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招生 | 考研招生 | 艺术招生 | 就业信息 | 教师招聘 | 招生信息 | 培训招生 | 民办招生
校庆 | 成人教育 | 远程教育 | 网络学院 | 软件学院 | 高职高专 | 独立学院 | 中外合作 | 自学考试 | 热点关注 
校园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教育论文 | 资格考试 | 出国留学 | 高校风采  | 高校名师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南 山西 辽宁 吉林 福建 上海 浙江 江西 广东 重庆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海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内蒙 湖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高校资讯网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文章内容
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 乡村中学华丽转身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09-8-10 10:19:43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寨圪塔乡寨圪塔中学。简陋的教学楼前站着一棵老桐树,与它相随多年的是树上挂着的那口小钟。23年了,门卫关师傅每天敲钟二十几遍,钟声回荡在校园里,陪伴这里的学生走过一个又一个读书的日子,从未改变。

  23年来,学校的模样也并未发生太大的改变,老师和学生也都是乡里人。直到2005年暑假,学校来了两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队员。他们的到来不仅让关师傅头一回在乡里听到外地口音,还感受到许多无形的变化,“多少年没变了,他们一来,三四年变化就大了”。

  “他们带来了城市气息,给我们学生、老师都带来了活力……这不是一个两个本土有经验的老教师能带来的。”寨圪塔中学校长卫俊剑说。

  “老师是可以和我们开玩笑的”

  “老师好!”现在的杜晓杳见到老师时,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低下头溜走了。

  “刚来的时候,他们基本上不跟老师打招呼。”哈尔滨工业大学第7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宋卫涛说。

  支教队员教孩子们要有礼貌、见面要问好,孩子们一开始的改变却让队员们有些哭笑不得。“有些孩子见到老师后,问句‘老师你吃了吗’,没等老师说话就害羞地跑开了。”宋卫涛笑着说。

  在这之前,这些礼仪素养教育都是学校的“额外工作”,“这些支教队员来了以后,在生活细节中十分注意给孩子们进行‘素质普及’。”寨圪塔中学副校长刘育才说。

  不同于当地大多数老师,亲和、爱笑,是支教队员留给孩子们的第一印象。在寨圪塔中学教书8年多的岳琴老师对此很受触动:“笑能向学生传递一种平等的信息。支教队员们对村里孩子那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大大缩减了他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很容易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老师是可以和我们开玩笑的”,今年初中刚毕业的张壮壮回忆起和支教老师在一起时的愉快场景,不禁笑了起来。

  在寨圪塔乡,支教队员在通过家访了解情况后,决定给贫困学生设立助学金,采用“一对一”的方法,在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寻找在校大学生与贫困学生结对,在经济上帮扶。2008年,支教队员还将竞争机制引入助学计划,把贫困学生的学习成绩、个人品质、家庭状况等综合因素纳入受助的评定范围。

  “直接把钱交给学生确实不是一个好办法。有的学生拿到钱之后,自我管理能力太差,将本该花在学习上的钱用来买零食和饰品,这让我们心痛。”宋卫涛说。

  “老师,我将来也要考哈工大”

  一个周一的上午,宋卫涛和其他两名支教队员刚走上操场,一名学生跑来哭着说,“老师,我不念了,已经和校长说了,这节课就走……”

  这个孩子的养父腿部残疾,家庭困难,她想辍学去给家人挣生活费。校长和队员们做了很多说服工作才将孩子留了下来。然而,孩子给宋卫涛的一封信却依然让他心痛:“老师,我已经不愿意学习了,即使留下来,学习效果也不明显的”。

  宋卫涛说,当时自己的心被生生撕裂,话哽在嗓子里。他只能默默地把自己的中学日记给她看,希望以自己的心路历程帮她找到自己的路。

  “在乡村,辍学的情况并不少见。”刘育才说,家里困难经济条件不允许是一方面,但更多的原因是很多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业,一些孩子自身缺少读书的动力和毅力,这也关乎农村人谋生观念的问题。

  “你今年有多大了?”“现在不努力,以后怎么办?用什么养活你自己,养活你的父母?”——宋卫涛常常和孩子谈心,孩子们会伤心落泪,会悔过,但学习的冲劲不会持续两天。“但我想我会像许三多那样‘不抛弃,不放弃’。每个孩子都是一棵小树,将来都会成为国家的栋梁。”

  初到寨圪塔中学的哈工大第4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刘岩感受到,当地的老师、学生和家长似乎对学习并不感兴趣,家长更是希望孩子早点毕业回家帮助大人干活挣钱。刘岩说,“在他们看来,高中简直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我无力改变他们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但我会给他们讲一些外面的故事,让他们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宋卫涛常常利用课堂上最后几分钟的时间,给他们讲外面精彩的世界,给他们讲大学里的故事,鼓励他们给自己定下考上大学的目标。

  “把教学工作做好,是我们支教的目的之一。我们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向孩子们传达理念,让他们明白通过学习会有机会选择自己的路。”在宋卫涛的影响下,一些孩子慢慢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一个初三的学生对他说:“老师,我将来也要考哈工大!”

