一些社会地位不高的工作,不仅工资跟高学历的人群没法比,工作环境和劳动保障等方面也差了不少。

  老王的话其实道出了很多反对孩子读职校的家长的心声,采访中很多家长就表示,他们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学习成绩不好或是家庭贫困才去读的,如果让自己的孩子读职校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而且职校毕业生大多工资低、福利差、工作不稳定,要不断为他们的将来担心。而此次研讨会上提供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在不愿意让孩子到职校就读的家长中,有36.6%的家长是顾虑孩子职校毕业后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比较低。

  高职生小李找到工作为何郁郁寡欢——

  继续深造有困难

  小李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三年级的学生,学习数控机床专业的他,从去年就开始参加各种行业技能大赛,表现上佳。今年年初,他被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一个合资企业相中,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他,见到记者时,却有点郁郁寡欢,没有显出找到工作的喜悦。

  “ 我们这个单位实行的是级别制,工资、福利等都跟级别挂钩,要想从初级工晋升到高级工,不仅技术要过硬,还要有相应的学历和文凭。”小李告诉记者,他相信自己在技术方面的能力,只要给他时间学习和实践,肯定会大有长进。但是,在学历和文凭方面,他就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从我内心来说,一直都很渴望能继续学习深造,可是现实来看却太难了,现在专升本考试也差不多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文化课方面,我们这些职高毕业生与那些普高毕业生们相比,差距还是蛮大的。”

  确实,小李的困惑并非个别现象,采访中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表示,现在普教和职教不能沟通,“一次选择定终身”,还有中高职的路一直不畅等问题,都成了他们在考虑是否就读职校时的“拦路虎”。此次研讨会上提供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在不愿意让孩子到职校就读的家长中,有47.5%的家长认为,上了职校等于断送了孩子进入高等学校深造的机会。

  专家为改变职教“冷遇”支招——

  须建立可持续发展体系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就要建立让职业教育及其学生、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体系。”面对职业教育仍遭“冷遇”的现状,参与此次“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课题研讨会的专家和业内人士纷纷支招,达成共识。

  “ 职业教育专业千变万化,切忌‘一刀切’,比如数控技术,3个月就能学会,却要学生花费3年的时间来学习,结果造成毕业生上岗快下岗也快,转岗还慢,这就提醒职业院校在设置课程时,不只是面向一个专业,而是面向一个专业群,使学生学成之后在一个专业群里不仅可以转岗,还可以晋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蒋乃平认为,首先社会各界都应转变“重脑力轻体力、重经理轻工人”的传统观念,真正尊重劳动,重视劳动者,不仅使“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也能“治人 ”;其次,职业教育者自身也应积极行动起来,通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提升技术含金量等来加大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校长刘淑珍也认为,就教育外部而言,应制定公平的政策,让职教毕业生从工资、社会保障、人才选拔等方面与其他人才享受同等待遇;而就教育内部而言,应建立“让学生继续学习的路”,使中高职衔接畅通,普高和职高“同等”,这样才能让老百姓认可“职业教育也是一条成才之路”。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基础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育新闻 · 热点关注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自学考试 · 综合新闻
· 招生考试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怀揣本科毕业证报读电工班..
· 高级电工技能鉴定应知试题..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