  哈工大第3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陈苏介绍,从第三届起,每届支教团队员都坚持向学生作演讲,努力传播“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帮助当地的学生树立自信心。

  “‘新老师’也让我们这些老资历学到不少”

  寨圪塔中学由于学生较少,全校只有5个班,当地的老师也比较少。支教团队员承担了大部分的教学任务,分别教初一和初二的数学,初二和初三的英语,一名队员还承担美术、音乐和计算机等课程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队员们深感丰富乡村孩子知识结构的必要性。寨圪塔地处太行山腹地,交通不便,孩子们接触网络等现代通讯手段的机会很少。继哈工大第1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王富第一次为浮山中学全体师生开设计算机知识讲座,支教队员们开始积极普及计算机知识,找机会让孩子们接触计算机。

  “他们的知识比较丰富,技能掌握也比较全面,而且接受的都是外界最新的知识,我们可以学习的东西还真是不少。”当地老师对支教队员称赞说。刘育才说:“这群年轻人有知识,有活力,不断开拓创新,这也激励我们这些老资历学习新知识,开阔思维。”

  支教队员们努力在教学方法上下足工夫。与陈苏同届的支教队员李开聪由于历史教学成绩优秀,曾受邀参加全县历史教学经验交流会并发言。他的教学方法主张历史教学应以素质教育为主,不拘泥于课本,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和学生耳熟能详历史人物为线索组织学生讨论。

  “我们当地的老师在以往的教学中习惯于直接给同学们划重点,让他们去背书”,岳琴说,支教队员的教学方法一开始并不为当地老师理解,但到考试总结时才发现用这些方法记忆更有效率,学生们也考出了不错的成绩。

  陈苏和他的队友们还开创性地组织浮山中学学生观看英文原声电影,启动“英语周末”活动。他们利用周末时间为学生播放和讲解英文原声电影,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年初一年级全县统考中,陈苏、李开聪执教的寨圪塔乡初级中学英语成绩名列全县第一。这在寨圪塔乡历史上是第一次。

  “以前我们学校在全县的评比中常出现‘剃光头’情况,”门卫关师傅说,“来了新的支教人员后,学校里的气氛变了,孩子们看起来学得更起劲了。”刘育才介绍,最近几年每年有五六名学生考上县高中,而以前只有两三人。“今年毕业的这届学生正是我们陈苏队长当年带出来的。正因为有我们第三、四、五届队员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年的喜人成绩。”

  “乡里的孩子也要有图书馆”

  2007年12月25日,寨圪塔中学的孩子们收到了让他们惊喜不已的一件“圣诞礼物”——哈工大第5届浮山支教团爱心图书馆在寨圪塔中学成立了。

  走进图书馆,给人的感觉是“有些简陋却很整洁”。房间不大,铁制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重新粉刷过的墙壁上挂着《图书馆管理制度》的牌匾,格外醒目。《图书馆管理人员登记表》、《图书馆学生阅览卡》……一应俱全,像正规图书馆一样。

  “为什么乡里的孩子不能享受图书馆?乡里的孩子也要有图书馆。”谈到建爱心图书馆的初衷,图书馆的全程筹备负责人、哈工大第5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朱宝峰说道,这里的孩子们求知欲望很强,建图书馆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图书馆目前的藏书量为2500余册,以课外读物为主,内容包括教辅、文学、英语、科普、哲理、音乐、美术、娱乐等。支教队员李澎说,“不仅捐书很困难,而且把书托运到支教地也不容易,因为费用很高。”

  此前,朱宝峰所在的哈工大电气学院已设立专项助学基金,资助了当地很多的贫困学生,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在了解到朱宝峰想要建立图书馆的情况后,电气学院党委副书记苏功臣和学生会主席李孝臣在学院里进行了宣传与号召,师生们捐助了很多精美的课外图书。

  今年7月13日,国内首部以研究生支教团为题材的影片《青春的力量》在浮山县开机,70%的拍摄地选在寨圪塔乡。影片由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东视在线影视传媒、团山西省委、团黑龙江省委联合摄制,是继新中国青春系列著名影片《青春之歌》和《青春万岁》后的反映21世纪当代青年的第三部曲。

  《青春的力量》以陈苏的真实个人经历为原型,讲述“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而这已成为哈工大支教团队员的誓言。浮山县委副书记廉鹏动情地说,“支教团的到来,一方面提高了教学质量、水平和层次,使学生成绩在英语、数学、历史等以往薄弱学科有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为当地学校的师生树立了做人的榜样、学习的榜样、敬业的榜样和遵守纪律的榜样。” (邱晨辉)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美丽的中山大学 江苏大学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潮州学院
栏目导航
· 基础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育新闻 · 热点关注
· 职业教育 · 民办教育
· 自学考试 · 综合新闻
· 招生考试
热门文章
· 河南高考报名政策出台 符合..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2007年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总..
· 2006年北京自考英语不再承..
· 世界第一17岁上海女孩新托..
· 2007年全国各院校艺术类专..
· 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部..
· 记录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
· 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
相关文章
· 贫困生高分考入哈工大 十二..
· 哈工大2010年计划增招200人..
· 哈工大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
· 哈工大“博士党支部”为偏..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64914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gxedu.org.cn 网络实名:中国高校资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Gxedu.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通用网址:中国高校资讯网
北京网通提供宽带支持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